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資訊分享
-
2 # 東方霧曉
如果人類攻克了癌症,人類的平均壽命會增加3O歲以上,人的壽命為什麼能上升30歲以上?
第一,因為咱人類有太多的人士,被癌症早早地奪去年輕的生命。更因為癌症不是單純的那些慢性頑病。
癌症倒底是什麼樣的病?癌症是含基因遺傳性的,心臟血管衰竭性的,感染性的,神經系統失控性等等在內的,全身全科性的綜合徵在人體內的大發作,大氾濫,所以癌症非常難以真正地高效治癒,只是隅然的幸運治癒而已,咱人類真的攻克了癌症,平均壽命增加30歲,確實毫無疑問。
咱人類真的攻克了癌症以後,就完全等於攻克了咱人類自身的,含基因病在內的,所有的急慢疾病。誰都知道,人除了意外事故之外,人沒有任何疾病的話,就不會輕易地失去生命,人之所發會失去生命,幾乎全是疾病在作怪。
咱人類要攻克癌症,首先不能依靠單一的醫技,也不能依靠單純的抗癌特效藥,而是要依靠全科性的醫技,依靠含流感在內的,全面性的特效藥物的靈活施治,才可以真正意義上的攻克癌症。
試想一下,咱人類的現代醫藥,除了疫苗防病,輸血急救,外科手術能治癒一小部份疾病外,其餘的,含流感在內的,幾乎所有的急慢性疾病,都無力治癒,想要攻克治癒全科全身性的疾病癌症,讓人類平均壽命延長30歲以上,確實還有很漫長的路,要咱人類邁開腳步去行走。
-
3 # 二他爸
百歲左右是可以的!不過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肝炎,肺結核,老年痴呆症也不可小看啊!其實只要定期體檢,醫療有保障百歲左右是可以的!
-
4 # 杏仁健康
其實,如今癌症只是影響長壽的一個方面,如今還有很多心腦血管疾病沒有被攻克,所以單純治癒癌症,人類壽命也增加有限,這個數字具體不好估計,因為還有很多可能影響結果的因素哦。
如今影響人類生存的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動脈夾層,急性大面積腦梗死或者腦出血等等,太多的疾病都沒有被攻克,單獨靠治癒癌症來延長壽命,估計希望渺小哦。具體看資料吧,這只是急性心梗的患者數和死亡病例。
再來看看癌症資料統計哦!據統計,在2015年中國有429萬癌症患者,有280萬新診斷癌症患者,合計大約有710萬人而已。後來總結為中國的癌症發病率在升高,而死亡率在下降哦。如今的發病率,變成每天大約1萬人,一年就是365萬人,規模很大吧。
其實,癌症患者即使都被治癒了,生命延長也就只有一點,畢竟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所以要引起重視。
總之,單純靠治癒癌症來延長壽命,這個還是很有限的,建議考慮其他危急重症的影響數字,比如急性心梗死亡的,急性肺栓塞死亡,急性腦卒中死亡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計算量大,還需要收集很多資料,有幾個能做到,重點是做到了又有多大意義呢,因為癌症如今還沒有被攻克,只是看看結果而已,沒有意義的事情又有幾個人會去做呢!
-
5 # 瀟迷濤
按照生物學的原理,哺乳動物的壽命是它的生長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是從最後一顆牙齒長出來的時間(20-25歲)開始計算的,因此人的壽命最短100歲,最長175歲,公認的人的正常壽命應該是120歲。也就是說,我們的生理壽命大約為120歲。
華人的平均壽命是76歲,日本是公認的最長壽的國家,平均壽命是83.7歲。如果我們攻克了癌症這類疾病,我們的壽命很有可能延長30-40歲。
問題在於,我們怎樣攻克癌症。把期望寄託於治療技術的進步嗎?
不是的,人類要戰勝癌症,關鍵在於預防。
癌症其實是由一群不知道該如何停止分裂的細胞引起的。它是內源性的、系統性的疾病。在基因和不良環境刺激的作用下,一個正常的細胞可能會突然不守規矩地瘋狂生長、分裂,不斷地吸收周圍組織的養分,破壞正常組織的功能,逐漸演變成可怕的癌症。
事實上,人體每天都有大約3000個正常細胞發生突變,所幸,人體的修復系統可以辨認出這些突變的細胞,並將他們在變成癌細胞前消滅掉。但是,如果受到了過量不良環境的刺激,這些不守規矩的細胞就會更多、更強,甚至可能讓修復系統也難以應付,導致癌症。
癌症的形成其實是人體修復系統和突變細胞博弈的漫長過程。勝出的癌細胞在人體中不斷的分裂增殖,大概需要經過8-10年的時間,才能形成米粒大小的腫瘤,這時稱為原位癌。之後,癌症進展迅速,從原位癌發展到花生米粒大小約需要1-3年,再發展到核桃大小需要約8個月時間,此時是癌症的中晚期,從核桃大小發展到拳頭大小,只需要3-6個月,此時已經是癌症晚期。
所以,攻克癌症,我們很難找到一種萬全的方法治療它,但可以找到方法提前預防和早期發現它,使癌症變成一種容易接受的慢性病。
美國的癌症篩查效果,已經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結直腸癌是美國的主要癌症之一,但是在過去的10年間,其發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下降。這主要得益於結直腸癌的篩查,尤其是腸鏡檢查的普及。
上世紀90年代,美國開展了大腸癌的篩查,據統計,在2006年,美國全國範圍內50歲至75歲人群中已有60.8%至少參加過一次篩查。
目前,包括肺癌、宮頸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等在內的多種癌症的篩查已獲得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的強有力支援。一些癌前病變或者早期癌症的及時控制對於總體癌症的防治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早篩,我們還要做好提前預防工作。
還要拿美國來說。吸菸是明確的致癌因素,近年來,美國控煙的成績卓著。美國成人吸菸率已經降到了15%,其中男性為16.7%,女性為13.6%。《2017年度美國癌症資料調查報告》指出,透過控煙,從1990年到2014年,美國男性肺癌死亡率下降了43%。
下面是與癌症相關的風險因素的列表,以及不同因素導致的癌症發生的佔比(CA CANCER J CLIN 2018;68:31–54)。也就是說,預防癌症先從一下這幾個方面做起。
其實,人類攻克癌症這件事很難,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但是如何做好預防和早篩,現在就有很多方法。寄希望於未來,不如現在開始,做好癌症預防和早篩工作吧。
回覆列表
實際上癌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在六十以後就開始下降了。反倒是像一些所以老年病,退行性病變,隨年齡增長不斷增加,比如老年痴呆,八十歲以上發生率會接近四分之一,也會造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