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就是當時的南宋政權來說,哪些失地是岳飛收復的,一直到南宋滅亡之前都在南宋的國土裡。
11
回覆列表
  • 1 # 憶隨風飄924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四月,飛率軍收復建康(今南京),殺敵三千餘,獲兵器輜重無數,成為南宋抗金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

      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飛率軍第一次北伐獲得成功,先後攻克了襄陽、唐州、鄧州、隨州、郢州和信陽軍,使六郡多年後一直是南宋政權強固的前沿陣地。

      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六七月間,飛第二次大舉北復了商州、虢州等地。同年十一月,飛率軍第三次北伐,重創偽齊軍,奪取蔡州。

      紹興十年(公元1139年)五月,飛第四次率軍北伐,先後攻克魯山、鄭州、洛陽,七月於郾城大破金軍"拐於馬"、"鐵浮圖",收復穎昌、臨潁,進軍朱仙鎮,使金軍一敗塗地。

      岳飛不僅是以他輝煌的戰績聞名於世,更重要的則因為他是一位頗具韜略、富有創新精神的古代軍事家。他曾上奏批判過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謀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他"常苦諸軍難合",主張集中兵力和統一指揮;他曾突破朝廷的限制,組織了幾次進攻的戰役,取得了重大勝利,用實踐證明了他的精闢見解。他十分重視人民的力量,提出"連結河朔"的戰略思想,策動、聯絡和支援兩河(河南、河北)抗金義軍,與岳家軍的軍事行動互相呼應,或配合作戰,夾擊敵人。

  • 2 # 最搞笑小影片

    岳飛字鵬舉,諡武穆王,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他一生力主抗金,剛正不阿;揮師北上,攻城略地,深受淪陷之地百姓愛戴。他的軍事著作被後人稱為武穆遺書,現已遺失。

    收復的失地主要有:

    1、建康城(今南京)

    2、襄漢六郡(襄陽府、信陽軍、郢州、隨州、唐州、鄧州)

    3、汴京附近的朱仙鎮

    4、郾城

  • 3 # 寂日de落葉

    首先是建康今南京。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岳飛二十八歲打敗金人於建康東南三十里的清水亭又敗金人於新亭遂收復建康。

    其次是襄陽六郡。公元1134年紹興4年岳飛三十二歲第一次北伐先後攻克襄陽、鄧州(今河南鄧縣)、唐州(今河南唐河)、隨州(今屬湖北)、郢州(今湖北鍾祥)、信陽(今河南信陽)。

    再次是商州,虢州。公元1136年紹興6年岳飛三十四歲第二次北伐收復商州、虢州(今河南靈寶市)。

    還有最後一次北伐收復的潁昌府、河南府、朱仙鎮(朱仙鎮大捷)等等十餘州郡後因班師回朝復陷於金國。因題目是永久收復所以這十餘州郡亦不能算在內。

  • 4 # 覃仕勇說史

    問:民族英雄岳飛當時永久的收復了哪些失地?

    答:我注意到,現在有人認為“民族英雄”的提法不妥,所以,我改說成“抗金英雄”好了。岳飛畢生最大的事業就是抗金和收復失地,稱他為抗金英雄乃是名負其實,沒毛病。

    如果要知道抗金英雄岳飛當時永久的收復了哪些失地,不妨先跟隨著岳飛戰鬥的足跡大致梳理一下他的戰鬥史,問題應該不會太複雜。

    岳飛是湯陰縣人,最初投軍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縣)路安撫使劉韐的手下,征剿過相州巨盜陶俊、賈進。

    靖康元年金兵合圍京都汴梁。

    康王趙構受命任天下兵馬大元帥,在相州(今河南安陽)開設大元帥府,集結了信德府(今河北邢臺縣)、太原、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縣)、遼州(今山西昔陽縣)、河間府各地兵馬赴京勤王,設前、後、中、左、右五軍。

    岳飛改投前軍統制官劉浩,率軍南下濬州(今河南浚縣西北)和滑州(今河南滑縣),曾在北京大名府(治元城、大名,今河北大名縣東)魏縣(今河北魏縣東北)李固渡等地與金兵幹過仗。

    趙構勤王是假,南逃是真,岳飛被裹脅在南撤大軍中撤了到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市)。

    趙構後來就在應天登基,一心保家衛國的岳飛越職上書,被削除軍籍,逐出軍營。

    岳飛孒然一身,一路向北,重回到北京大名府,隨都統王彥渡河前去收復位於河北西路南端的衛、懷、濬三州。

    隊伍不幸被打散,岳飛在衛州(今河南衛輝市)新鄉(今河南新鄉市)一帶打游擊,後來前往孟州(治河陽,今河南孟縣)汜水關投東京留守宗澤,負責西京洛陽一帶的駐防。

    宗澤死,杜充接任東京留守,王善等寇作亂。

    岳飛在南薰門大破王善,一路追擊其於宿、亳、濠州。

    不久,杜充揮軍南撤,岳飛又一次被裹脅南下,進入建康(今江蘇南京市)。

    金兵爭渡長江,杜充大軍在馬家渡全線潰敗。

    岳飛一路收集潰兵,在建康府句容縣(今江蘇句容縣)與劉經和扈成等部會師,先屯駐於廣德軍(今安徽廣德縣),後移師宜興縣,屯紮在縣城西南的張褚鎮

    從這個時候起,岳飛正式獨立成軍,開啟了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戰神模式。

    他先敗金兀朮於清水亭、於新亭,順利收復建康,。   

    爾後,奉命圍剿廣德軍(今安徽廣德縣)盜寇戚方;攻打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盜寇馬進、李成,從江州(今江西九江市)追殺到蘄州(今湖北蘄春縣),徹底平定江、淮;招安張用;率軍南下,經道州、賀州、全州、永州、桂州,逐殺曹成;興師北伐,收復襄陽、鄧州(今河南鄧縣)、唐州(今河南唐河)、隨州(今屬湖北)、郢州(今湖北鍾祥)、信陽(今河南信陽);入援淮西,收復廬州;平湖湘,擒楊麼,凡六十五戰,攻必伐,戰必勝,戰功卓絕,彪炳史冊。

    第二次北伐,連線克復商州包括上洛(今陝西商州市)、商洛(今陝西商州市東南商洛鎮)、洛南 (今陝西洛南縣)、豐陽(今陝西山陽縣)、上津(今湖北鄖西縣西北)等縣全境進駐到河南省西北地區的洛水上游的長水縣,盡復西京險要之地。

    第三次北伐,重創偽齊軍,奪取蔡州。第四次北伐,復潁昌府、河南府等十餘州郡。先後取得郾城、潁昌、朱仙鎮等大捷。因詔令班師回朝,所得州郡又陷於金國。岳飛悲憤莫名,仰天疾呼:“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岳飛自投身行伍,轉戰於大江南北,若論從各盜寇割據勢力中收復的地盤,乃是不計其數;而從金人、偽齊手中收復的版圖,主要體現在收復建康和四次北伐的戰績上,不過,第三、四次北伐的戰果,很快被趙構的下令撤軍而丟失,論永久性收復的主要是建康及襄陽六郡大部。

    實際上,對於一心媾和的趙構來說,收復太多的失地也沒有用,紹興十一年,趙構和秦檜在金人送來的和約書上簽字了,同意南宋與金國東自淮水中流,西以大散關為界,南宋還割唐、鄧二州,以及商、秦二州的一半給金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Z出什麼裝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