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38718972581

    1.望帝啼鵑:望帝稱王於蜀,得荊州人鱉靈,便立以為相。“後數歲,望帝以其功高,禪位於鱉靈,號曰開明氏。望帝修道,處西山而隱,化為杜鵑鳥,或雲化為杜宇鳥,亦曰子規鳥,至春則啼,聞者悽惻。”

    (《常用典故詞典》第463頁,於石、王光漢、徐成志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年9月版。)

    2.杜宇:傳說中的古代蜀國國王。周代末年,在蜀稱帝,號曰望帝,後歸隱,讓位其相開明;時適二月,子鵑鳥鳴,蜀人懷之,因呼鵑為杜鵑。一說,通於其相之妻,慚而亡去,其魂化為鵑。見《蜀王本紀》《華陽國志·蜀相》,後因亦稱杜鵑鳥為“杜宇”。

    (《辭海》(中)第2869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9月版。)

    3.望帝:古代傳說中的蜀國國王。晉代常璩《華陽國志·蜀志》:“七國稱王,杜宇稱帝,更名蒲卑。”又晉代張華《禽經》:“望帝修道,處西山而隱,化為杜鵑鳥,或雲化為杜宇鳥,亦曰子規鳥,至春則啼,聞者悽惻。”因以為杜鵑的別名。

    (《古書典故辭典》第430頁,杭州大學中文系編寫組,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4.杜宇:秦時蜀主,蜀地曾發大水,他率領居民避長平山。後鱉靈開峽治水,居民得歸陸地。他即傳位於鱉靈,自居西山。據神話傳說,他後來得道昇天,為蜀人懷念。

    (《中國曆代名人辭典》第63頁,南京大學歷史系編,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版。)

    5.望帝杜鵑:見《蜀王本紀》、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望帝,傳說中的古代蜀國的一個君王,名杜宇,在周朝末季稱帝,號望帝;死後魂魄化為鳥,名杜鵑,啼聲悽哀。後遂用“望帝杜鵑”寓理想抱負的不能實現。

    (《古詩詞典故辭典》第491頁,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

    6.望帝:相傳戰國時,蜀王杜宇稱帝,號為望帝;後退西山,化為杜鵑鳥。《竇娥冤》:“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

    (《新編中學文言文常用詞典》第291頁,蔣傳一、莊文中編著,王泗厚審訂,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顯而易見,上述六書的解釋,都只說明他稱帝、歸隱、化鳥、悲啼,沒有說明杜宇是冤屈的。至於《辭海》中說他“通於其相之妻”,也只是“慚而亡去”,也未表其冤屈。那麼究竟有沒有表其冤屈的說法呢?袁珂先生編著的《中國神話傳說詞典》第189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年6月版)明確寫道:

    杜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輯《蜀王本紀》:“後有一男子,名曰杜宇,從天墮止朱提;一女子名利,從江源井中出,為杜宇妻。乃自立為蜀王,號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按《蜀志》雲:望帝化為杜鵑鳥,“至春則啼,聞者悽惻”中似有一段隱情未能道出。《說郛》(百二十卷本)卷六?輯《太平寰宇記》雲:“望帝自逃之後,欲復位不得,死化為鵑。”略透出此中訊息。蓋望帝化鵑,皆緣“欲復位不得”,非以鱉靈“功高”而“禪位”也。杜宇神話,民間亦有流傳,面目與古籍記載頗異,略雲:岷江上游有惡龍,常發洪水為害人民。若按這一傳說,杜宇冤屈無疑,他化鳥、悲啼的因果關係才得以成立,“望帝啼鵑”典故的含義也才得以貫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獸餐中的怪物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