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升昌

    在古代,春節飲屠蘇酒已成為一種風俗。相傳,編造屠蘇酒始於晉朝,每年歲除之前,將藥囊丟到井中,到元日取出來,放在酒樽中,煮沸數次後,全家人一同飲用,它能夠防止疾病,以免瘟疫,全年健康。從字面上瞭解,“屠”,就是割;“蘇”,就是藥草,意為砍了藥草來泡酒,泡成的酒就是“屠蘇酒”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其配方選用大黃、肉桂、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中浸製而成。這些藥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成效。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孫思邈每年臘月,總是要分送給眾鄰同鄉一包藥,通知我們以藥泡酒,歲除後進飲,能夠防止瘟疫。孫思邈還將自己的屋子起名為“屠蘇屋”。今後,通過歷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為春節的風俗。

      古時飲屠蘇酒,辦法很特別。飲一般的酒總是長者為先,而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也就是說百口相聚飲屠蘇酒時,先從年少的小兒開端,年歲較長的在後,逐人飲少量。古書記載:晉海西令問議郎董勳曰:“正月喝酒,光小者,何也勳?曰:小者得歲,故先賀之。老者失歲,故後也。”意思是說,古代年輕人先喝酒,涵義賀歲,而老人後喝酒,則包含祝福長命之意。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終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這種風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蘇軾在《除夜野宿常州郊外》詩中說:“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終飲屠蘇。”蘇軾晚年儘管窮困潦倒,但精力卻很達觀,他以為只需身體健康,儘管年邁也不在意,最終飲用屠蘇酒天然不用推託。這種獨具匠心的喝酒次第,在古代常常令人發生多種慨嘆,所以也給後人留有深刻印象。直至清代,這一風俗仍昌盛不衰。今日人們雖已不再大規模盛行此俗,但在節日或平常飲用一些藥酒的風俗依然存在。

     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屠蘇”原為房子之名, 至於“屠蘇”與“酒”發生關係,俗謂古有居草菴之人,曾教鄰居以藥浸酒醫疾,故名其藥酒為“屠蘇酒”。唐韓諤《歲華紀麗》曰:“元日,進屠蘇。”注云:“俗說屠蘇乃草菴之名。昔有人居草菴之中,每歲除夜遺鄰居藥一貼,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於酒樽,百口飲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識名,但曰屠蘇罷了。”或謂這位遺藥的古人即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然據洪邁《容齋漫筆》所考,元日飲屠蘇酒,漢代已有其俗,孫公不過曾取其方濟眾耳。再聯絡到中國藥酒來源甚早的現實,如周代名酒“鬯”便是用黑黍和鬱金香藥草釀製成的一種藥酒,則屠蘇酒之始應不晚於秦漢。而屠蘇酒之不以人名而以草菴名,除了闡明其為民間所創外,好像也暗示了此方最早當為古拙社會的產品。

      至於元日屠蘇酒的飲法,一般都按自少至長的次第飲之,即晉人董勳所說的“少者得歲,故先酒賀之;老者失時,故後喝酒”(《時鏡新書》)。對此,孫真人《屠蘇飲論》還有一段形象的描繪:“頃時,捧杯咒之曰‘一人飲之,一家無疾;一家飲之,一里無病。’先少後長,東向進飲。取其滓懸之中門,以避瘟氣;三日外,棄於井中。”而白居易《歲假內命酒》“歲酒先拈辭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蘇軾《除夜野宿常州郊外》“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終飲屠蘇”,蘇轍《除日》“年年最終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正是關於古代飲屠蘇酒的真實寫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見已去世的人是什麼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