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黃豆的加工產品,跟黃豆比起來營養更容易吸收,但是如果你說100克的營養物質比較,肯定是黃豆多的,畢竟豆腐裡面還加了水的。豆腐的膳食纖維不如黃豆豐富,因為去掉了豆腐渣,但是因為容易吸收,營養的利用;率高一些 所謂豆腐,是將黃豆泡水使之膨脹,然後磨碎,濾去豆渣,在煮熟的豆漿內加上凝固劑,再注入盒中凝固而成的黃豆製品,由於成分完全保留,因此營養價值極高,鈣質的含量亦很豐富。 豆腐還含維他命C、B、鐵、磷及蛋白質,其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極少,適合糖尿病患者及肥胖人士食用;加上豆腐所含的脂肪是植物性的,即不含膽固醇,是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心臟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豆腐,人人愛吃。早點喝的豆漿、豆腐腦,菜品裡的砂鍋豆腐、麻婆豆腐,豆製品裡的豆腐絲、豆腐乾......花樣可多呢!單是豆腐做的菜,一個盛大的宴席還擺不開呢! 豆漿、豆腐是中國首創的。洋鬼子沒有豆腐所以豆腐的英文為 tofu。 大豆起源於中國,古稱"菽"。培育大豆在中國已經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小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每100克黃豆含蛋白質36克多,在各種食物裡遙遙領先。近年來,日本和美國出現了"豆漿熱",男女老幼喜愛喝豆漿,商店裡出售各種各樣的豆漿製品:桔子豆漿、咖啡豆漿......各種豆腐菜、豆腐罐頭一躍成為暢銷的新穎食品。 但是,炒黃豆和油炸黃豆不容易消化,能夠被身體吸收的養分連一半都不到。煮黃豆好一些,吸收率也只有65.5%。豆漿和豆腐就比較好消化,其中85一95%的蛋白質能被身體吸收。 黃豆是營養豐富的食物。將黃豆用水浸泡,發芽生成的黃豆芽比黃豆營養還豐富。黃豆芽的維生素B2含量比黃豆高兩三倍,每100克含0.1毫克,黃豆原本不含維生素C,黃豆芽則含維生素C10毫克。早春時節,人容易缺乏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加之春天上市的蔬菜少,所以,宜多吃些黃豆芽。 黃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和較多的植酸,影響了營養成分的吸收與利用。黃豆在發芽的過程中,胰蛋白酶抑制劑大部分被破壞,同時,大豆含有的蛋白質還被分解為可溶性的肽與氨基酸,不但增加了豆芽的鮮度,而且使豆芽中蛋白質的利用率比黃豆至少提高了10%。黃豆發芽後,其中的植酸也有所減少,從而提高了礦物質鈣、鋅的吸收率。 直接吃黃豆,不一定比吃豆腐更好。因為: 1.豆腐較為容易消化吸收。 2.豆腐品種繁多,豐富菜餚的樣式。 成年人每天需要40克大豆,相當於800毫升豆漿,200克豆腐,100克豆腐乾。 建議多品種進食大豆: 1.早餐:豆漿300毫升; 2.中餐:15克大豆燉豬肉; 3.晚餐:豆腐70克,或者豆腐乾35克 四種方式吃豆腐才最健康 大豆具有豐富的營養,每百克大豆可為人體提供近40克的蛋白質,是瘦豬肉的2倍、雞蛋的3倍、牛奶的12倍、魚的2倍多。大豆含有人體不能合成的8種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配比非常接近人體需要,容易吸收。更為重要的是大豆不含膽固醇,沒有吃肉製品的後顧之憂,還可降低人體膽固醇,從而抑制和預防一些癌症的發生。豆腐是豆製品的精華,所以人們應該多吃豆腐少吃肉。吃豆腐應該注意科學搭配,最科學的搭配方式有以下幾種: 豆腐配魚,營養富裕豆腐蛋氨酸含量較少,而魚類含量非常豐富;魚類苯丙氨酸含量比較少,而豆腐中則含量較高。這樣兩者合起來吃,可以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從而提高營養價值。由於豆腐含鈣量較多,而魚中富含維生素D,兩者合吃,藉助魚體內維生素D的作用,可使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提高很多倍。因此,特別適合中老年人、青少年、孕婦食用。 豆腐配肉蛋,營養高一半豆腐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缺少一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如果單獨燒菜,蛋白質的利用率則很低。如果將豆腐和其他的肉類、蛋類食物搭配在一起,可以提高豆腐中蛋白質的營養利用率。 豆腐配海帶,加碘又補鈣豆腐及其大豆製品,營養豐富,價格便宜,能補充人體需要的優質蛋白質、卵磷脂、亞油酸、維生素B1、維生素E、鈣、鐵等。豆腐中還含有多種皂角甙,能阻止過氧化脂質的產生,抑制脂肪吸收,促進脂肪分解;但皂角甙又可促進碘的排洩,容易引起碘的缺乏,海帶含碘豐富,將豆腐與海帶一起烹調,是十分合理的搭配。 