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婷婷兒愛剪輯

    這部電影我前段時間剛看過。

    現在大家太喜歡用主觀思維看事情了。

    並且從這部電影明顯可以感受到,人民的從眾心理很嚴重。

    而且12公民代表了社會不同型別的人,雖然只有12個人,但是足以反應目前社會了。

    劇中人物很急的靠著自以為看到的聽到的,或者並沒有看到聽到,去下結論,並希望快速斷案。

    在其中一個人一直的堅持,充滿各種爭吵甚至暴力等情況下,才慢慢揭開了真相。

    事實難道真的都要靠一個個血淋淋教訓才可以證明嗎?

    這部電影就是給我們警示的。

    任何人任何事,不要帶著偏見和有色眼鏡來想問題。

    要多思考,有耐心,不從眾。

    我覺得這部電影拍的很好。

    很有意義。

  • 2 # 沈宥

    我是在大學的時候看的這部電影,當時就驚為天人,能在一個固定且封閉的環境內像演話劇一樣拍完整部電影,12個人不管是各自身份設定還是辯論中的交鋒都表現得張力十足,簡直厲害。

    電影劇情

    電影劇情主要是透過一場某高校模擬法庭展開,學生們圍繞殺害生父的富二代嫌疑人是否有罪展開激烈辯論,而他們的父親作為陪審團觀摩整個法庭的審判過程。休庭期間,12名陪審員被帶到另一個房間展開討論,他們必須在一個小時內得出結論,而且需要全票透過嫌疑人是否有罪。這些人來自各行各業,有著不同的背景。大家普遍希望儘快敷衍了事,但在每次都無法保持全票透過的投票過程中,有的人暴跳如雷、有的人奚落戲謔、有的人搖擺不定、有的則固執己見。

    影片亮點

    在看完電影之後,忍不住去搜索了關於這部影片其他的評價,發現大部分的評價竟然都是差評。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其實這是翻拍的美國版的《十二怒漢》,並且強調在中國是沒有陪審制度。簡單而言就是認為沒有做好本土化翻拍工作。

    但對於我這種非法律專業的人來說,看這部電影的收穫還是很大的。

    1、對現實生活的真是寫照。影片中關於“河南人”如何如何,“外地人”如何如何,“坐過牢的就一定不是好東西”,“我們家孩子沒法升學只能做民工”等等,雖然聽起來讓人很不舒服,但我們無法否認,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韓童生飾演的北京“土著”司機,更是將這種歧視發揮到了極致。雖然影片中大家對比都很不滿,就像現實生活中大家也都反對這種劃分,但都無濟於事。

    2、不關心過程,只關心結果。之所以能讓12個人拍完103分鐘的電影,衝突的原因是有人只希望快速解決投票,並不是在參與案件辯論。而在各種衝突摩擦之後,大家能在互相理解和真正投入之後達成一致,並且得出真確結論,更是讓我明白,與其高高在上的以自我為中心,不如投入其中找出真想。

  • 3 # 大波的生活故事

    《十二公民》觀後感

    2014年,徐昂導演將一部經典的有關陪審團的的電影《十二怒漢》改編為《十二公民》,並且獲得了“馬可·奧雷利奧”獎。這個獎項是羅馬電影節的最高榮譽,這部中國的《十二怒漢》可以看出濃重的話劇因素,導演本人發揮話劇編導的能力,將中國現如今方法面面的矛盾融入進去,比如本地人與外地人之間、保安與商販之間、富人與底層民眾之間、守舊者與弄潮兒之間並避開了一下過於敏感的問題,弘揚了主流價值觀。在很多臺詞沒有改變的情況下,進行了很強的本土化改編,每個人的發言都很符合自己的身份,計程車司機的粗野,小賣部老闆的市儈,從眾者的易變,還有無緣無故的有色眼鏡,都讓我感覺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

    這部電影我不是第一次看,在兩年前的暑假我就聽說有這麼一部奇片,一個場景,十二個人,一個小時四十分鐘的小成本電影,這部電影讓我對陪審員制度有了新的理解,《十二怒漢》的中的陪審團制度很有來頭,是英美法系的重要構成部分。但他對很多大陸法系國家也有很大的借鑑作用。陪審團制度要求不同階層、種族、文化層次6至12名成員組成陪審團,參與刑事案件和部分民事案件的判決。其挑選過程十分苛刻而嚴肅。涉及重大刑事案件比如謀殺時,就像電影中一樣要求必須做出一樣的判決,有一個人反對都不可以。雖然中國沒有陪審員制度,但是能夠拍出這麼一部如此貼切中國實際的陪審團電影讓我有很大的感觸,當時的我還沒有學法學,可我已經對法律有了更深的理解。

    電影中有個細節是每個人的凳子都不一樣。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屁股決定腦袋,我感覺這部電影真實地再現了當下社會現狀下華人的形色各態,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發言都結合著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故事。有人冷靜客觀,沉著分析,有人無端仇富,肆意地域黑。在每個人身上都能或多或少地有著自己的影子,那不願意理解別人但又渴求別人理解的影子,沒有諸葛亮舌戰群儒的說服力,又希望別人能聽聽我們的心聲,然而從我們自身來說不在特定的狀態下又不願意多聽別人的心聲的影子。

    這個電影也讓我明白了人的主觀判斷其實並不是那麼可靠的,有人就是那麼的固執偏見且自大但是很多人意識不到自己就是這樣,比如那個三號,他們認為生活就應該是他們理解的那樣,就是那麼的死鴨子嘴硬,一旦生活和他們想的不一樣他們就會跳腳就會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可能你認為你絕對不是這種人,但是每個人身上其實都有他的影子。這個電影也讓我明白了有很多人是抗拒思考的,他們是從眾的牆頭草,他們害怕,害怕自己的見解被人鄙棄,所以他們放棄了自己的思考,比如那裡面的十二號,他的一句太難了簡直戳中了我的笑點,這簡直是大多數的我們,可是笑過之後我感覺有點心酸,因為這正是大多數的我們。而這些都是未來可能成為司法工作者的我們一定要注意的,避免我們的主觀,避免我們的盲從。

    我還看到了陪審團制度的優點和缺點,優點是電影中很多的證據,很多的證明需要多方面的認知,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知識,集思廣益的優點一覽無餘,需要的是人們的發散思維。但是為什麼中國沒有采用我認為肯定也是有他相當的理由的,比如他的效率問題。我們可以看見每一個證據都要用大量時間咀嚼仔細研究。在中國如此大體量的司法判決中顯然不是那麼的可行,但也是我們國家司法實踐的發展方向吧。

    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其中那句“萬一,萬一,萬分之一的錯誤對當事人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災難。”讓想做一名司法工作者的我意識到自己肩上是有責任的。有多少人從聽見案情的第一秒就堅定了自己的刻板印象,而這第一印象又是多麼地難改變。所以一定不要在心中的法庭給別人判決死刑。請堅持真理,提出質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加7榮耀20P紅米k20P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