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的語素絕大部分是單音節的(手│洗│民│失)。語素和語素可以組合成詞(馬+路→馬路│開+關→開關)。有的語素本身就是詞(手、洗),有的語素本身不是詞,只能跟別的語素一起組成複合詞(民→人民│失→喪失)。現代漢語裡雙音節詞佔的比重最大。大部分雙音詞都是按照上面提到的複合方式造成的。
把漢語跟印歐語系的語言相比較,可以看出漢語語法上的一些重要的特點。漢語和印歐語的一個明顯的區別是沒有形態變化。這主要指以下兩種情形。第一,印歐語的動詞和形容詞後頭可以加上一些只改變詞根的語法性質(轉化成名詞)而不改變其詞彙意義的字尾,例如英語的-ness、-ation、-ment之類。漢語沒有此類字尾。第二,印歐語的動詞有限定式和非限定式(不定式,分詞,動名詞)的區別。漢語沒有這種分別。這種差異使得漢語語法在以下兩個重要方面跟印歐語語法大異其趣。
首先,在印歐語裡,詞類的功能比較單純。例如名詞只能充任主語和賓語,形容詞只能充任定語和表語,定式動詞只能充任謂語裡的主要動詞。在漢語裡,由於動詞和形容詞不變形,無論在什麼句法位置上出現,形式都一樣。這就造成了詞類多功能的現象。例如形容詞既可以充任謂語(這兒乾淨)、定語(乾淨衣服)和補語(洗乾淨),又可以充任主語(乾淨最要緊)和賓語(他不愛乾淨)。
詞類多功能的必然的結果是相同的詞類序列有時代表不同的句法結構。例如“出租汽車”可以理解為一個名詞性片語(=出租的汽車),也可以理解為“動詞+賓語”的結構。由於這種現象的存在,漢語語法著作比起印歐語語法著作來,更著重句法結構關係的分析。
由於漢語詞類多功能,劃分詞類時,手續要複雜一些。過去有人認為漢語沒有詞類。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其次,印歐語的句子和分句裡必須有定式動詞,而片語(短語)裡要是有動詞的話,只能是非限定形式,不能是限定形式。因此,句子和分句是一套構造原則,片語是另一套構造原則。漢語的動詞沒有限定式和非限定式的對立,動詞不管用在哪裡,形式都一樣,因此句子的構造原則跟片語的構造原則是一致的;句子不過是獨立的片語而已。正是因為這一點,有的漢語語法著作採用一種以片語為基點的語法體系,即在片語的基礎上描寫句法,而不是像印歐語法那樣以句子為描寫的基點。
漢語句法結構的特點還表現在主謂結構和動補結構(或稱述補結構)上。漢語的主謂結構跟印歐語的句子或分句不同,構造比較鬆散。這表現在主語後頭可以有停頓(因此書面上往往用逗號點斷),或者加上語氣詞(這個人吶,很會說話)。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口語裡常常沒有主語。
主謂結構的另一個特點是可以充當謂語。例如:
中國地方真大。
這個人我從前見過他。
這兩句的謂語“地方真大”和“我從前見過他”本身都是主謂結構。這種句式不但現代漢語裡有,古漢語裡也有,《孟子·離婁下》:“匡章通國皆稱不孝焉”;《史記·蒙恬列傳》:“蒙恬者其先齊人也”,應該看成是漢語的基本句式的一種。
動補結構是現代漢語裡非常重要的一種句法構造。印歐語裡沒有跟它相對應的格式。簡單的動補結構是由兩個動詞或者一個動詞一個形容片語成的(聽懂│切碎│染紅│洗乾淨)。這種結構後頭可以帶動詞字尾“了”和“過”,語法功能相當於一個動詞。值得注意的是動詞和補語的組合極其自由。例如“洗乾淨”是常說的,因為“洗”能導致的最自然的結果是“乾淨”。可是除了“洗乾淨”之外,也能說“洗髒了│洗破了│洗丟了”,甚至還可以說“把我洗胡塗了│把他洗哭了”。
從詞序方面看,漢語一個重要的特點是所有的修飾語都必須放在被修飾成分的前邊,所以修飾語不宜太長、太複雜。把外文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原文後置的修飾語都得提到前邊去。如果修飾成分比較多,句子就不太容易組織。這種時候,往往得把原來的長句拆成幾個短句,使修飾語適當分散或者轉成謂語。
——摘抄自《漢典》,朱德熙《漢語簡介》。
