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醫療和缺乏體力的痛苦中,重要的政治決策可能是錯誤的,結果可能無法實現。我們已經決定,我不應該繼續擔任首相職位。”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緊急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說。
● 安倍在緊急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 / 影片截圖
此前,安倍曾於8月17日和8月24日兩度到訪慶應大學醫院,導致日本媒體迅速傳出首相健康狀況惡化的傳聞,但此前內閣方面對於類似傳聞一直持否認態度,甚至直到8月27日,內閣官房長官須賀仍堅持安倍的身體狀況沒有大的變化,會正常履職至2021年9月任期結束,8月28日上午,面對NHK記者有關安倍辭職意向的詢問,內閣性別平等大臣橋本聖子還在表示並不相信。
不一定是癌,但可能是社會性死亡
導致安倍突然做出辭職決定的“健康問題”究竟是什麼?在新聞釋出會上安倍透露:“今年6月定期體檢時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復發的跡象,我在盡最大努力用藥,但從上個月中開始,身體狀況已經改變,我的體力已經耗盡。在本月初,證實了復發。”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內科學》第9版有關“潰瘍性結腸炎”的“預後”一節稱,“本病呈慢性過程,大部分病人反覆發作……慢性持續活動或反覆發作頻繁,預後較差。”這意味著這是一種極難根治的長期慢性病,正如NHK目前採訪到的九州大學胃腸病學教授森正樹所說,“這是一種需要終生進行藥物控制的疾病。”
而在潰瘍性結腸炎的“併發症”一節中,《內科學》寫道:“病程>20年的病人發生結腸癌風險較正常人增高10-15倍。”
在患病四十餘年以後突然宣佈因病辭職,安倍的舉動是否意味著醫學檢查結果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突然惡化——比如癌變?
事實上,目前已有的正式訊息尚沒有任何跡象直接指向癌變,與此同時,腸癌特別是早期腸癌,是所有癌症中手術成功率最高、預後效果最好的少數幾種之一,而看上去貌不驚人的“潰瘍性結腸炎”,在現實生活中很有可能比腸癌更加難纏:潰瘍性結腸炎多數採取藥物治療效果較好,但仍有20%-30%患者最終需要手術治療,切除病變腸段以獲得治癒。然而目前通行的手術方案(迴腸儲袋肛管吻合術,IPAA)需要切除全結腸和直腸,治癒後大便次數會明顯增加。何況術後儲袋併發症發生機率也不低,其中吻合口漏發生率高達16.8%,這一併發症意味著大便可能漏進腹腔內,造成更為複雜的問題。
● 常見的潰瘍性結腸炎手術方案 / youandibd
而無論是繼續嘗試藥物控制,還是擇期手術,潰瘍性結腸炎本身的症狀如頻繁腹瀉、血便和腹痛,以及術後可能造成的併發症風險,都指向同樣的社交困境:對於普通人而言它們也已經是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問題,對於時常需要出席公開場合的日本首相來說則無異於隨時可能面臨社會性死亡。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初曾有日本媒體報道稱安倍在官邸吐血,類似報道自07年以來也曾多次見諸日本報端,從臨床角度,這並非潰瘍性結腸炎的典型症狀。事實上,嘔血癥狀通常見於十二指腸以上部位的消化道疾病,咳血多見於肺病,而十二指腸以下的腸道疾病常見相關症狀是便血。有關日媒反覆出現的嘔血報道,如非安倍方面刻意隱瞞了其他疾病的存在,則更有可能是媒體以訛傳訛的結果。
史上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