豆腐配蘿蔔,身體不受挫豆腐屬植物蛋白,多食會引起消化不良。蘿蔔,特別是白蘿蔔的消化功能強,若與豆腐拌食,有利於豆腐的吸收,人也就不會受消化不良的困擾。 民間有“要長壽,吃大豆”的說法。確實,大豆含有豐富營養素,具有高蛋白、高膳食纖維、高鈣、高鉀等特點,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目前在網上流傳著許多吃大豆的方法,如將大豆、黑豆、紅豆、腰豆裝入一隻大碗,用清水浸泡2小時,再加大米、紫米煮成的雜豆飯,對減肥瘦身有好處。將黃豆與排骨共同煮成的黃豆排骨湯有補腦強身的作用。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張國璽教授說,吃黃豆最好是做成豆漿或豆腐食用,因為整粒的黃豆不利於消化和吸收,可以早晨用豆漿機自己製作豆漿,晚上用豆渣蒸窩頭。 早晨將昨晚浸泡好的黃豆放入豆漿機中,接上電源,根據要求按一下電鈕,大約20分鐘後就可以飲用美味的豆漿了。做豆漿後所剩的豆渣千萬不可倒掉浪費,放入冰箱儲存。晚上,用早晨所剩的豆渣加入玉米麵,但不要加水,再加適量的蘇打粉,做成窩頭蒸熟後食用。豆漿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早晨飲用可保證人體對營養素的需求;豆渣中主要是黃豆中的膳食纖維,用豆渣與粗糧玉米麵做成窩頭晚上食用,不但能夠粗細糧互補,而且能夠促進胃腸道的蠕動,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對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有益。 大豆的營養價值很高,但直接食用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造成腸胃脹氣等現象。食用整粒大豆其蛋白質吸收率大約65%左右,而加工成豆漿後吸收率可增長至92%~96%.在家中自制豆漿,還可以將綠豆、紅豆、黑豆、花生等其他種類的食物與黃豆一起混合起來製成豆漿,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相互補充,使豆漿的營養素更為均衡。 喝豆漿的時候要注意幹稀搭配,讓豆漿中的蛋白質在澱粉類食品的作用下,更為充分地被人體所吸收。如果同時再吃點蔬菜和水果,營養就更平衡了。豆漿屬涼性的,所以脾胃虛寒、腹瀉、腹脹的人要少喝或不喝。還應注意的是,自制的鮮豆漿要在24小時內喝完。 請採納,謝謝!
豆腐是黃豆的加工產品,跟黃豆比起來營養更容易吸收,但是如果你說100克的營養物質比較,肯定是黃豆多的,畢竟豆腐裡面還加了水的。豆腐的膳食纖維不如黃豆豐富,因為去掉了豆腐渣,但是因為容易吸收,營養的利用;率高一些 所謂豆腐,是將黃豆泡水使之膨脹,然後磨碎,濾去豆渣,在煮熟的豆漿內加上凝固劑,再注入盒中凝固而成的黃豆製品,由於成分完全保留,因此營養價值極高,鈣質的含量亦很豐富。 豆腐還含維他命C、B、鐵、磷及蛋白質,其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極少,適合糖尿病患者及肥胖人士食用;加上豆腐所含的脂肪是植物性的,即不含膽固醇,是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心臟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豆腐,人人愛吃。早點喝的豆漿、豆腐腦,菜品裡的砂鍋豆腐、麻婆豆腐,豆製品裡的豆腐絲、豆腐乾......花樣可多呢!單是豆腐做的菜,一個盛大的宴席還擺不開呢! 豆漿、豆腐是中國首創的。洋鬼子沒有豆腐所以豆腐的英文為 tofu。 大豆起源於中國,古稱"菽"。培育大豆在中國已經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小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每100克黃豆含蛋白質36克多,在各種食物裡遙遙領先。近年來,日本和美國出現了"豆漿熱",男女老幼喜愛喝豆漿,商店裡出售各種各樣的豆漿製品:桔子豆漿、咖啡豆漿......各種豆腐菜、豆腐罐頭一躍成為暢銷的新穎食品。 但是,炒黃豆和油炸黃豆不容易消化,能夠被身體吸收的養分連一半都不到。煮黃豆好一些,吸收率也只有65.5%。豆漿和豆腐就比較好消化,其中85一95%的蛋白質能被身體吸收。 黃豆是營養豐富的食物。將黃豆用水浸泡,發芽生成的黃豆芽比黃豆營養還豐富。黃豆芽的維生素B2含量比黃豆高兩三倍,每100克含0.1毫克,黃豆原本不含維生素C,黃豆芽則含維生素C10毫克。早春時節,人容易缺乏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加之春天上市的蔬菜少,所以,宜多吃些黃豆芽。 黃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和較多的植酸,影響了營養成分的吸收與利用。