漢語的語素絕大部分是單音節的(手│洗│民│失)。語素和語素可以組合成詞(馬+路→馬路│開+關→開關)。有的語素本身就是詞(手、洗),有的語素本身不是詞,只能跟別的語素一起組成複合詞(民→人民│失→喪失)。現代漢語裡雙音節詞佔的比重最大。大部分雙音詞都是按照上面提到的複合方式造成的。
把漢語跟印歐語系的語言相比較,可以看出漢語語法上的一些重要的特點。漢語和印歐語的一個明顯的區別是沒有形態變化。這主要指以下兩種情形。第一,印歐語的動詞和形容詞後頭可以加上一些只改變詞根的語法性質(轉化成名詞)而不改變其詞彙意義的字尾,例如英語的-ness、-ation、-ment之類。漢語沒有此類字尾。第二,印歐語的動詞有限定式和非限定式(不定式,分詞,動名詞)的區別。漢語沒有這種分別。這種差異使得漢語語法在以下兩個重要方面跟印歐語語法大異其趣。
首先,在印歐語裡,詞類的功能比較單純。例如名詞只能充任主語和賓語,形容詞只能充任定語和表語,定式動詞只能充任謂語裡的主要動詞。在漢語裡,由於動詞和形容詞不變形,無論在什麼句法位置上出現,形式都一樣。這就造成了詞類多功能的現象。例如形容詞既可以充任謂語(這兒乾淨)、定語(乾淨衣服)和補語(洗乾淨),又可以充任主語(乾淨最要緊)和賓語(他不愛乾淨)。
詞類多功能的必然的結果是相同的詞類序列有時代表不同的句法結構。例如“出租汽車”可以理解為一個名詞性片語(=出租的汽車),也可以理解為“動詞+賓語”的結構。由於這種現象的存在,漢語語法著作比起印歐語語法著作來,更著重句法結構關係的分析。
由於漢語詞類多功能,劃分詞類時,手續要複雜一些。過去有人認為漢語沒有詞類。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其次,印歐語的句子和分句裡必須有定式動詞,而片語(短語)裡要是有動詞的話,只能是非限定形式,不能是限定形式。因此,句子和分句是一套構造原則,片語是另一套構造原則。漢語的動詞沒有限定式和非限定式的對立,動詞不管用在哪裡,形式都一樣,因此句子的構造原則跟片語的構造原則是一致的;句子不過是獨立的片語而已。正是因為這一點,有的漢語語法著作採用一種以片語為基點的語法體系,即在片語的基礎上描寫句法,而不是像印歐語法那樣以句子為描寫的基點。
漢語句法結構的特點還表現在主謂結構和動補結構(或稱述補結構)上。漢語的主謂結構跟印歐語的句子或分句不同,構造比較鬆散。這表現在主語後頭可以有停頓(因此書面上往往用逗號點斷),或者加上語氣詞(這個人吶,很會說話)。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口語裡常常沒有主語。
主謂結構的另一個特點是可以充當謂語。例如:
中國地方真大。
這個人我從前見過他。
這兩句的謂語“地方真大”和“我從前見過他”本身都是主謂結構。這種句式不但現代漢語裡有,古漢語裡也有,《孟子·離婁下》:“匡章通國皆稱不孝焉”;《史記·蒙恬列傳》:“蒙恬者其先齊人也”,應該看成是漢語的基本句式的一種。
動補結構是現代漢語裡非常重要的一種句法構造。印歐語裡沒有跟它相對應的格式。簡單的動補結構是由兩個動詞或者一個動詞一個形容片語成的(聽懂│切碎│染紅│洗乾淨)。這種結構後頭可以帶動詞字尾“了”和“過”,語法功能相當於一個動詞。值得注意的是動詞和補語的組合極其自由。例如“洗乾淨”是常說的,因為“洗”能導致的最自然的結果是“乾淨”。可是除了“洗乾淨”之外,也能說“洗髒了│洗破了│洗丟了”,甚至還可以說“把我洗胡塗了│把他洗哭了”。
從詞序方面看,漢語一個重要的特點是所有的修飾語都必須放在被修飾成分的前邊,所以修飾語不宜太長、太複雜。把外文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原文後置的修飾語都得提到前邊去。如果修飾成分比較多,句子就不太容易組織。這種時候,往往得把原來的長句拆成幾個短句,使修飾語適當分散或者轉成謂語。
——摘抄自《漢典》,朱德熙《漢語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