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大唐,將星閃爍,猛將如雲,唐前期的秦叔寶、尉遲敬德,中興期的侯君集、李靖、蘇定方,後期的郭子儀、高仙芝、李光弼、契苾何力、薛仁貴等個個戰功赫赫,光耀千秋。在這眾多名將當中有一默默無聞的小將,這位猛將,手下無一兵一卒,去國萬里,自己還當著人家的俘虜,這樣近乎絕境的程度。這位硬憑自己這棵獨木生生扭轉危局,不僅反敗為勝,將對方至尊寶座上的皇帝都變成自己的俘虜。以一己之力,就使一箇中型國家陷入滅國之隅,這在歷朝歷代的戰爭史上都屬絕無僅有。你說猛不猛?
列位,知道這位誰啊,此乃唐代太宗朝東宮左衛率長史——王玄策。沒聽說過吧?別說你沒聽過,好多正史連他提都沒提過,《舊唐書》《新唐書》對他未見隻言片語。為啥呢,官職太太太太低,低到正史裡都懶的提他。東宮左衛率長史,就是東宮衛隊小隊長,官階七品,就這個七品還是太宗要派他出使印度才加封的,必竟代表大國出使,連個官都不派,也太不給要出使國面子了,這說明啥,這位王大人以前就連品階都沒有的小小小隊長,說白了就是給皇宮看大門的保安小隊長。按照一般人的思維這位就該在日復一日平凡的巡崗查哨生活中平庸下去,但是一塊真正的金子遲早都會發出他耀眼的光芒,只要把他放在合適的地方。
話說這位七品官王大人奉太宗之命出使印度,從長安到印度,整整走了二個多月啊!在王大人和他的部下在路上艱苦跋涉的時候,印度和唐朝修好的戒日王在他們還沒抵達之前去世了,群雄紛爭的結果,阿羅那順當上北印度皇帝。此君即位伊始,就宣佈前朝所有政策法規一律作廢,也包括和唐朝友好的政策。你說這是不是個二百五啊!碰上這個二百五,王大人可慘嘍,率領的三十二人使團經過千辛萬苦,剛進入印度地界三天就被追殺,三十人被斬殺,就留下他和副使蔣師仁五花大綁著去見那個阿百五。
王玄策一想,這不行啊,這要見那個阿百五還有活路嗎!他和副使一商量,得跑。於是兩人趁著夜色用板磚拍暈了看守跑了。跑哪啊,王玄策邊跑邊想,這臭阿百五,把爺爺計劃全打亂了,本來多好的差事呀,這下人被殺了禮物被搶了,回去沒法跟皇上交差不說,兩條腿跑回長安得跑到啥時候?跑著跑著,王玄策一拍腦袋"不跑了。報仇,老子要報仇!"鄭副使說:你想啥呢,就咱倆這赤手空拳的,連把水果刀都沒有,你昨報仇?
要不說太宗是慧眼識人呢,選王玄策為正使絕對是個英明的決定,他好像是比副使厲害那麼一點點哈。王大人說:"你跟我走"。兩人來到了印度的鄰居尼泊爾,王大人直接向尼泊爾國王借兵,尼泊爾國王還真借了,為啥呢,因為國王的女婿就是松贊干布,而松贊干布也是太宗的女婿,尼泊爾國王一下感覺這和太宗平起平坐了,倍有面兒,親戚家有難處,咱能不幫嗎!借!
王大人從尼泊爾國王處借到七千騎兵(我估計就是戰鬥民族廓爾克人的騎兵),又以大唐欽命使節的名義廣發英雄帖,向附近的唐朝藩屬國徵兵,又徵集到二千兵馬,太宗的好女婿松贊干布得到訊息,也迅Superb出一千多兵馬支援王大人。曾經孤單的王大人轉眼間兵強馬壯,他毫不謙虛的自封為行軍大總管,任命蔣師仁為先鋒官,率領多國部隊浩浩蕩蕩向印度挺進,阿羅那順,老小子,俺來也!
