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了作者院子裡有爬山虎,再講了爬山虎的樣子,最後講了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j教學方案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背誦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讀懂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 3、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繼續培養學生留心和細緻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準備: 1、(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爬山虎的日記。 2、投影片。 3、多媒體課件:(1)爬山虎的腳爬牆示意圖。 (2)一堵牆上的爬山虎。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新詞; 3、給課文分段; 4、瞭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 教學準備: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日記。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謎語: (1)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我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項什麼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 2、導語: 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爬山虎的腳》。 3、對課題質疑。 二、檢查預習:對爬山虎的瞭解情況; 三、出示學習目標、自讀。 四、學習生字新詞 1、開火車拼讀、糾音。(字形重點:隙、漾) 2、解釋生字詞。 五、默讀、思考: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2、分段。 3、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情況、彙報。 六、教學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讀、思考: (1)這一段講了什麼? (2)你覺得爬山虎有什麼特點? 2、提問 七、教學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還記得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什麼?(滿牆的葉子)你能說說你看到的葉子是怎樣的嗎? 2、現在我們來看看課文又是怎樣寫的。 (1)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有什麼變化?重點寫的是什麼時候的葉子?從哪個詞看出來? (2)課文寫爬山虎的腳,為什麼要寫第1、2自然段? (3)討論、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後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 3、重點指導朗讀第3、4句。 4、指導學生看著板書上的提綱試背第2自然段。 5、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最好。 八、質疑。 九、做練習3 板書設計: 6、爬山虎的腳 剛長出:嫩紅--→嫩綠 葉子 長大了:綠得新鮮一順兒朝下均勻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瞭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來寫好片段的方法; 2、認識大自然的神奇,培養自己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準備: 1、在黑板上畫好一幅爬山虎(缺腳)的圖案。 2、多媒體課件:(1)爬山虎的腳爬牆示意圖; (2)一堵牆上的爬山虎。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練習3(投影片出示) 二、匯入課文: 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牆上爬的?我們就帶著問題來學習第三段。(出示學標)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默讀;用~~劃出爬山虎腳的句子,這幾句話分別講了什麼? 2、提問、出句子投影,齊讀。 3、指名在已畫好的爬山虎上添畫腳,要求學生在幾種彩色粉筆中,選擇正確顏色畫腳。 以課文為根據,對照學生在黑板上畫的爬山虎的腳,評議。 請學生到黑板前用課文的語言講述爬山虎的腳生長的位置、形狀和顏色,全班說。 4、這一自然段講了什麼?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腳寫得那麼形象具體,說明了什麼?課文哪個詞語突出了這一點?(注意)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 2、聽錄音,請同學們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樣在牆上爬的? 3、多媒體顯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樣在牆上爬的。) 4、用“▲”劃出爬山虎在牆上爬的動作: 觸--→巴--→拉--→貼 5、齊讀 6、抓住重點詞,用自己的話說說爬山虎是怎樣在牆上爬的?自己說、提名說。 7、指導朗讀 8、作者寫爬山虎的腳“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行嗎?為什麼?討論、彙報。(爬山虎並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隻腳就巴住牆,越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 9、多媒體再顯示(一棵--→滿牆的爬山虎)。 10、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 四、教學第5自然段 1、根據課後練習1(3),輕聲朗讀。 2、同桌討論、彙報。 3、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人注意的是葉子,可是作者卻能把隱藏在葉子間的腳寫得這麼具體詳細,說明了什麼?(觀察細緻、耐心) 五、第三段總結: 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先講它的生長位置、形狀和顏色,再講它是怎樣在牆上爬的,最後講觸著牆與沒觸著牆的爬山虎的腳有何不同。 六、質疑 七、評議學生的一篇觀察日記。 八、課外作業: 1、根據平時對校內紫荊樹的觀察,自己確定一個意思來寫片段; 2、你將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這個意思。 板書設計: 生長位置、形狀、顏色 爬山虎的腳 觸--→巴--→拉--→貼 觸著牆←-→沒觸著牆的
