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傾聽不輕信
-
2 # 重慶妹兒在赤峰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奇怪哈,不管回哪裡都是應該幫老人一起做事的,其實過年回老家就幾天,就幫忙做做飯,不會做飯收拾碗筷,洗碗掃地都是會的吧?
-
3 # 吚米陽光
我想我嫁了個好老公,老公有個心疼媳婦把媳婦當女兒的媽。老公兄弟4個,過年都一起過,4個媳婦都是坐等吃就是了,吃完飯婆婆會包攬所有家務,這麼多年想想一個大家庭二十多個人吃飯婆婆真不容易。
其實也不是我們懶,是婆婆慣出來的。拿我來說吧,剛嫁過來時,公公婆婆的衣服我爭著去洗,婆婆嫌我洗不乾淨,剛懷孕在家,想幫忙做點家務婆婆說你懷孕了怕動了胎氣,生了孩子想幹點什麼,婆婆說你把孩子帶好,孩子大了,想幫忙洗個碗,婆婆說讓孩子去洗。我就一直被婆婆寵著,婆婆一視同仁,每年過年四個媳婦坐著聊天,婆婆炒菜,老公與小叔子小姑子洗菜切菜,吃完飯孫女洗碗。
完美吧!我們這幾個媳婦都是婆婆慣的這麼懶的,其實我們在自己家還是挺勤快的。
-
4 # 小溪銀波微漾
過年了,兒女都回到了爸媽身邊,一家人圍在一起噓寒問暖,我們被濃濃的親情包圍著,孩子們個個玩得不亦樂乎。
老人們盼望著親人們團聚的日子。
千家萬戶,各有千秋。
他們為了迎接孩子們回家。一直不停地在忙活,難道我們視而不見嗎?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老人照看孩子孫女,吃喝拉撒都是爺爺奶奶的事兒,我們回到家沒有理由像客人一般,只是幫幫忙,既然老人都把你當自家人,你也要以女主人的姿態主動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你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再者 婆婆是老公的媽,我們當媳婦做的好也是給老公面子。回到孃家,假如碰到了刁鑽刻薄的弟媳婦兒,根本不體量孃家媽的辛苦付出,回家只動嘴不動手,咱心裡也不是滋味兒,咱也希望自己不在爸媽身邊時,有人能幫他們分擔一些,家人和氣最重要。
俗話說;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咱們要做施人以愛,賜人與福之人,早晚愛意與福祉會返回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要發揚,家人一團和氣過新年。
-
5 # 蘭語清風夢
在婆家過年,肯定要多多少少幫忙一下,全家在一起吃飯,人多做的菜也多,如果靠婆婆一個人去弄,這麼多人的飯菜也很麻煩,大家一起動手,都輕鬆一點。
如果婆婆年輕能幹又體貼兒媳,在婆家可能不會要求兒媳幹活,平時回婆家的時間也不多,有的婆婆會提前就把東西都準備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做了,即使兒媳不去做,婆婆也不會說什麼,這樣的婆婆任勞任怨,比較好相處一些。
有的婆婆就不一樣了,會等兒媳回來做,如果看見兒媳不來幫忙心裡就會不高興,導致婆媳關係緊張,矛盾也就出來了,兒媳就越來越不願意回婆家過年了。
沒有結婚之前,婆婆一個人做一大家人的飯她不會說什麼,兒子結婚以後多了一個兒媳就不一樣了,兒媳不幫忙幹活,就認為是兒媳是吃閒飯,大多數婆婆都是這樣,有時候兒媳也是為了家庭和諧,不想讓婆婆說三道四,回婆家只有幫忙幹活了。
人多力量大,都一起做也快一些,有利於家庭團結,都付出大家才能和睦相處。
-
6 # 女人當自強L
過年回婆家為什麼要幹活,這是個問題嗎?想幹就幹不想幹就不幹,兒子結婚前的幾十年婆家過年沒人幹活嗎?我這種從來不去婆家過年的人不理解這個問題。
-
7 # 田心每坆
一個家最好的狀態是你乾點,我也乾點。
其實每個女神在沒結婚之前,都是爸媽護著的寶。結婚以後就不一樣了,尤其有了孩子,結婚就意味著有了責任,為了共同的責任才走到一起,這時候就成了女人,應該頂起半邊天,做獨立自主的自己。
女神結婚以後再是仙兒,也該著地了,讓自己開開心心、踏踏實實過好日子才是今生修行的主題。幸與不幸主要看你身旁的男人,干與不幹全在自己的想法。
