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大2鈞灃76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Wu)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直譯為: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這種現象:美之所以稱之謂美,因為有更醜的存在,善良之所以稱之謂善良,因為有更兇惡的行為。美之與醜,善之與兇,是相對的,沒有比較,就沒有區別。其美其善,因為其醜其兇的映襯,如果沒有什麼叫作醜,沒有什麼可稱之謂兇,那麼就沒有什麼可以說是美是善了。這是辯證唯物主義關係。以此類推,得以下情況: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直譯為:所以我們也同樣可以看出: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比較分成,長和短觀形便知,高和下以其基礎點不同方可知誰高誰低,音和聲互相襯托,莫辯其主次,前和後因方向不同而說法迥異。此觀點在於選擇的參考物的不同,形成對立角度的完全相反。比如前和後,以我家為參照物,前面是王家,後面是李家,但以王家為參照物呢?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此段是前段論文之結果,是推理出來的道理,又是什麼意思呢?

    回頭看看,這有無、難易、長短……有個真正的標準嗎?沒有。鉛筆比橡皮泥長,可鉛筆又沒有胳膊長,那麼鉛筆到底是長還是不長呢?冰面無情,可她對父母孝敬有加,她是有情無情呢?冰面陰狠,可對我溫柔體貼,她是陰毒之人還是溫柔之人呢?這些是非,都是人自己造孽,都不是事物的本來面目。所以開明的人從不以是非為標準來判斷事物,所以也就放棄了辯證唯物主義方法。不沾染因果,故得清靜無為。這裡的辯證關係,是讓我們明白萬物的成因,矛盾對立,和諧統一。如果你不生美、善觀念,生活就不會有醜惡的一面,你不追求什麼,就不會被牽扯進這無休無止的惡性迴圈中。整部道德經,透過述說有的一面,而論證推理出無的一面,這是得到真知的思維方式,學會就是福報綿綿。

    那麼下半段的句子我也就不再直譯了,讓讀者不要攀戀虛華不實,從而錯失一生英明的鍛練機會。中國多明智之人,才是存國興國之本,才好在世界大戰中把民族的生存權延續下去。

  • 2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道德經》二章的解讀:

    《道德經》二章中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句話不是美善的同義反復,而是全書和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二章的意思就明白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 天下皆知讚美提不同意見、呼吸為美,這惡就已停止;皆知善待提不同意見、呼吸為善,這不善就已停止。

    解釋:

    這句話中的“之”是代詞,代表提不同意見、呼吸。

    其實,知道《道德經.二章》中這段話的代詞“之”的意思就一通百通了,再解釋其中的每句話就是多餘的了。

    舉例:

    就像人的呼吸不被抑制,容顏就美,身體就完善。

    《道德經》的這句話在第二章,其標題密碼星:一二得二,一是鼠,代表人、龍鬚、意識、腦子、意志;二是牛,代表提不同意見、呼吸,是人、龍的牛逼的牛鼻子。本章內容是:不讚美完善其意識、腦子、(溜)龍的鼠須的一,而讚美完善“溜”其核心價值、呼吸、牛逼牛鼻的二(乙S價值曲線)。

    《紅樓夢》第二回寫“冷子興"這一《紅樓夢》中腦"子冷"靜"興"盛的龍的牛逼牛鼻子典型“古董商”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說曹雪芹是中國從孔子至新中國成立前的唯一的一位國學大師。因封建社會是沒有核心價值、提不同意見、呼吸的"假語存(賈雨村)”,不能明說提不同意見、呼吸的國學核心價值,只能寫國學小說。詳見拙著《解密紅樓夢真味道》。《紅樓夢》是《道德經》的文藝版,每一章回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共九九八十一章回。

  • 3 # 詩家三昧

    《道德經》的第二章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辯證法的問題,所以這一章是《道德經》裡面非常精華的一章。

    我們來看一下《道德經》前面的一句話:“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句話我們不要太死板地去翻譯,其實就是告訴我們,當天下人都知道什麼東西都是好了的話,那麼不好的東西自然而然就會形成。

    這一句話有點抽象,我可以打一個比喻,幫助大家理解。比如說,我們打一把菜刀,打這一把菜刀的主觀願望是幹什麼?切菜,為我們生活服務,這是一個良好的願望。但是我們在這個良好的願望樹立的時候,這把菜刀它真正的在現實當中承擔了什麼樣的作用呢?一方面,它真的是按著我們的想法,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切菜。但是有時候,避免不了有些人拿它去殺人。做一件事情,你主觀想要達到的目的,與客觀實際呈現的結果,不會完全吻合的。

    再比如說,老師上課的時候,在班上經常會說,這個同學很優秀很優秀,我們在樹立這個優秀學生的時候,客觀上已經否定了其他所有的同學了。那麼接下來所有人接受到哪個資訊呢?他接受到了你樹立的那一方面,還是接受到了你否定的那一方面呢?這就很難把握了。

    所以《道德經》接下來告訴我們,“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你樹立了一個正面,就會有一個負面,就會有一個客觀的對立面,和它來對立起來。樹立一個是,就有個非;樹立一個尊,就有個卑;樹立一個對,就會有個錯。你主觀樹立的東西,和客觀上形成的東西,它是不會吻合的。

    綜合起來,這一章其實是告訴我們辯證法的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這個世界上,原本是沒有這些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是非、尊卑、好壞、對錯,而是我們人類社會在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過程當中,自己製造的一系列的概念,或者說條條框框,這既是人了自我的覺醒,也是我們人類不斷給自己增加的束縛和枷鎖。

    另外一方面告訴我們,既然我們樹立了這些東西,我們就要辯證去看待,看到兩方面,不要只看到一方面。既要看到它良好的導向,又要看到它有可能形成的不好的負面作用。而這個不好的作用,不是你設想出來的,它會意料不到而發生。

    既然這樣,那我們改怎麼做呢?聖人他既看到這一面,也看到那一面。而他處在哪一方面呢?他無為。不用強調這方面,也不用強調那方面。讓兩方面自己均衡,形成合力,順其自然地去發展。

    所以這一章最後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做好自己就行了,而不把自己主觀認識到的是是非非強加到別人身上。做好你自己。那麼旁邊的人看到你,覺得你做得好,他自然會學,覺得你做得不好,他自然就不學。聖人是不強求、不干涉、不依賴、不破壞他人,也就是無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用的電腦監控軟體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