先講了作者院子裡有爬山虎,再講了爬山虎的樣子,最後講了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j教學方案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背誦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讀懂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 3、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繼續培養學生留心和細緻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準備: 1、(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爬山虎的日記。 2、投影片。 3、多媒體課件:(1)爬山虎的腳爬牆示意圖。 (2)一堵牆上的爬山虎。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新詞; 3、給課文分段; 4、瞭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 教學準備: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日記。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謎語: (1)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我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項什麼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 2、導語: 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爬山虎的腳》。 3、對課題質疑。 二、檢查預習:對爬山虎的瞭解情況; 三、出示學習目標、自讀。 四、學習生字新詞 1、開火車拼讀、糾音。(字形重點:隙、漾) 2、解釋生字詞。 五、默讀、思考: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2、分段。 3、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情況、彙報。 六、教學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讀、思考: (1)這一段講了什麼? (2)你覺得爬山虎有什麼特點? 2、提問 七、教學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還記得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什麼?(滿牆的葉子)你能說說你看到的葉子是怎樣的嗎? 2、現在我們來看看課文又是怎樣寫的。 (1)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有什麼變化?重點寫的是什麼時候的葉子?從哪個詞看出來? (2)課文寫爬山虎的腳,為什麼要寫第1、2自然段? (3)討論、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後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 3、重點指導朗讀第3、4句。 4、指導學生看著板書上的提綱試背第2自然段。 5、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最好。 八、質疑。 九、做練習3 板書設計: 6、爬山虎的腳 剛長出:嫩紅--→嫩綠 葉子 長大了:綠得新鮮一順兒朝下均勻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瞭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來寫好片段的方法; 2、認識大自然的神奇,培養自己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準備: 1、在黑板上畫好一幅爬山虎(缺腳)的圖案。 2、多媒體課件:(1)爬山虎的腳爬牆示意圖; (2)一堵牆上的爬山虎。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練習3(投影片出示) 二、匯入課文: 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牆上爬的?我們就帶著問題來學習第三段。(出示學標)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默讀;用~~劃出爬山虎腳的句子,這幾句話分別講了什麼? 2、提問、出句子投影,齊讀。 3、指名在已畫好的爬山虎上添畫腳,要求學生在幾種彩色粉筆中,選擇正確顏色畫腳。 以課文為根據,對照學生在黑板上畫的爬山虎的腳,評議。 請學生到黑板前用課文的語言講述爬山虎的腳生長的位置、形狀和顏色,全班說。 4、這一自然段講了什麼?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腳寫得那麼形象具體,說明了什麼?課文哪個詞語突出了這一點?(注意)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 2、聽錄音,請同學們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樣在牆上爬的? 3、多媒體顯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樣在牆上爬的。) 4、用“▲”劃出爬山虎在牆上爬的動作: 觸--→巴--→拉--→貼 5、齊讀 6、抓住重點詞,用自己的話說說爬山虎是怎樣在牆上爬的?自己說、提名說。 7、指導朗讀 8、作者寫爬山虎的腳“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行嗎?為什麼?討論、彙報。(爬山虎並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隻腳就巴住牆,越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 9、多媒體再顯示(一棵--→滿牆的爬山虎)。 10、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 四、教學第5自然段 1、根據課後練習1(3),輕聲朗讀。 2、同桌討論、彙報。 3、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人注意的是葉子,可是作者卻能把隱藏在葉子間的腳寫得這麼具體詳細,說明了什麼?(觀察細緻、耐心) 五、第三段總結: 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先講它的生長位置、形狀和顏色,再講它是怎樣在牆上爬的,最後講觸著牆與沒觸著牆的爬山虎的腳有何不同。 六、質疑 七、評議學生的一篇觀察日記。 八、課外作業: 1、根據平時對校內紫荊樹的觀察,自己確定一個意思來寫片段; 2、你將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這個意思。 板書設計: 生長位置、形狀、顏色 爬山虎的腳 觸--→巴--→拉--→貼 觸著牆←-→沒觸著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