在任何一部史書裡,我都沒有找到王玄策之前的任何戰鬥經歷記載,估計我們這位王大人以前真沒有打過幾次仗,起碼沒有領導過戰鬥,他確實是認認真真的在看大門。但是有什麼呢,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跑嗎!真的勇士就是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
王大人的第一次戰鬥經歷依然有點慘痛,在阿羅那順的都城茶博和羅城下,由於對敵鬥爭經驗嚴重不足,他的部隊被阿百五的大象軍衝的七零八落。但是猛將之所以是猛將,絕對不是輕易被打敗的凡人,而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崛起的硬漢。王大人痛定思痛迅速的整理思路,開始用計了。
第二場"火牛陣"pk象軍,經過實戰分析,王大人認為象軍雖然厲害,但也不是堅不可摧。只要找到克敵的法寶,王大人選的秘密武器也是一種動物,那就是牛。牛平時是比較溫順的,但是是在沒有人招惹它的情況下。現在王大人讓人趕來了一千多頭牛,給每個牛角都綁上匕首,給牛尾巴上刷滿油脂,一切準備妥當後就等著阿羅那順的象軍出城。這一天,王大人的先鋒官副使蔣師仁帶領少部分騎兵前往茶博和羅城下挑戰。阿羅那順故技重施,馬上派出象軍衝擊。蔣副使的騎兵迅速向兩側避開,露出後面的牛群。王大人一聲令下"點火",士兵們迅速的點燃牛尾,公牛吃痛嚎叫著向象軍衝去。大象哪裡見過這陣勢呀,一個個帶著大火球的怪物直奔過來,大象嚇到四處亂跑,也不管背上計程車兵坐穩沒有,掉下來顛下來的不計其數。王大人指揮騎兵掩殺過去,砍瓜切菜般的大殺四方。此一役,阿百五的軍隊死傷過萬,象軍跑的跑逃的逃全軍覆沒。阿羅那順趕快跑回城裡緊閉城門堅守不出。
王大人可不會再給他喘息的機會,立刻投入第三場,攻城。沒有了象軍的支援,不善於防守的印度軍隊哪裡經得起這些"瘋子"的進攻,沒過多久就頂不住了,阿羅那順一看不妙馬上帶著王后大臣剩下的人馬棄城跑路,王大人立刻投入第四場,追擊。一個印度國王,一個大唐使節,曾經的國王俘虜,在印度的巍峨群山裡一個追一個跑,開始了耐力與智慧的比賽。往往阿百五剛想停下來喘口氣,就看到後面王大人追過來的煙塵飛揚。就這樣邊打邊跑,邊跑邊打,最終阿百五還是沒逃脫王大人的五指山,和部下一萬二千多人做了俘虜。王玄策僅以一萬多人國部隊奮勇進擊從印度北部一直打到中部地區,俘虜國王,佔領大小村莊計五百八十多座。後來王大人把阿羅那順和王后押至長安覆命。太宗褒獎他由七品官升為五品散朝大夫。
縱觀整個戰役,王玄策做為一個沒有多少戰鬥經驗的七品芝麻官,從無一兵一卒,沒有等靠要,以無上的勇氣,在異國他鄉運用智慧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這是何等的自信與張揚!這是強盛大唐國民自信心的張力,是貞觀治下人性昇華的爆棚!當然他的背後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這個強盛的國家做背書,王玄策是不可能取得戰役的勝利。
中華民族,從來就不是一個具備侵略性的民族,這一次王玄策也只是俘虜了油鹽不進榆木腦袋的阿羅那順,如果王將軍霸道點,那我們的疆域上可能又會多一大片領土。多少次我們踏入別人的領土從來不是以征服為目的,只為播撒漢文明的種子,國家的強大不是以強權、蠻橫來表達,而正像習總書記說的"中華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鑑中形成的開放體系"。
這就是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王玄策可以說是大唐歷史上的第一猛將!出於對友好鄰邦的尊重,這段歷史也在時間的流淌中悄悄淡化。我們從來就不是軟弱可欺,我們只是更懂得友誼的珍貴!
