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33040891709

    這天氣終於冷下來啦,但是冷下來以後就沒有以前好胃口了。如果說最能治癒冬日寒冷的食物是什麼,肯定非火鍋莫屬。三五好友圍著翻滾著、冒著蒸汽的火鍋而坐,一邊熱火朝天地聊著,一邊享受著食材和醬料融合在一起的美味。心裡那叫一個滿足,那叫一個溫暖啊。火鍋是如此溫暖和美好的存在,但很多人對火鍋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火鍋的美味與酣暢;恨是因為吃完火鍋,痘痘、便秘等上火表現就會一起找上門來。為了造福“火鍋控”們,生命時報和權威營養專家,總結了一份健康吃火鍋應該避免的誤區。吃火鍋避開10個誤區1

    誤區一

    吃太急傷消化道

    許多人吃火鍋特別心急,食物從鍋裡剛撈出來一蘸調料就吃,這樣很容易燙傷消化道。

    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而火鍋濃湯溫度可高達120℃,食物燙熟即吃,很容易燙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再加上麻辣等刺激,容易誘發各種消化器官炎症和潰瘍。

    建議:把食物從鍋中撈出後,先放在小碟裡,待微涼再吃。

    2

    誤區二

    貪圖鮮嫩病入口

    不少人貪鮮嫩,把生肉、生魚、生內臟等一燙就立即撈出來吃。此時,那些寄生其中的致病菌或寄生卵很難被殺死,極易引起胃腸道感染等疾病。

    建議:海鮮、肉類、動物內臟等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再吃。

    3

    誤區三

    生熟不分易汙染

    許多人把生肉夾入火鍋,就用同一雙筷子夾菜送入口中,這樣也極易把生食中的細菌帶入口中,甚至汙染整盤食品。

    建議:將夾、盛生食的碗筷與直接入口的餐具分開。為避免交叉汙染,最好使用公筷。

    4

    誤區四

    冷熱交替傷腸胃

    很多人覺得吃火鍋時趁勢再喝上一大杯冰鎮飲料就更爽。這樣一冷一熱,會強烈刺激胃部,甚至導致胃部痙攣或胃痛。

    建議:吃火鍋少喝冰鎮飲料,可選擇一些溫熱的涼茶或植物蛋白飲料。

    5

    誤區五

    配白酒會燙傷胃

    吃火鍋,尤其是辣鍋會刺激腸胃擴張,造成消化道充血,損傷腸胃黏膜。此時再喝白酒,其中高濃度的酒精會破壞胃表面的黏液保護層,並讓胃壁蛋白質受損,產生類似“燙傷”的效果。

    建議:吃火鍋可喝一兩杯啤酒,但一定不要過量。最好喝些涼開水或茶水、酸奶等。

    6

    誤區六

    小料味重鹽超標

    北方人吃火鍋尤其愛用醬料,韭菜花、腐乳、沙茶醬等含鹽都較高,而且特別容易附著在食物上,導致人們吃鹽過多。

    建議:用新鮮辣椒、蒜蓉、麻油等佐料代替醬料,不僅能提升食物香味,還可以控制鹽分攝入。

    7

    誤區七

    先吃肉再吃菜

    許多人都是先把涮肉吃個夠,才想起來放點蔬菜。這樣很容易導致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量。

    建議:先涮一些蔬菜,不但能減少肉的攝入量,還能增加膳食纖維和維生素。

    8

    誤區八

    不吃主食難平衡

    一來,主食中豐富的澱粉能在胃腸內形成黏膜,減少火鍋的刺激。二來,吃了主食,就能減少吃肉的量,而保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供應,有利於營養平衡。

    建議:在火鍋吃到一半時就吃些淡味的主食,或是涮些澱粉含量豐富的土豆、紅薯等。

    9

    誤區九

    火上加火難養生

    很多人愛吃麻辣鍋,這樣會不斷加重對咽喉部和胃腸道的刺激,容易導致咽喉腫痛、胃潰瘍、胃炎、腹瀉等消化道疾病。

    尤其對北方人來說,冬天比較乾燥,麻辣食物會使身體消耗大量水分,不利於養生,還易導致冬季面板瘙癢的發生。

    建議:吃麻辣火鍋要搭配涼性的蔬菜,如冬瓜、絲瓜、蓮藕等,最好用麻油、淡醋等做蘸料。

    10

    誤區十

    美味湯底惹痛風

    涮完火鍋,濃美的火鍋湯是許多人的最愛。其實這樣的湯裡已經溶解了許多食材中的嘌呤,長期過量食用可能導致痛風。

    建議:久煮的火鍋湯一定不要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甄嬛傳》裡,華妃懷孕的時候,雍正還不是皇上,那他為什麼不讓華妃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