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78703349001

    【原文】  《木蘭辭擬古決絕詞柬友》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通本做“雨罷”。娛園本做“語罷”。)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該詩被收錄於《飲水詞》  【註釋】  ①人生句:意思是說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樣地(的)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  ②何事句:此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後有詩《怨歌行》,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後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裡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③等閒二句:意思是說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故人,指情人。  ④驪山二句:《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於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裡盟誓,願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後安史亂起,明皇入蜀,於馬嵬坡賜死楊玉環。楊死前雲:“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又,明皇此後於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裡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參見《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生)“講解”。  ⑤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隱《馬嵬》:“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倖,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謂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意思是縱死而分離,也還是刻骨地念念不忘舊情。亦可通。  【講解】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始見《花間集》韋莊詞。有不同體格,俱為雙調。但《太和正音譜》謂:《花間集》載《木蘭花》、《玉樓春》兩調,其七字八句者為《玉樓春》體。故本首是為此體,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餘則皆押仄聲韻。  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與之決絕。如古辭《白頭吟》:“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唐元稹有《古決絕詞》三首等。這裡的擬作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閨怨”之情。詞情哀怨悽惋(婉),屈曲纏綿。汪刻本於詞題“擬古決絕詞”後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論,則這“閨怨”便是一種假託了,這怨情的背後,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無非借閨怨作隱約的表達罷了。故有人以為此篇是別有隱情,無非是借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那負心的錦衣郎的。  【點評】  一、於在春《清詞百首》:“題目寫明:模仿古代的《決絕詞》,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斷絕關係的堅決表態。這裡用漢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楊玉環的典故來擬寫古詞。雖說意在‘決絕’,還是一腔怨情,這就更加深婉動人。”(198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  二、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決絕意謂決裂,指男女情變,斷絕關係。唐元稹曾用樂府歌行體,摹擬一女子的口吻,作《古決絕詞》。容若此作題為‘擬古決絕詞柬友’,也以女子的聲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交友之道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 2 # 使用者5253322899700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 ——這句的意思通俗的說: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處該多美好,那樣就不會有現在的離別相思淒涼之苦了。

    木蘭詞

    擬古決絕詞諫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賞析】:

    無疑,該闕詞章與白氏《長恨歌》皆涉及唐玄宗和楊玉環那段譭譽參半的愛情故事。

    站在政治的角度,李隆基荒淫廢國。

    從感情的意義上來看,雖然唐玄宗迫於三軍眾怒,無奈將楊貴妃賜死馬嵬坡,從此生死訣別、陰陽永隔,唐玄宗卻始終信守當初七夕夜半“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誓言,縱“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種用情深遠的愛情故事,試問誰人不動容?

    當然,我們已無法考證這段真摯愛情故事是否屬實,權且和納蘭一樣,首先肯定這段風流佳話。

    納蘭此詞以一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負心的錦衣郎。

    起句非常新奇,本來兩情相悅,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如若知道遲早分離,倒不如保持“初見”時那種若即若離的美好。

    然後描繪變心的人往往指責滿懷痴情卻無端被棄的一方首先變心,失戀女子的愛恨情殤可見一斑。

    最後引用七夕長生殿的典故,譴責薄情郎雖然當日也曾訂下海誓山盟,如今卻背情棄義!

    人生若如只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人生若如只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的這句詞,極盡婉轉傷感之韻味,短短一句勝過千言萬語,人生種種不可言說的複雜滋味都彷彿因這一句而湧上心頭,叫人感慨萬千。

    初見,愛恨情愁的開始。剛登場的意氣風發,初相遇的情不自禁,都只開了個頭。大好河山似錦前程,要怎樣去指點激揚?偶然遇見或刻意安排,將有怎樣一段波瀾不驚或銘心刻骨的故事?未知的前方是若隱若現的風景,充滿期待和不期而遇的驚喜。

    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的驚鴻一瞥定格念念不忘的美麗畫面,一切都將保持最初的好奇和新鮮狀態,那些躊蹉滿志的初生牛犢總是那麼朝氣蓬勃,那些羞澀的欲言又止有許多種神秘的可能,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瑩剔透,像朝陽般明亮燦爛。

    果真如此,又怎麼會悲畫扇呢?但流光容易把人拋,又豈止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誰能抵擋光陰的利箭?華年易逝,奼紫嫣紅只付與了斷井殘垣,刻骨銘心只能只歸了風輕雲淡,相看兩不厭產生了審美疲勞,卿卿我我變成了相顧無言。春風十里後來卻是冷月無聲,雄姿英發後來只能遙想當年,仙葩美玉後來成了水月鏡花。

    初見時人面桃花的驚豔,來年卻是物是人非的落寞。長生殿裡的信誓旦旦,卻變成了馬鬼坡前的“江山情重美人輕”。初見時回眸一笑的百媚,已變成此恨綿綿的哀怨,李隆基和楊玉環之間隔了江山。朱麗葉與羅密歐一見傾心,卻得知他是仇家之子,驚問:“要是不該相識,何必相逢!”他們之間,隔了生死。《羅馬假日》裡的公主和記者浪漫邂逅而相戀,最終卻不得不回到各自的世界,再見時只能恪守身份默默無言,他們之間,隔了世俗。《半生緣》裡,曼楨和世鈞18年後重逢,都知道再也回不到從前,他們之間,隔了流年。

    小時候聽故事,總是急著問:“後來呢?”後來,原來並非全然美好。人生是一場盛筵,初見總是琳琅滿目熱氣騰騰,之後酒冷茶涼。悲傷的,不是這殘羹冷炙,是這似水流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秦始皇陵的結構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