輝煌大唐,將星閃爍,猛將如雲,唐前期的秦叔寶、尉遲敬德,中興期的侯君集、李靖、蘇定方,後期的郭子儀、高仙芝、李光弼、契苾何力、薛仁貴等個個戰功赫赫,光耀千秋。在這眾多名將當中有一默默無聞的小將,這位猛將,手下無一兵一卒,去國萬里,自己還當著人家的俘虜,這樣近乎絕境的程度。這位硬憑自己這棵獨木生生扭轉危局,不僅反敗為勝,將對方至尊寶座上的皇帝都變成自己的俘虜。以一己之力,就使一箇中型國家陷入滅國之隅,這在歷朝歷代的戰爭史上都屬絕無僅有。你說猛不猛?
列位,知道這位誰啊,此乃唐代太宗朝東宮左衛率長史——王玄策。沒聽說過吧?別說你沒聽過,好多正史連他提都沒提過,《舊唐書》《新唐書》對他未見隻言片語。為啥呢,官職太太太太低,低到正史裡都懶的提他。東宮左衛率長史,就是東宮衛隊小隊長,官階七品,就這個七品還是太宗要派他出使印度才加封的,必竟代表大國出使,連個官都不派,也太不給要出使國面子了,這說明啥,這位王大人以前就連品階都沒有的小小小隊長,說白了就是給皇宮看大門的保安小隊長。按照一般人的思維這位就該在日復一日平凡的巡崗查哨生活中平庸下去,但是一塊真正的金子遲早都會發出他耀眼的光芒,只要把他放在合適的地方。
話說這位七品官王大人奉太宗之命出使印度,從長安到印度,整整走了二個多月啊!在王大人和他的部下在路上艱苦跋涉的時候,印度和唐朝修好的戒日王在他們還沒抵達之前去世了,群雄紛爭的結果,阿羅那順當上北印度皇帝。此君即位伊始,就宣佈前朝所有政策法規一律作廢,也包括和唐朝友好的政策。你說這是不是個二百五啊!碰上這個二百五,王大人可慘嘍,率領的三十二人使團經過千辛萬苦,剛進入印度地界三天就被追殺,三十人被斬殺,就留下他和副使蔣師仁五花大綁著去見那個阿百五。
王玄策一想,這不行啊,這要見那個阿百五還有活路嗎!他和副使一商量,得跑。於是兩人趁著夜色用板磚拍暈了看守跑了。跑哪啊,王玄策邊跑邊想,這臭阿百五,把爺爺計劃全打亂了,本來多好的差事呀,這下人被殺了禮物被搶了,回去沒法跟皇上交差不說,兩條腿跑回長安得跑到啥時候?跑著跑著,王玄策一拍腦袋"不跑了。報仇,老子要報仇!"鄭副使說:你想啥呢,就咱倆這赤手空拳的,連把水果刀都沒有,你昨報仇?
要不說太宗是慧眼識人呢,選王玄策為正使絕對是個英明的決定,他好像是比副使厲害那麼一點點哈。王大人說:"你跟我走"。兩人來到了印度的鄰居尼泊爾,王大人直接向尼泊爾國王借兵,尼泊爾國王還真借了,為啥呢,因為國王的女婿就是松贊干布,而松贊干布也是太宗的女婿,尼泊爾國王一下感覺這和太宗平起平坐了,倍有面兒,親戚家有難處,咱能不幫嗎!借!
王大人從尼泊爾國王處借到七千騎兵(我估計就是戰鬥民族廓爾克人的騎兵),又以大唐欽命使節的名義廣發英雄帖,向附近的唐朝藩屬國徵兵,又徵集到二千兵馬,太宗的好女婿松贊干布得到訊息,也迅Superb出一千多兵馬支援王大人。曾經孤單的王大人轉眼間兵強馬壯,他毫不謙虛的自封為行軍大總管,任命蔣師仁為先鋒官,率領多國部隊浩浩蕩蕩向印度挺進,阿羅那順,老小子,俺來也!