四天以前,安倍剛剛榮膺“史上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名號,誰也沒有想到這一紀錄不到一週時間就宣告終結。從2006年首次就任首相,到2007年因潰瘍性結腸炎辭職,再到2012年再次就任首相併一再連任至今,安倍的首相就任時間已經達到3167天,連任時間則為2801天,超過了半個世紀前他的外叔公佐藤榮作。
二次就任七年零八個月,安倍以其“安倍經濟學”、修憲意圖和強行透過的安保法案為人所知,特別是在他任期內幫助日本真正走出“失落的二十年”,有效提高了就業率,也促進了日本股市的復甦,被視為安倍時代留給日本的主要遺產之一。
但另一方面,由於安倍自身的保守派色彩和外交站位原因,其領導的四屆內閣在任期間,日本社會的分化日趨清晰和劇烈,按照NHK逐月進行的民意調查,20-30歲的年輕男性在其支持者中始終佔據優勢地位,並且所佔比重隨著時間推移還在逐漸上升。
● 2013年-2019年安倍內閣支援率變化 / NHK
另一個重要變化則是“被動支援”的顯著增加:執政七年多以來,以“似乎優於其他內閣”理由投票給安倍的選民不斷增加,至2017-2019年已經接近50%,而“對其政策懷有期待”的人數則不斷下降,從2013年時近30%下跌至2019年的略高於10%。
在數字變化背後,是群體分化日益明顯但整體略帶倦意的日本社會:從2012年至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一直是安倍內閣挽救支援率的靈丹妙藥,比起“相信安倍會做得更好”,“相信安倍會做得比較不壞”的人顯然更多。
而如今,隨著安倍的突然辭職,這一保守選項已不復存在,自民黨將於未來一段時間推選出新的過渡領導人,以等待下一次黨主席選舉,目前誰將獲得提名,或提名將於何時公佈,都仍是未知。
安倍在其釋出會上稱,他相信此時辭職會是一個明智決定,因為這將給下一任首相以應對冬季新冠疫情的充分時間,但事實上,疫情下的日本正處於一個空前的迷茫和失落時期,新發病例仍在各地不斷爆發,“安倍經濟學”曾經帶來的經濟紅利已經消逝大半,而東京奧運會的延期甚至停辦可能,進一步推高了日本經濟面臨的巨大風險,此時接任首相,安倍的繼任者勢必將面臨極為艱難的考驗。
“在疾病,醫療和缺乏體力的痛苦中,重要的政治決策可能是錯誤的,結果可能無法實現。我們已經決定,我不應該繼續擔任首相職位。”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緊急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說。
● 安倍在緊急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 / 影片截圖
此前,安倍曾於8月17日和8月24日兩度到訪慶應大學醫院,導致日本媒體迅速傳出首相健康狀況惡化的傳聞,但此前內閣方面對於類似傳聞一直持否認態度,甚至直到8月27日,內閣官房長官須賀仍堅持安倍的身體狀況沒有大的變化,會正常履職至2021年9月任期結束,8月28日上午,面對NHK記者有關安倍辭職意向的詢問,內閣性別平等大臣橋本聖子還在表示並不相信。
不一定是癌,但可能是社會性死亡
導致安倍突然做出辭職決定的“健康問題”究竟是什麼?在新聞釋出會上安倍透露:“今年6月定期體檢時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復發的跡象,我在盡最大努力用藥,但從上個月中開始,身體狀況已經改變,我的體力已經耗盡。在本月初,證實了復發。”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內科學》第9版有關“潰瘍性結腸炎”的“預後”一節稱,“本病呈慢性過程,大部分病人反覆發作……慢性持續活動或反覆發作頻繁,預後較差。”這意味著這是一種極難根治的長期慢性病,正如NHK目前採訪到的九州大學胃腸病學教授森正樹所說,“這是一種需要終生進行藥物控制的疾病。”
而在潰瘍性結腸炎的“併發症”一節中,《內科學》寫道:“病程>20年的病人發生結腸癌風險較正常人增高10-15倍。”
在患病四十餘年以後突然宣佈因病辭職,安倍的舉動是否意味著醫學檢查結果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突然惡化——比如癌變?
