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誠

    要孝敬不要孝順,父母作惡要勸導為主,若勸導不成,則要在其有再次作惡苗頭前通知強制力機構進行勸導,人都是欺善怕惡的,沒有誰是見了棺材還不落淚的,等父母醒悟過來,相信他們也會明白你的苦心。這才是真正的大孝子。

  • 2 # 閆閨

    下面僅代表個人觀點,我覺得一樣要孝順,無論他們是不是十惡不赦的壞人,他們生你養你是個不爭的事實。並不是說非要對父母言聽計從,做他們作惡時的幫兇,才稱之為孝順,那個只能稱為愚孝。可以從其它方面來孝順,比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入手…並可以挑選合適時機可以勸阻他們往向善的道路上走…這個也是可以稱之為孝順的

  • 3 # 小魚230438091

    人之初、性本善。首先,我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的十惡不赦?難道作為兒女的我們沒有盡一點努力去改變他們嗎?也一點都不能影響他們?孝順父母是一種美德,而父母是那種大家認為的不好的人並不影響你孝順他們,其實是很無奈的,當我們自己遇到這樣的至親,旁人是無法理解的!只有我們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來慢慢改變父母,我想一定可以的!

  • 4 # 雨後天空228077583

    《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孔子說,兒女在侍奉父母時,如果發現父母有不當的言行,應該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進行委婉的勸說,如果自己的意見不被採納,仍然要尊敬父母而不違背於禮的要求,雖然為父母之錯憂愁但也不要有怨恨。

    有一次魯哀公問孔子:“兒子服從父命,就是孝嗎?臣下服從君命,就是忠嗎?”連問了三次,孔子都不回答。孔子出來後,把這件事告訴子貢說:“剛才,君主問我,說‘兒子服從父命,就是孝嗎?臣下服從君命,就是忠嗎?’三次問我都沒有回答,你認為怎麼樣?”子貢說:“兒子服從父命,就是孝;臣下服從君命,就是忠;先生這還有什麼疑問呢?”孔子說:“你真是個小人,這你就不懂了!過去,天子之國如果有規勸之臣四人,那麼國家的封疆就不會被削弱。諸侯之國如果有規勸之臣三人,那麼社稷就不會有危險。小的諸侯家族如果有規勸之臣二人,那麼宗廟就不會被毀。父親如果有敢於堅持真理和自己辯解的兒子,那麼就不會做出不合社會規範的事情。讀書人有規勸之友,那麼就避免不義的行為。所以,兒子服從父親,怎麼叫孝呢?臣下服從君主,怎麼叫忠呢?要能夠分辯是非,懂得什麼樣的意見應當服從,才可以叫做孝,叫做忠。”可見孔子眼中的孝並不是兒子一定要服從父親,而是要經常規勸父親不要做出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

    當然這裡孔子說的父母的過失或錯誤那也應該是指一些無違於禮、義(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的小問題、小錯誤,因為孔子一貫主張“克己復禮”,如果父母的過失或錯誤不符合禮和義的要求,就像孔子的弟子曾參因鋤斷瓜秧而被父親暴打,孔子並不主張站在那裡讓父親用大棍暴打而不逃跑,恐怕陷父親於不義。那麼遇到這種情況子女到底該如何,這裡孔子沒有說。

    作為子女,對於父母的言行,不管是非黑白,不論長短屈直,都言聽計從,這並不是孝。應當以禮和義來衡量,合禮、合義的話就隨從,不合禮不合義的話就要及時進行規勸,以免父母犯下更大的錯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機器貓的結局是什麼?(要非常非常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