在任何一部史書裡,我都沒有找到王玄策之前的任何戰鬥經歷記載,估計我們這位王大人以前真沒有打過幾次仗,起碼沒有領導過戰鬥,他確實是認認真真的在看大門。但是有什麼呢,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跑嗎!真的勇士就是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
王大人的第一次戰鬥經歷依然有點慘痛,在阿羅那順的都城茶博和羅城下,由於對敵鬥爭經驗嚴重不足,他的部隊被阿百五的大象軍衝的七零八落。但是猛將之所以是猛將,絕對不是輕易被打敗的凡人,而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崛起的硬漢。王大人痛定思痛迅速的整理思路,開始用計了。
第二場"火牛陣"pk象軍,經過實戰分析,王大人認為象軍雖然厲害,但也不是堅不可摧。只要找到克敵的法寶,王大人選的秘密武器也是一種動物,那就是牛。牛平時是比較溫順的,但是是在沒有人招惹它的情況下。現在王大人讓人趕來了一千多頭牛,給每個牛角都綁上匕首,給牛尾巴上刷滿油脂,一切準備妥當後就等著阿羅那順的象軍出城。這一天,王大人的先鋒官副使蔣師仁帶領少部分騎兵前往茶博和羅城下挑戰。阿羅那順故技重施,馬上派出象軍衝擊。蔣副使的騎兵迅速向兩側避開,露出後面的牛群。王大人一聲令下"點火",士兵們迅速的點燃牛尾,公牛吃痛嚎叫著向象軍衝去。大象哪裡見過這陣勢呀,一個個帶著大火球的怪物直奔過來,大象嚇到四處亂跑,也不管背上計程車兵坐穩沒有,掉下來顛下來的不計其數。王大人指揮騎兵掩殺過去,砍瓜切菜般的大殺四方。此一役,阿百五的軍隊死傷過萬,象軍跑的跑逃的逃全軍覆沒。阿羅那順趕快跑回城裡緊閉城門堅守不出。
王大人可不會再給他喘息的機會,立刻投入第三場,攻城。沒有了象軍的支援,不善於防守的印度軍隊哪裡經得起這些"瘋子"的進攻,沒過多久就頂不住了,阿羅那順一看不妙馬上帶著王后大臣剩下的人馬棄城跑路,王大人立刻投入第四場,追擊。一個印度國王,一個大唐使節,曾經的國王俘虜,在印度的巍峨群山裡一個追一個跑,開始了耐力與智慧的比賽。往往阿百五剛想停下來喘口氣,就看到後面王大人追過來的煙塵飛揚。就這樣邊打邊跑,邊跑邊打,最終阿百五還是沒逃脫王大人的五指山,和部下一萬二千多人做了俘虜。王玄策僅以一萬多人國部隊奮勇進擊從印度北部一直打到中部地區,俘虜國王,佔領大小村莊計五百八十多座。後來王大人把阿羅那順和王后押至長安覆命。太宗褒獎他由七品官升為五品散朝大夫。
縱觀整個戰役,王玄策做為一個沒有多少戰鬥經驗的七品芝麻官,從無一兵一卒,沒有等靠要,以無上的勇氣,在異國他鄉運用智慧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這是何等的自信與張揚!這是強盛大唐國民自信心的張力,是貞觀治下人性昇華的爆棚!當然他的背後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這個強盛的國家做背書,王玄策是不可能取得戰役的勝利。
中華民族,從來就不是一個具備侵略性的民族,這一次王玄策也只是俘虜了油鹽不進榆木腦袋的阿羅那順,如果王將軍霸道點,那我們的疆域上可能又會多一大片領土。多少次我們踏入別人的領土從來不是以征服為目的,只為播撒漢文明的種子,國家的強大不是以強權、蠻橫來表達,而正像習總書記說的"中華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鑑中形成的開放體系"。
這就是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王玄策可以說是大唐歷史上的第一猛將!出於對友好鄰邦的尊重,這段歷史也在時間的流淌中悄悄淡化。我們從來就不是軟弱可欺,我們只是更懂得友誼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