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郭洪業532

    我最喜歡的是《史記》,從中學課本中開始接觸本書,印象最為深刻,雖然成書於兩千多年前,但卻沒有時空距離感,文辭優美,記述清晰,第一次讓歷史人物以非常飽滿的形象流傳於後世,內容涉及廣泛,筆觸客觀公正,為我打開了瞭解先秦史的一扇大門。

  • 2 # 馥兔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說《明朝那些事兒》。真不好意思,我的答案就是《明朝那些事兒》。雖然它實在太過通俗易懂,以至於太多人把它當小說看。但我依然相信當年明月的誠意,認為它是一本正經的歷史書。不得不說,它對明史的普及實在是功不可沒。

    其實從小到大對歷史都是感興趣的,上學的時候最喜歡看的除了語文課本,就是歷史課本上的小字部分。為什麼只是小字部分……大家應該心知肚明吧。我們從小到大學歷史都是在背XX時期出現XX事件,其歷史原因,其政治、經濟、社會影響等等,只有小字部分說的是活生生的歷史故事。

    我瞭解歷史的途徑往往是透過小說和百度。具體操作是看歷史類的小說,然後對某個時期或者某個歷史人物產生興趣,進而去查詢相關的史實資料做進一步瞭解。

    《明朝那些事兒》跟那些小說的作用差不多,引起人的興趣,進而引發對某段歷史的進一步瞭解。所不同的是,在看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心裡清楚這些都是真實的,不必費盡心思去刨去那些虛構成分。如果對某個人物有興趣,需要額外查詢的資料也不需要太多,就會對這個人物有一個基本認識。

    第一次遇到這部書是在路邊的盜版書攤上,當時翻看了兩頁感覺挺有意思,分分鐘掏錢買了下來。結果看到朱祁鈺,書竟然生生少了百八十頁。

    ……後來畢業賺錢了,遇到《明朝那些事兒》紀念版出版,毫不猶豫買了下來,又看了好幾遍。

    這部書對我最大的影響顯而易見的是讓我係統地瞭解了明朝的故事,它的作用是讓我改觀了對明朝極弱的印象。其他的影響就是讓我開啟瘋狂閱讀其他歷史讀物模式,《萬曆十五年》《重說中國近代史》《南京大屠殺》《我的前半生》《宮女回憶錄》等等都是在看過明朝那些事兒之後看的書。

    附上一張國家博物館大明孝端皇后的鳳冠圖。

    其實一直以來對明朝服飾沒有什麼好感,但瞭解明史以後感覺突然突然就不一樣了。當時去國博看到這個鳳冠,趴在玻璃前足足看了十多分鐘,著迷了一樣。

    感覺這個問題下面會出現很多讓人感興趣的書,隨時準備入手哈哈。坐等~~

  • 3 # David27923

    Elaine Pagels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神學教授。她寫過一本《亞當,夏娃與蛇》(Adam, Eve, and the Serpent),從書名看過去像是講神學的書,其實講的是歷史,早期教會如何理解舊約創世記的神話。這其中最讓人覺得詫異與有趣的是:亞當與夏娃犯下原罪不是因為聽蛇的話,吃了不該吃的果子,而是受身體的誘惑初嘗禁果,基督教所說的原罪其實是人類始祖的第一次性行為。

    Pagels的不凡之處在於將神學理論放在歷史的框架之下,說明其產生的社會原因,及其對早期教會的影響。原本聽來神乎其神的神話,在她的筆下卻變成有血有肉的歷史,讓人想哭也想笑。以後再讀書的時候,碰到那些玄而又玄的理論,就會想著去找一找它的歷史背景,是說給誰聽的,是針對什麼問題,是什麼樣的社會條件,產生的又是什麼樣的歷史影響。

  • 4 # 龍玄黃

    《紅頂商人胡雪巖》高陽著,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籍,這本書對我的做人做事之道影響深遠。

    作者是臺灣作家高陽,博學多識,文筆秀奇莊重,他的文字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如沐清風。

    《紅頂商人胡雪巖》是高陽長篇之一,寫的是晚清鉅商胡雪巖的故事。書中不光故事曲折離奇引人入勝,故事裡麵包含的人情世故人心險惡入木三分,讀來真正是受益匪淺。

    少年讀來更懂人情世故,中年讀來感同身受如遇知音,老年讀來老淚縱橫悔之晚矣。

    勸君閒暇之餘不妨讀一讀這本《紅頂商人胡雪巖》。

  • 5 # 白sir讀書

    我最喜歡的歷史書籍,當然是《史記》,除了它,找不出第二部。

    兩千年來,《史記》一直都被人們奉為史書經典,它自身沒有魅力,是不可能有如此長久生命力的。

    我喜歡讀史記,我認為除了因為它思想性很深刻之外,就是它豐富的文學性。在文學風采方面,我最喜歡的是史記描寫人物的方法。

    下面就以《李將軍列傳》和《項羽本紀》中的“鴻門宴”為例。

    《李將軍列傳》一文,主要記敘了李廣一生的戰功和他受壓抑的經歷,目的是表現李廣這位名將的風采和的坎坷遭遇。李廣參戰無數,作者只選取了四場戰役作為主要內容,從不同側面描寫出李廣的性格和遭遇。

    四場戰爭寫下來,把李廣的“善射”本領、機智應變的才能、英明的膽識、遭遇的坎坷全寫出來了!而且,透過這四場戰役的描寫,把李廣的軍事才能和性格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李將軍列傳》寫成之前,有多少人知道李廣這位戰將,是如此輝煌又悲壯的角色?又有多少人知道,原來寫人物傳記可以如此大氣磅礴、豐富多姿?

    司馬遷透過一篇人物傳記,完全做到了!

    《項羽本紀》的“鴻門宴”一文,更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字。在這場後人常會提及的力量與智慧的交鋒中,項羽的優柔寡斷、驕橫自大,范增的陰鬱遠見、老謀熟慮,劉邦的機智狡猾,樊噲的勇猛豪爽等,都在緊張激烈的矛盾衝突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這種語言的魅力和駕馭文字的能力,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

    南宋詞人劉辰翁讀罷此文,曾稱讚說:“歷歷如目睹,無毫髮滲漉,非十分筆力,模寫不出。”的確是中肯的評價。

    文中不少詞句,演化為今日常用的成語,如“秋毫無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勞苦功高”等。

    《史記》作為史書的文學風采之高,是客觀的,魯迅先生稱讚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正是因為它的魅力無限,讓人讀後於蕩氣迴腸中,會由衷地發出讚歎。

    更何況,作者司馬遷是在逆境中著書,他面臨屈辱和困難時,不是選擇自我了斷來結束一切,而是在屈辱中頑強拼搏、奮發向上,用著書來表現自己的堅強和自尊。

    司馬遷這種忍辱負重的姿態本身,就是值得我輩學習和繼承的。(完)

    世界是一本書,人生是一份緣。關注蘭闍讀書,我們一起認真閱讀,用心感悟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貧窮的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