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口鎮小哥
-
2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始穗期到破口前能烤田嗎?您弄反了,應該是破口至始穗的時段能否烤田?而且,準確的說應該是曬田。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您,在破口至始穗的階段,是不能曬田的。田面可以無水,但是腳踩必須出水,才能滿足水稻孕穗、抽穗、揚花期對水分的需求。水稻曬田,是種植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管理手段。目的在於控制株高、分櫱、緩解氮肥過量引起的徒長情況以及改善土壤情況、促進根系生長。所以,在種植過程中適當的爭取1-3次的曬田機會還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曬田不能太隨意。曬田是在水稻幼穗分化期之前進行的管理措施。也可以說是在水稻進入分櫱盛期、倒四葉抽出一半之前進行的管理措施。這個階段氮肥的肥效反應還在繼續、氮肥過量的表現相對較為明顯,在這個階段進行曬田是比較適宜的。即便是像題主說的“烤田”,也不會對水稻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只需要及時曬田之後及時恢復水層就可以了。而且,您會很直觀的發現水稻因為曬田引起的“反彈效應”帶來的一些表現。
但是,在水稻進入幼穗分化期以及揚花期這個時間段,就不能進行曬田了。從水稻對水分需求的規律來看,在水稻進入生殖生長期也就是幼穗分化期之後,對水分的需求達到高峰期。所以,這個階段不能曬田。這個階段田面缺水、過於乾旱,就會造成花粉活性的降低、花粉敗育增造成授粉質量差、出現大量白穗的情況;以及因為過於乾旱造成的穎花畸形而影響結實率。最終影響水稻的產量。
所以,在水稻破口期、始穗期這個階段,不建議進行曬田的管理措施。保持田面淺水層才是正確的管理方式。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3 # 阿華記農
水稻始穗期到破口前這個階段,就是水稻穗的生長階段,是幼穗形成到抽穗破口階段,這個時期幼穗的發育不能缺水。而烤田就是通常說的曬田,是將田裡的水排幹並持續無水數日。
始穗期到破口前為什麼不能烤田,我們從瞭解穗的生長髮育,以及所需要的環境條件說起。穗的生長
1.穗的生長,是水稻經過了生根,發莖,分櫱後的下一個生長步驟。穗由一次枝梗-二次枝梗-小穗梗和小穗(也稱穎花,就是將來會成為稻穀的)組成。
2.幼穗形成期包括兩個時期:一是枝梗分化期,枝梗分化完時,幼穗被苞毛覆蓋。二是小穗分化期,包括小穗原基分化、雌雄蕊形成兩個時期。
穗的生長髮育與環境條件
1.首先水分是必需條件。這個階段,一般要求土壤含水量要達到最大持水量的90%以上,才能滿足幼穗發育的要求。特別是在減數分裂期不能缺水,否則穎花將大量退化。這個時期如果土壤長期淹水也不行,會造成通氣不良,根系活力受阻,甚至出現黑根、爛根,也會引起穎花大量退化。
2.其次與土壤營養也是重要條件。幼穗發育期間需要較多的營養,其中氮素的影響最大,而氮素在水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分解效力。在始穗期施用氮肥,可增加枝梗和穎花數,但過多也會使基部節間伸長,容易倒伏。在穎花分化期施用氮肥,可防止枝梗、穎花退化,增花保粒。鉀肥能增進光合作用,可適當施用鉀肥。
3.還需適宜的溫度。幼穗發育最適溫度是30-32℃,田間有水也可以很好的調控溫度,不至於隨著氣候變化而立即過高或過低,可以起一個過渡作用。
4.良好的光照。幼穗分化發育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減弱,生殖細胞不能形成或延遲形成。穎花分化期光照不足,則穎花數減少;減數分裂前和花粉充實期光照不足,會引導起穎花退化。
綜上所述,水稻始穗期到破口前這個階段,不要烤田,應保持合適的水量,促進穗的生長,以利於接下來的抽穗、揚花、受精等過程。
回覆列表
曬田(drying paddies under the sun)是水稻高產灌排技術中的一項重要增產節水措施。在水稻分櫱末期,為控制無效分櫱並改善稻田土壤通氣和溫度條件,排乾田面水層進行曬田。透過這一措施,土壤水分減少,促使植物根向土壤深處生長,有利於植物的生長髮育。
中文名
曬田
外文名
drying paddies under the sun
別稱
烤田
應用作物
主要為水稻
曬田的作用
曬田主要作用有:
(1)控制無效分櫱,讓養分集中到有效分櫱和主莖上,有利於成穗結實提高和空秕率下降,千粒重增加;
(2)改善土壤條件,土面無水空氣大量進人耕作層內,增加土壤含氧量,加強好氣性微生物活動,促進有機質分解增加有效養分;
(3)促使稻株健壯,水稻根系轉旺、黑根減少,白根增多,老根下扎,吸肥能力增強,為壯杆大穗打好基礎;
(4)光照充足,土溫升高,稻株的光合效率高;
(5)減少病蟲風險。
曬田的適宜時間
曬田的時間,主要在分櫱末期進行,控制無效分櫱,要看栽秧後的天數和苗數,一般早稻栽秧後20~25天,中稻和單晚栽秧後30~35天,一般早稻45~50萬苗,中稻40~45萬,雜交稻25萬左右,是開始曬田的適宜時間。
曬田標準 曬田的程度,要根據土質、苗情、肥力,天氣等情況靈活掌握。曬田的標準可分為輕曬、中曬和重曬、輕曬、一般達到田面不硬皮,手壓不佔泥,土壤含水率降到飽和含水率的80~90%。中曬,土壤含水率降到70~80%;重曬,一般要求達到田面普遍開始裂縫,人走不陷腳,土壤含水率到飽和含水率的60~70%。曬田的標準,要根據土質、苗情、肥力、天氣等情況靈活掌握,要因地制宜、適時、適度,關鍵要掌握“五看”,即看苗、看田、看天、看肥、看水:
(l)看苗曬田,一般苗苗數達到最佳產量結構時就應開始曬田,一般稱為“夠苗曬田”,對禾苗長勢猛,葉面寬厚濃綠的要重曬,禾苗長勢一般,葉色不十分濃綠的,採取中曬輕曬或不曬;
(2)看土質曬田,冷浸田、爛泥田、深腳田宜重曬、山岸田、青夾泥和白夾泥田宜中曬或輕曬,鹼性重的田可輕曬或不曬,砂姜黑土田頭幾年不宜曬田;
(3)看天氣曬田,晴天氣溫高,騰髮量大,曬田時間宜短,天氣陰雨要早曬,時間要稍長一些;
(4)看肥力曬田,肥田重曬,瘦田輕曬;
(5)看水,根據水源條件可提前或推遲3天左右曬田,以確保烤田後恢復水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