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nasacz
-
2 # 家庭醫生線上
熱傷風,是炎熱的夏季人們受熱後又傷風引起的暑溼感冒。那麼,“熱傷風”該怎麼用藥呢?它與普通感冒不同,用藥需謹慎。下面咱們就談談,以作共享。
一、熱傷風的病因及症狀特點。
熱傷風並非“熱”出來的,多是“受寒”引起。因為夏季悶熱,溼度比較大,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比較貪涼,比如吹空調等,感受了暑溼之邪,就會導致熱傷風。
從症狀上來看,熱傷風不同於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風寒感冒、風熱感冒、熱傷風的症狀都有鼻塞、流涕、發燒。區別在於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多發生在秋冬季和春秋季,是發熱輕、惡寒重。熱傷風是夏天特有的感冒。
典型的熱傷風症狀有身熱、怕風、汗不多、肢體酸重、胸悶、噁心、頭痛身楚,心煩口渴等。且熱傷風還可能有以下幾個“矛盾症狀”:
1.發熱時顏面不紅。
2.覺得口乾,卻不想飲水。
3.大便秘結數日也不覺得乾燥。
4.即便生病了也不感到煩躁,意識較為淡漠。
二、熱傷風與普通感冒的不同用藥。
風熱型感冒,宜辛溫解表,可用風熱感冒沖劑、銀翹解毒丸、板藍根、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顆粒、雙黃連口服液等。
風寒型感冒,宜宣肺散寒,辛溫解表。可服風寒感冒沖劑、感冒清熱顆粒、銀翹解毒丸、參蘇丸、午時茶等。還可用連須蔥白30克、淡豆豉9克、生薑9克煎服。
熱傷風,關鍵是“忌汗”(跟普通感冒是相反的)治療應以解表清暑為主,在用藥方面,建議服用中成藥。
1、如果沒有併發症,或者沒有長時間連續高熱,只需服用藿香正氣水(膠丸/膠囊)即可。
2、若出現了發熱、口乾、口渴等症狀,應在服用藿香正氣的基礎上再搭配辛涼的中成藥,如銀翹解毒丸(片)、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藍根沖劑等,這些中成藥具有較好的清熱解毒作用。
3、如發熱較重、咽喉腫痛明顯,可配合雙黃連口服液(沖劑)、清熱解毒口服液。
需要注意的是:
1、在服藥的同時,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清淡飲食。
2、患了熱傷風后不要吃滋補藥物、油膩食品和生冷飲料。忌服用生薑、紅糖之類溫熱屬性的食物或藥物,否則火上澆油,反而加重病情。
三、熱傷風的預防。
1、加強身體鍛鍊,可根據不同的年齡和體質進行各種體育活動,如做操、打太極拳、跑步、游泳等,養成經常進行戶外活動的習慣。
2、規律作息,起居有度,保證睡眠時間,儘量早起,保養陽氣。
3、合理飲食,宜清淡、少油膩、溫食為主,忌辛辣燥熱之物,不暴飲暴食,不食高脂以及不潔食物,適度食用冷飲。
4、防寒保暖,避免受涼。儘量避免室內外氣溫懸殊,驟冷驟熱易導致汗孔閉塞誘發發熱。
回覆列表
夏季的感冒多由暑溼引起。夏季自然界的陽氣最旺,酷熱蒸騰,炎熱多雨,暑氣常夾溼邪侵犯人體。而人體因陽氣發洩,氣血趨於體表,中焦脾胃相對虛弱,致溼濁內生,加之夏季人們喜貪涼飲冷,若體內的暑溼為風寒所遏,則易引發暑溼感冒,又叫熱傷風。
暑溼感冒 首選“藿香正氣”
暑溼感冒的主要表現為頭昏脹痛、鼻塞流涕、發熱畏寒或身熱不揚、口淡無味、胸悶泛惡、腹痛腹瀉等症狀。暑溼感冒的病位在肌表與中焦脾胃,暑為陽邪,溼性重濁,暑溼傷表,肺衛不和,則見頭昏脹痛、鼻塞流涕、發熱畏寒或身熱不揚;溼邪阻滯於中焦,則見口淡無味、胸悶泛惡、腹痛腹瀉。若暑溼犯肺,肺氣不清,則會有咳嗽痰粘,鼻流濁涕等症狀。治療這類感冒,中醫首選藿香正氣類中藥。
組方與用意 藿香正氣散初見於宋代的《太平惠民合劑局方》,由藿香、紫蘇、茯苓、白芷、陳皮、半夏、蒼朮、桔梗、大腹皮、厚朴、大棗、甘草組成。其中,藿香、紫蘇、白芷可散寒解表,芳香化溼;陳皮、半夏可和胃止嘔;蒼朮、茯苓可健脾止瀉;厚朴、大腹皮可行氣除滿;甘草可調和諸藥。該藥全方具有散寒解表、化溼和胃、止嘔、理氣除滿、健脾止瀉的作用,且經過近千年的應用仍能體現較理想的療效。該藥的劑型不斷革新、演變,已有液、丸、膠囊、滴丸等劑型,更便於服用、攜帶和儲存。
症狀複雜 需辨證分型
雖然暑溼感冒夏季多發,但有時情況比較複雜,常常幾種感冒交替纏身;有的表面看上去發熱,實際上外熱內寒。如果服用藿香正氣類感冒藥2~3天后症狀沒有好轉,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找中醫診療。
夏季感冒用藥上一般以祛風為主,分為風熱型、風寒型和暑溼型三種。臨床表現不同,用藥治療也有區別。病證有寒、熱、虛、實之分,藥方也有溫、清、消、補之別。若是熱證用溫藥,那就是火上加油;而寒證用涼藥,無疑是雪上加霜。
一般非處方感冒藥說明書在功效一欄會寫明藥物性質,如辛溫解表、散寒;辛涼解表、清熱;清熱祛暑、化溼等等。辛溫解表的感冒藥就是治療風寒感冒的,常用藥是感冒清熱顆粒;辛涼解表的感冒藥治風熱感冒;清熱化溼類藥是針對暑溼型感冒的。
預防為主 切莫貪涼
預防夏季感冒的關鍵是切莫貪涼。在炎熱的夏季裡,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多吸收清新空氣;要注意休息,避免體力過度消耗;要保持精神愉快,精力旺盛;要多飲水,多吃瓜果蔬菜等食物;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但不要因天熱而睡在露天處;衣著要隨涼熱及時添減,不要因天氣突然變化而受涼;可堅持冷水洗臉、擦身,但不能在出汗時用冷水沖洗;要注意避暑降溫,但不可一出汗就去吹空調或風扇,更要避免將冷風直接吹向身體。凡此種種,對熱傷風都能起到預防作用。
患熱傷風后能出汗最好,如果汗出透了,熱傷風可以不藥而癒,患者也可以喝些薑糖水來幫助排汗。為了更簡便地防治夏季感冒,推薦幾款自制保健食療方:它們病中食用可助藥效,平時食用可防傷風。
藿香葉粥 鮮藿香葉20克,煎東加白糖,每天服3~4次;或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藿香汁煮沸,即成藿香粥,適量服用。
三花湯 白菊花15克,金銀花20克,白扁豆花15克,放搪瓷容器內,加水煎湯代茶飲。
三汁飲 檸檬汁、葡萄汁、鮮橘汁,三汁等量,加溫開水等量,放涼飲用。
綠豆稀粥 綠豆20克,粳米30克,先將綠豆煮沸,待稍軟後加入粳米,再煮至米熟為度,加適量冰糖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