事實上,目前已有的正式訊息尚沒有任何跡象直接指向癌變,與此同時,腸癌特別是早期腸癌,是所有癌症中手術成功率最高、預後效果最好的少數幾種之一,而看上去貌不驚人的“潰瘍性結腸炎”,在現實生活中很有可能比腸癌更加難纏:潰瘍性結腸炎多數採取藥物治療效果較好,但仍有20%-30%患者最終需要手術治療,切除病變腸段以獲得治癒。然而目前通行的手術方案(迴腸儲袋肛管吻合術,IPAA)需要切除全結腸和直腸,治癒後大便次數會明顯增加。何況術後儲袋併發症發生機率也不低,其中吻合口漏發生率高達16.8%,這一併發症意味著大便可能漏進腹腔內,造成更為複雜的問題。
● 常見的潰瘍性結腸炎手術方案 / youandibd
而無論是繼續嘗試藥物控制,還是擇期手術,潰瘍性結腸炎本身的症狀如頻繁腹瀉、血便和腹痛,以及術後可能造成的併發症風險,都指向同樣的社交困境:對於普通人而言它們也已經是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問題,對於時常需要出席公開場合的日本首相來說則無異於隨時可能面臨社會性死亡。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初曾有日本媒體報道稱安倍在官邸吐血,類似報道自07年以來也曾多次見諸日本報端,從臨床角度,這並非潰瘍性結腸炎的典型症狀。事實上,嘔血癥狀通常見於十二指腸以上部位的消化道疾病,咳血多見於肺病,而十二指腸以下的腸道疾病常見相關症狀是便血。有關日媒反覆出現的嘔血報道,如非安倍方面刻意隱瞞了其他疾病的存在,則更有可能是媒體以訛傳訛的結果。
史上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
四天以前,安倍剛剛榮膺“史上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名號,誰也沒有想到這一紀錄不到一週時間就宣告終結。從2006年首次就任首相,到2007年因潰瘍性結腸炎辭職,再到2012年再次就任首相併一再連任至今,安倍的首相就任時間已經達到3167天,連任時間則為2801天,超過了半個世紀前他的外叔公佐藤榮作。
二次就任七年零八個月,安倍以其“安倍經濟學”、修憲意圖和強行透過的安保法案為人所知,特別是在他任期內幫助日本真正走出“失落的二十年”,有效提高了就業率,也促進了日本股市的復甦,被視為安倍時代留給日本的主要遺產之一。
但另一方面,由於安倍自身的保守派色彩和外交站位原因,其領導的四屆內閣在任期間,日本社會的分化日趨清晰和劇烈,按照NHK逐月進行的民意調查,20-30歲的年輕男性在其支持者中始終佔據優勢地位,並且所佔比重隨著時間推移還在逐漸上升。
● 2013年-2019年安倍內閣支援率變化 / NHK
另一個重要變化則是“被動支援”的顯著增加:執政七年多以來,以“似乎優於其他內閣”理由投票給安倍的選民不斷增加,至2017-2019年已經接近50%,而“對其政策懷有期待”的人數則不斷下降,從2013年時近30%下跌至2019年的略高於10%。
在數字變化背後,是群體分化日益明顯但整體略帶倦意的日本社會:從2012年至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一直是安倍內閣挽救支援率的靈丹妙藥,比起“相信安倍會做得更好”,“相信安倍會做得比較不壞”的人顯然更多。
而如今,隨著安倍的突然辭職,這一保守選項已不復存在,自民黨將於未來一段時間推選出新的過渡領導人,以等待下一次黨主席選舉,目前誰將獲得提名,或提名將於何時公佈,都仍是未知。
安倍在其釋出會上稱,他相信此時辭職會是一個明智決定,因為這將給下一任首相以應對冬季新冠疫情的充分時間,但事實上,疫情下的日本正處於一個空前的迷茫和失落時期,新發病例仍在各地不斷爆發,“安倍經濟學”曾經帶來的經濟紅利已經消逝大半,而東京奧運會的延期甚至停辦可能,進一步推高了日本經濟面臨的巨大風險,此時接任首相,安倍的繼任者勢必將面臨極為艱難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