這個時候就要扯一扯家風了:男人都不是廢物,為什麼要把他們當廢物養?婆婆們以為這是愛子嗎?有時候女人不幹不是懶,是心理上的不平衡,婆婆們從來都盯著媳婦干與不幹,很少有考慮過媳婦累與不累,她們生氣也是因為自己累了,既然累為什麼不叫著一塊:你乾點我也乾點。誰都不累不好嗎~~
-
8 # 淘氣貓咪559
我覺得兩個層面的原因:
一是公公婆婆也是父母般的長輩,我們做媳婦的回去幹活也是一種尊重和孝順,讓老人感覺舒服欣慰;
二是對老公愛的回饋(當然前提是你的老公平日裡對你也體貼關愛),媳婦回婆家幫忙幹活老公也臭美著呢,會感覺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很有面子。
這是我的切身體會
-
9 # 兒孫滿堂看夕陽
回婆家過年就應該幫老人幹活兒,因為一年都不在老人身邊,這也是盡孝的機會。
我年輕的時候,回婆家幫老人搞衛生,做飯,擔水,什麼活兒都幹,鄰里的,村裡的人都誇我是孝敬公婆的好兒媳。
-
10 # 陽光照我心8888
一個女人不管你在孃家多麼的受寵但是去了婆家立馬變成女漢子一枚。記得沒結婚之前過年放假回家媽媽都會老早把吃的喝的準備好,吃過飯碗都不用我刷,真正的幸福就是這樣。當然我媽這樣的婆婆很少,不光我不用幹嫂子更不用幹,用老媽的話說就是你們在外忙了一年了回家好好歇歇。來到婆家就不一樣了,婆婆不會做飯原來都是公公做,我不好意思天天就等公公做飯給我們吃,所以開始自己動手,久而久之別說過年了平時都是我做飯婆婆甚至連碗都不刷。過年來了客人更是要忙個不停,所以結了婚我特別討厭過年。孃家婆家的待遇真是天壤之別!
-
11 # 紫1東來
只有回孃家就可以不幹活 因為嫁人後回孃家就是客人了 身份不同了 婆家才是自己的家 這都分不清 唉
-
12 # 七零後人
這個問題對於一個勤勞、實在、有愛心的人來說,她沒有為什麼,看見活就想幹,看見公婆年紀大了,不忍心看著她們幹。
對於一個從來就沒幹過活的人來說,這就事兒多了,其實生兒子的都要當婆婆,生姑娘的都要當丈母孃,一樣,人都是相互的,你敬我,我敬你,只要和和氣氣的,高高興興的,乾點活算什麼,遇事換位思考,互相關心,互相體亮,什麼都不是事兒。(個人觀點)
-
13 # 力則力學
沒體會你說的“要幹活”。我們家回哪個父母家都沒有過必須幹活!回到兩個父母家都會被當成孩子一樣被父母們疼愛,好吃好喝能給你的一點不藏著,睡到自然醒,除了不像兒時能給你洗澡洗衣服什麼事都不知不覺就搞完了。家裡哪有活要幹?如果把做飯洗碗洗衣服說成幹活那就去真成豬了。回父母(岳父母)老家確實讓我們感覺踏實安逸!所以只要有空閒必回!
-
14 # 陽西
回家看老人,不單純帶點東西給老人們就完事了。因為你離家時間長了,回來過年要幫老人們乾點事,老人們腿腳不靈活了,爬高打掃衛生不行了,萬一摔下來就不好辦了。所以回家過年的年輕人要幫老人擦擦門窗拖拖地,洗洗衣和被。常言道有錢沒錢洗洗乾淨過年,徹底把家裡裡裡外外的衛生打掃乾淨還得靠年輕人,因為老年人力不從心了,幫老年人乾點家務也是孝敬父母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
15 # 裕饒鄉
各有各的理 ,我回婆家基本都是我們做事,買菜做飯我和老公一起做。婆婆年紀也大了。不是為那個做事,自己一家人也要吃飯呀。我們回老家是陪伴老人,看望老人陪他們開開心心過個年的,不是回家等著吃飯的。很多人覺得去婆家不用、不要做事,那是你們自己的想法,沒有呢老公的父母那來你現在的老公。你老公和你成為一家人,回家幫婆婆做點事這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
16 # 努力奔跑的凡凡
打工一年都在外面,婆婆在家帶孩子也很辛苦,每年回來過年我都會主動做飯,炒菜,一家人都喜歡吃我做的飯菜,我感到特別的開心。
父母在家帶孩子也很辛苦,我們做兒女的也要多幫父母乾乾活,父母真的很不容易。
-
17 # 遠嫁小梅
婆家也家,一年相聚很少 ,只能過年的時候聚聚 ,人多的話 老人做飯也太累了 ,做兒媳可以幫忙一起做 那才像一個家 ,如果換做一個人來做的話 那不是挺太累的,過年就是突個熱鬧,和和睦睦的一家人真好
-
18 # 關中樵夫
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竟問為什麼要幹活?那為什麼要吃飯吃菜吃肉喝酒呢!
何況回的是婆家,按傳統習俗,這是你自己的家。在自己家幹活,是給自己幹活,幹自己的活,有為什麼嗎?!