黃豆在發芽的過程中,胰蛋白酶抑制劑大部分被破壞,同時,大豆含有的蛋白質還被分解為可溶性的肽與氨基酸,不但增加了豆芽的鮮度,而且使豆芽中蛋白質的利用率比黃豆至少提高了10%。黃豆發芽後,其中的植酸也有所減少,從而提高了礦物質鈣、鋅的吸收率。 直接吃黃豆,不一定比吃豆腐更好。因為: 1.豆腐較為容易消化吸收。 2.豆腐品種繁多,豐富菜餚的樣式。 成年人每天需要40克大豆,相當於800毫升豆漿,200克豆腐,100克豆腐乾。 建議多品種進食大豆: 1.早餐:豆漿300毫升; 2.中餐:15克大豆燉豬肉; 3.晚餐:豆腐70克,或者豆腐乾35克 四種方式吃豆腐才最健康 大豆具有豐富的營養,每百克大豆可為人體提供近40克的蛋白質,是瘦豬肉的2倍、雞蛋的3倍、牛奶的12倍、魚的2倍多。大豆含有人體不能合成的8種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配比非常接近人體需要,容易吸收。更為重要的是大豆不含膽固醇,沒有吃肉製品的後顧之憂,還可降低人體膽固醇,從而抑制和預防一些癌症的發生。豆腐是豆製品的精華,所以人們應該多吃豆腐少吃肉。吃豆腐應該注意科學搭配,最科學的搭配方式有以下幾種: 豆腐配魚,營養富裕豆腐蛋氨酸含量較少,而魚類含量非常豐富;魚類苯丙氨酸含量比較少,而豆腐中則含量較高。這樣兩者合起來吃,可以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從而提高營養價值。由於豆腐含鈣量較多,而魚中富含維生素D,兩者合吃,藉助魚體內維生素D的作用,可使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提高很多倍。因此,特別適合中老年人、青少年、孕婦食用。 豆腐配肉蛋,營養高一半豆腐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缺少一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如果單獨燒菜,蛋白質的利用率則很低。如果將豆腐和其他的肉類、蛋類食物搭配在一起,可以提高豆腐中蛋白質的營養利用率。 豆腐配海帶,加碘又補鈣豆腐及其大豆製品,營養豐富,價格便宜,能補充人體需要的優質蛋白質、卵磷脂、亞油酸、維生素B1、維生素E、鈣、鐵等。豆腐中還含有多種皂角甙,能阻止過氧化脂質的產生,抑制脂肪吸收,促進脂肪分解;但皂角甙又可促進碘的排洩,容易引起碘的缺乏,海帶含碘豐富,將豆腐與海帶一起烹調,是十分合理的搭配。 豆腐配蘿蔔,身體不受挫豆腐屬植物蛋白,多食會引起消化不良。蘿蔔,特別是白蘿蔔的消化功能強,若與豆腐拌食,有利於豆腐的吸收,人也就不會受消化不良的困擾。 民間有“要長壽,吃大豆”的說法。確實,大豆含有豐富營養素,具有高蛋白、高膳食纖維、高鈣、高鉀等特點,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目前在網上流傳著許多吃大豆的方法,如將大豆、黑豆、紅豆、腰豆裝入一隻大碗,用清水浸泡2小時,再加大米、紫米煮成的雜豆飯,對減肥瘦身有好處。將黃豆與排骨共同煮成的黃豆排骨湯有補腦強身的作用。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張國璽教授說,吃黃豆最好是做成豆漿或豆腐食用,因為整粒的黃豆不利於消化和吸收,可以早晨用豆漿機自己製作豆漿,晚上用豆渣蒸窩頭。 早晨將昨晚浸泡好的黃豆放入豆漿機中,接上電源,根據要求按一下電鈕,大約20分鐘後就可以飲用美味的豆漿了。做豆漿後所剩的豆渣千萬不可倒掉浪費,放入冰箱儲存。晚上,用早晨所剩的豆渣加入玉米麵,但不要加水,再加適量的蘇打粉,做成窩頭蒸熟後食用。豆漿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早晨飲用可保證人體對營養素的需求;豆渣中主要是黃豆中的膳食纖維,用豆渣與粗糧玉米麵做成窩頭晚上食用,不但能夠粗細糧互補,而且能夠促進胃腸道的蠕動,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對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有益。 大豆的營養價值很高,但直接食用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造成腸胃脹氣等現象。食用整粒大豆其蛋白質吸收率大約65%左右,而加工成豆漿後吸收率可增長至92%~96%.在家中自制豆漿,還可以將綠豆、紅豆、黑豆、花生等其他種類的食物與黃豆一起混合起來製成豆漿,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相互補充,使豆漿的營養素更為均衡。 喝豆漿的時候要注意幹稀搭配,讓豆漿中的蛋白質在澱粉類食品的作用下,更為充分地被人體所吸收。如果同時再吃點蔬菜和水果,營養就更平衡了。豆漿屬涼性的,所以脾胃虛寒、腹瀉、腹脹的人要少喝或不喝。還應注意的是,自制的鮮豆漿要在24小時內喝完。 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