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啟邁斯健身

    吃一個的月餅

    等於一個正常成年人一天攝入熱量的50%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華商報就做過一個和月餅相關的實驗:

    從市場中五花八門的月餅中各抽取了50g油脂含量最高的蛋黃月餅以及油脂含量最低的水果味月餅作為樣本進行了油脂分離實驗

    實驗結果如下:

    50g蛋黃白蓮口味的月餅含油脂約為14g

    50g水果口味的月餅含油脂約為7.6g

    而根據華商報之前有關烤肉的油脂實驗結論得出60g的烤肉中的油脂含量約為11g

    這意味著食用一個50g的月餅相當於攝入了25串烤肉的油脂!!!

    看到這裡,是不是嚇得放下了手中的月餅

    當然啦,中秋節總是要吃個月餅應應景

    既想要吃又擔心發胖的話,就趕緊來一套超級燃脂的訓練教程來補救一下吧!~

    1、毛毛蟲熱身

    一組五次

    2、登山者-慢速

    一組20秒

    3、交替剪刀腳

    一組20秒

    4、小碎步

    一組20秒

    5、前後跳

    一組20秒

    6、左右跳

    一組20秒

    7、簡易burpee

    一組20秒

  • 2 # 雷較瘦

    劉老伯是個普通的“三高人士”,9月4日晚飯後吃了兩個雙黃蓮蓉月餅,第二天被送進ICU。萬萬沒想到,低調了一輩子的劉老伯,竟然還是出名了。

    其實我也吃了兩個雙黃蓮蓉月餅,但整個人都好好的,除了吃的時候稍微有點膩。

    我知道月餅的熱量很高、高糖、高脂肪,注重“健康”的人避之唯恐不及。或許將來月餅要改良,要與時俱進。但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吃這兩塊月餅解了饞,此後就不再念想了。反倒是,管住嘴又心中煎熬,更不利於健康吧。

    劉老伯是管不住嘴的人,或許也不愛鍛鍊,不然怎麼會有三高呢。月餅本來對他就是一個負擔,實在是應該敬而遠之,就算淺嘗輒止也行,但躲得過月餅也躲不過粽子、元宵和各種其它食品。他命中,就註定有此一劫,他為吃而活,就該為吃而付出代價。而且他是吃飽飯後吃,一次還整倆,是不是太貪心了?

    我估計,是不是平時被家人以“健康”為由管束得太多了,不給他油水吃,逮著機會就吃到撐。而我只是想吃,嘗一下而已,沒有喜歡吃的意思。中秋那晚拜完月娘,已是十點多,我沒吃月餅,第二天早上才吃的,因為膩就不吃早餐了,午餐也吃得不多。然後昨天下午,又餓又饞,吃了一個,晚飯就吃少了一點。

    其實我並不是依靠所謂的營養知識去調節飲食,不是刻意為之,只是身體給了我很好的反饋。身體讓我知道,再吃下去,就會覺得噁心了。所以,我很自然地就管住了嘴。

    這個叫知覺、自覺,知道吃什麼、吃多少、什麼時候吃。但是現在的人非常缺乏知覺,講到吃的事情,往往都是看營養指南,聽專家說了之後,才意識到要怎麼吃。

    網上流行的吃月餅指南說,“吃月餅也需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點,不能把月餅當正餐;正常成年人一天不超過1/2個月餅,鹹蛋黃不應多於1只。吃月餅配清茶、配柚子。”

    但我都沒按指南吃,我出事了嗎?我不正常嗎?

    其實這是捨本逐末,人天生就有完美的飢飽調節機制,只是我們太多人都被訓練成無視、漠視自帶機制的模樣。換言之,我們正在被各種“科學的健康知識”進行洗腦而不自知。

    我想告訴大家,不需要考慮營養成分、熱量或者其它“科學知識”,吃起東西來真的特別痛快。過程中,我可以專注於聞香氣,品美味,感受食物與舌頭的接觸,細嚼慢嚥,享受其中。我也能欣賞廚師的技術,分辨食材新鮮程度的差異。雖然比起美食家蔡瀾還差得遠,但總算離人的本能近了許多。

    月餅在以前算是美食,物以稀為貴,但現在根本不是。現在食材新鮮、口味清淡、精而不多的,才叫真正的美食。《紅樓夢》描述了很多精緻的飯菜,其實食材都很普通,但應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句古訓。

    如第四十一回,賈府請劉姥姥吃飯的場景。

    賈母笑道:“你把茄鯗(即魚乾)拿些喂她。”鳳姐兒聽說,依言拿些茄鯗送入劉姥姥口中,因笑道:“你們天天吃茄子,也嚐嚐我們的茄子弄得可口不可口。”劉姥姥笑道:“別哄我了,茄子跑出這個味兒來了,我們也不用種糧食,只種茄子了。”眾人笑道:“真是茄子,我們再不哄你。”

    如今是快餐社會,時間也不允許多數人吃到真正的美食。但即便如此,哪怕在外吃飯,我們也應該能憑藉天生的本能,感受出什麼哪一家快餐店、哪一種食品更好、更適合自己吃。吃了感覺不好的,就不再去了。

    以前我是很喜歡吃麥當勞、肯德基,也喜歡喝冷飲的人,一個月連續吃都不覺得膩煩,但現在我極少吃了。不是因為我知道這些東西不健康,而是身體恢復知覺,吃了就不舒服,甚至拉肚子。所以,我幹嘛作踐自己呢。

    就像現在很多年輕女孩喝奶茶,每天一杯,或許對她們而言真的很好喝,得靠它續命。但奶茶一進我的口,味道感覺就不對,我知道這裡面的東西不是身體需要的,甚至是排斥的。有一杯溫開水或者熱茶,足夠了,喝完舒服,就這麼簡單。

    有一個概念叫升維思考,就是當我們限於困境或想解決問題的時候,不妨提升到更高的維度、層次去考慮,很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說管住嘴,可以從“如何不吃壞的食物”提升到“如何讓好的食物比壞的食物更有吸引力”。所以,前述劉老伯的家人,應該給劉老伯準備更好吃的健康的食物,而不是一味地阻止。儘管不容易,但總比人出事才發愁怎麼解決好多了吧。

    一旦我們習慣了升維思考,就會少掉很多困惑,不會再原地踏步,也不用再浪費時間精力去了解沒用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朝名將李懷光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