公公婆婆在家勤勤懇懇忙忙迫迫一年,雖說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兒子兒媳孫子回家過年,但閒著還是閒著,幫老人乾點,畢竟搭個手兒,強過狗兒。
回公婆家過年是為了親情,為了團聚,為了團圓,並非為了享受。毋庸置疑,在家,你是主人,不是客人,主人是要盡地主之誼,招呼款待客人的,而不是客人經管主人的。
公公婆婆隸屬長輩,一年365天,享受兒子媳婦福分的日子本來就稀得如米湯一樣,偶爾享受一下,也讓他大大高興張揚炫耀一下自己的兒子兒媳多麼長臉,多麼勤勞,多麼沒有架子能躺下身子,水裡泥裡,保不準能讓他們樂得掉了大牙,合不攏嘴哩。
如果兩隻閒手插進口袋,彈嫌這和那,比客人還客人,那這個家長幼不別,成何體統,別人看見該說啥?
希望人家戳你的脊樑骨,說:兒子成了爺,兒子成了娘娘你才心裡舒坦嗎?!
人,要有教養,更要有修養,還要注重道德倫理,這在家庭,非常重要,如果家非家,長非長,主人非主人還配為家嗎?!
保不準,你的兒子還會樂樂呵呵幫爺爺奶奶幹這幹那,並樂此不疲呢!
孩子長大了,你能變小嗎,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
19 # 小寶奶奶
兒媳回婆家過年是否幫助公婆做家務幹活問題,應該是從兩個方面看。
看兒媳的個人素質問題。現在的公婆很少硬性要求兒媳幹活,兒媳願意幹就幹,不幹就是老人們忙活家務。再說,過年是喜慶節日,公婆不會自己找矛盾。所以,春節回婆婆家的兒媳是否幹活,全靠自己的自覺性。
看婆婆公公處理家庭關係的手段是否高明問題。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從小嬌慣,不太會做飯、炒菜,也不樂意乾洗碗刷鍋的事。即使春節回家幹這些活,也幹不利索。
這時候如果婆婆表現出來嫌棄或說不太好聽的話,兒媳肯定從此罷手不幹了;如果婆婆能適當鼓勵兒媳、有誇讚的語言,或許會使年輕人慢慢學會了炒菜做飯。
我認為,兒子一家回來過春節了,要是婆婆覺得做飯炒菜這些家務活很累,最好直接說給自己的兒子,讓兒子幹,至於兒媳幫忙幹活吧,那是他們小兩口的事,婆婆直接命令兒媳幹活不太合適。
春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全家其樂融融地幹家務活,有助於增進感情交流。春節期間一般都在家吃飯,要是五六口人的飯菜和其他家務都靠老人幹,確實有點累,如果兒子和兒媳都一起動手,有做飯的,有炒菜的,有收拾衛生的,就輕鬆許多。一邊幹家務一邊聊天,這樣的家庭氛圍才是過年的和諧場景。
總之,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國泰民安,人人喜笑顏開才是人們追求的好日子。
-
20 # 文以修身
不用幹活兒,直接等著吃就好了。如果我兒媳婦平時不在家,好容易過年才回來,我不會讓她幹活兒。年輕人穿漂漂亮亮的衣服,弄髒了咋整?再說了,年輕人沒有幾個有庖廚經驗,好好的食材,搞砸了咋整?還是我來吧,只要我乾的動,絕不指望孩子們。當然,她主動幹是另一回事兒。我不是吹吧?嗯!不是!我真的可以這麼做
經常在頭條看到媳婦們說回婆家過年要幹好多活,你就不幹看看他們年還不過了?我遠嫁,過年就回婆家過年,願意幹活就幹不願意幹就年三十才回去,沒包好餃子就幫著包,一會就包好了。也不麻煩,其他年貨什麼的婆婆都是早炸好了,再說我也不會。我老公也不會說我啊,不過碗有時候是妯娌刷,有時我也刷,因為我們怕我公婆洗碗不乾淨。年初二就回我媽家或者回我們自己家。誰整個假期就在婆家伺候客人呢?平常我回去都是買幾個熟食,主食什麼的,我婆婆再炒一兩個菜就夠一家人吃了。整那麼麻煩幹嘛?
回覆列表
恭喜你今年因疫情提倡就地過年,不知你是高興還是失落,我想大家都是盼著疫情快過去吧,來個家庭大團聚。
因為計劃生育,家庭孩子都少,我們又有個習俗春節到男方家過,其實過年挺累的,雖然公婆早早準備了年貨,但每頓飯還是要炒菜的,最起碼煮好的肉還要熱一熱吧,搞亂的廚房、客廳、臥室要收拾一下吧,那這些活誰去做?老人嗎?一年到頭了,不忍心。自己嗎?一年到頭了,不幹心,所以你才會提出這個問題。
你要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這個問題,一年了,也沒回公婆家,沒盡孝心,剛好過年是個機會,表現一下。菜不用做那麼多,夠吃可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