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凌崖的江湖

    這是“宗聖”曾子的一段話,出自《論語》第一篇《學而》。曾子是孔夫子晚年收得的一位學生,他生性淳樸、為人誠孝,在學問的建立上頗有大成氣象,所以被後世儒家尊奉為“宗聖”,傳說夫子晚年還將自己唯一的孫子子思託孤給了曾子撫養,在眾多孔門俊彥中卻獨選了曾子擔此大任,著實耐人尋味。

    曾子之學最大的特點就是踏實、持久的在最切近處下功夫,絕不好高騖遠,從這一段話中便可見一斑: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謀劃事情的時候我盡心了嗎?和朋友交往的時候我重信了嗎?老師傳授給我的內容,我是經過了自己實踐體悟後才傳授給他人的嗎?

    1、自省,剔除心念中的“刺”

    這三句話無疑是千古名言,後人將其提煉總結為所謂“曾子三省”,“省”即省察、反省之意,能夠在無事時自我觀照之前過失,並尋求改正的方法,謂之“自省”。

    可見,自省並不是說看到過失就可以了,還要去改正,而改正行為上過失的方法,最重要與最根本的就在於要仔細觀察自己心行上是否有誤區,因心行才是外在行為的根本源頭。所以這是一種非常深入的自我觀照與修正方法。

    2、盡心謂之“忠”

    這裡“忠”字不同於後世普遍賦予的指對君上、上級的那種“忠誠”,而是指為任何人辦事或者受人之託的時候,能夠盡心盡力的去做、去辦,這就是“忠”!

    可見這裡“忠”字它的意涵要更廣闊,而後世能夠有對上級那種“忠誠”之意,那是因為一個人作為君上下屬的時候,他也就是在為君上做事。所以,後世“忠誠”之意反而成為了一種引申意。

    能夠盡心為人謀事之人也才能收穫別人的信任與尊重,這在當代社會依然適用,而至於真的“盡心”與否?那唯有自己知道,甚至有時要透過自我深入的觀察才能發覺。

    3、以實謂之“信”

    古人無疑是非常看重一個“信”字的,尤其是在朋友之間,何謂朋友?肝膽相照、坦誠以待,謂之“朋友”!或許有時我們交錯了朋友,他不值得我們對其坦誠相待,但這裡的自我反省——是否在交往時對其真誠坦率?為的是自我人格的提升,而非其他。

    何況,若彼誠非“真朋友”,以後不再與其交往也就是了。

    反省自己,而不去一定要求別人,這其實是一種很聰明的做法,為什麼呢?因為最終得到實惠的必然還是那個肯自我反省並改過的人。

    4、《傳習錄》名字的由來

    明朝大儒王陽明先生有一部傳世之作,那就是《傳習錄》,當然這本書並不是他自己寫的,而是由其學生將先生一生講學之精要集編而成的,取名曰《傳習錄》,這名字也便是由曾子這段話中的第三小句來的。

    “傳”與“習”,顧名思義,就是傳而習之的意思,“傳”,是從老師處得來,“習”,則就是自己每日的躬身踐行、揣摩體悟。古人認為的背叛師門和現代也有所不同——老師傳授給你東西之後,你不去時常加以體悟溫習,這也算是在背叛師門,因為這等於墮棄了老師傳授之學。

    從另一個方面講,等自己學成之後,那是還要去做老師的,要去教學生,要將這套學問繼續給傳承發揚下去,而自己對這些學問沒有切身體悟的話,那便只是口頭禪,必然無法為學生傳授其中之精要,甚至貽誤後學,其罪不淺。

    向上是要無愧於師門,向下是要無愧於弟子,曾子為人之端誠,亦良可見矣!

  • 2 # 無功用行

    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

    曾子生於公元前505年,卒於公元前435年,少孔子46歲。是孔子的嫡傳弟子,傳世的著作有《大學》一篇、《孝經》一書。後世尊奉其為“宗聖”。

    吾:“我”的意思,指曾子自己。

    日:每日、經常。

    省:反思、省察自己的剛過去的經歷,包括心理、行為方面。

    三:表示經常、多次的意思。

    可以解釋為後面跟著的三類事:忠、信、習。

    也可以解釋為這三類事,每樣反省三次,共九次。

    為人謀:給人做事。謀是做事。

    世界上的事,只有兩種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

    公共的事情是所有人的事情,包括自己,也包括別人。

    別人的事,可以理解為臨時給人做事,也可以理解為是自身的工作。

    反正除開自己的事以外,都是為人謀。

    忠:對事對人盡心盡力的態度。

    有多少能力做多大事情,做事有定見,遇到困難不轉移態度。不將所做的事當自己的試驗場;也不弔兒郎當,不當一回事;

    交:交往,交流,你來我往。

    信:說過的話、答應過的事,需要兌現的意思。

    說過的話、答應過的事,如果忘了,會耽誤別人的事,會多生怨言。

    如果故意不兌現,那是欺騙,容易反目成仇。

    傳:傳承下來的做人做事的知識。

    習:按照做人做事的知識,去練習、應用、實踐。

    做人做事的知識是很簡單的,但是日常應用卻非常難以做到完美。

    做人做事的知識就六個字:孝悌寬、忠信恕。

    孝悌寬是做人方面的,忠信恕是做事方面的。

    孝是下對上的做人態度,寬是上對下的做人態度。

    忠是下對上的做事態度,恕是上對下的處事態度。

    上包括父母、長輩、古人、君主、上級等。下是子女、小輩、今人、臣民、下屬等。

    比如臨時給人做事,就是臨時性的確立了一個上下關係。

    悌是兄弟朋友間的做人態度,信是兄弟朋友間的處事態度。

    這六字,再加上這六字的反向:不信、不忠等等,把人與人之間的所有關係都說盡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關係,那就是“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在道家理論當中比較常見。

    而夫妻關係是介於上下與平等之間的關係,兩個都是,兩個都不全是,加上極端的情況:“沒有關係”。

    所以夫妻關係是世間最複雜的關係;是最好處理的關係,也是最難處理的關係;是最緊密的關係,也是最遙遠的關係。

    這麼簡單的知識之所以難以做到完美,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時刻不停的在變化的。朋友可以變成上下級;下屬與領導可以變成朋友,甚至夫妻;父母與子女可以反目成仇,也可以瞬間複合。

    古代帝王家是關係最為複雜的地方,現代的家庭也出現了許多複雜難明的關係變化。

    曾子說,每日要用三件事反省自己。就是為了看清楚自己身邊關係的變化,讓自己能隨時根據變化調整自身。人的修養與學問,就是從這些細節處體會出來的。

  • 3 # 子非魚2527

    這句話出自於《論語》,孔子說,我每天都要自我反省,為人辦事謀劃是否做到了忠誠,跟朋友交往是都做到了誠信,別人傳授於我的知識是否學習了。自省可以說是一個人進步的源泉,唯有不斷的自省,不斷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 4 # 雨後天空228077583

    這句話出自《論語》,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不是做到了學以致用呢?”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門生,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編《論語》、著《大學》、寫《孝經》。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這裡所講的自省,就是每天要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及時發現並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這樣就能不斷進步,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這是自我修養的基本方法。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鑑的地方,因為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也只有這樣經常的反思自己,經常的進行自我批評,進行自我剖析,才能使自己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為助聽器接待員應該跟使用者說些什麼,新手來請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