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溫難吶
-
2 # 顧顧73
首先必須說的是這種人進行都是無效閱讀,是對時間的巨大浪費,也是對書中精華的巨大浪費。
因為我們進行閱讀,本質上是為了透過閱讀來獲得一種心靈上的啟迪,或者是改變我們的生活。但如果單純追求閱讀的快感的話,那實際上是對閱讀的巨大浪費。
這種人之所以這麼做,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首先他們的閱讀範圍非常窄。
如果閱讀的是網路小說,那麼大部分人都是為了在小說中尋找某種快感。他透過閱讀網路小說獲得快感,自然也就是很正常事情。但是,如果閱讀的是類似於,如何有效整理資訊,這樣的實用類書籍,那麼從書中獲得閱讀的快感說實話不大可能,更多的是從書中學到如何整理資訊這樣的方法。同樣如果你閱讀的是專業類的書籍,這其中的快感應該很少,更多的是獲取新知,重新整理自己的認識。
其次他們的閱讀習慣很差。
僅僅追求閱讀快感的人,他們的閱讀速度已經是非常快,絕對不會停下來劃線。做筆記、思考。閱讀對他們而言不過是一種消遣,讀完就忘記了。在閱讀之前他們也不會思考自己想要從這樣的閱讀當中獲取什麼,自己如何透過閱讀來改變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
最後最根本的是他們對閱讀有錯誤的認識。
簡單來說,就是他們把閱讀當作消遣。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後,他們就會選擇那些能夠讓自己消遣圖書來閱讀,既然用消遣的方式來閱讀,那麼他們就不可能發現真正的閱讀是什麼樣的。我相信,一旦他們意識到閱讀還可以學習新知、增長見識、解決問題、改變生活之後一定願意選擇吸取書中精華,而不是來消遣自己。
當然也並不排除有一部分人,他們真的很難靜下心來去閱讀,專業類的書籍,實用類的書籍。因為很多成人大腦的發育都已經相對成熟,如果沒有強烈的還要改變自己的動機,那麼,一般情況下,他都會遵循自己原有的道路,一直走到死。
也因為死橋水基金的創始人大鳥在用人方面就說,如果這個人不合適,那麼我們就把他調到其他部門或者直接換掉。當你面對這樣的人的時候,也可以採取這種策略。千萬不要試圖說服這樣的人去改變,因為他會消耗你的時間和能量,與其這樣,不如用來精進自己。
回覆列表
我認為這種方式盲目又可悲。
閱讀本來是一件汲取養料,加快個人成長的事情,從書中獲得的內容被我們自身消化吸收,結合個人的生活經驗,促進我們的進步。
但是現在的這種“娛樂化”閱讀方式已經毀掉了讀書原本的目的。
有人說:“閱讀”是為了放鬆,如果抱有目的,就很難獲得閱讀快感。但是抱歉,閱讀的目的首先就是“功利性”的獲得,獲得知識,獲得思考,獲得嶄新的世界觀,而不是為了在書中尋找快感。
我認為現在最典型的“娛樂化”閱讀就是成千上萬的網文,而對“娛樂化閱讀”持贊同態度的,就是這些網文的受眾。
作為一名曾經的網文愛好者,我可以很有把握的告訴你們,在網文中能獲得的只有閱讀的快感,而沒有所謂的價值。
因為在電子閱讀的環境下,在抱著“放鬆心情”的目的下,網文有它自己的套路:故事節奏一波三折,人物設定匪夷所思,幻想的成分遠大於現實生活,情節緊湊。
有了這樣的套路,所有的讀者幾乎很難從這樣的文字間提取出哪怕一丁點的生活智慧。
他們能感受到的只有幻想的快感,能欣賞的只有書中角色的英姿,能領悟的只有:“這個角色真厲害。”
而這些讀者把閱讀網文的方式用在了其他非網文的書籍上:只看一遍,快速閱讀,不做筆記,不加思考。
這種閱讀上的習慣正在毀掉閱讀者,而他們自己渾然不知。
誠然,有相當一部分的網文作者架構的故事情節非常恢弘,文筆也經得起考驗。
但是想要在這些精美的幻想國度裡找到精神食糧實在太難,而習慣了這樣的閱讀方式的讀者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他們認為閱讀實用類書籍實在太枯燥,於是選擇閱讀虛構類書籍,但是虛構類書籍又遠遠不如腦洞大開的網文來的精彩刺激。
於是就算是閱讀小說他們也讀的漫不經心,讀完之後再高舉臂膀宣稱:“閱讀是為了放鬆精神。”
聽起來實在有些可悲。
相當多的人不懂得如何正確的對待一本好書,娛樂可以多種方式來實現,但無論如何,不應該是在閱讀書籍中實現。
我曾經試過用這種娛樂化方式來閱讀書籍,在不記筆記的情況下閱讀一本書的速度確實提升了許多,一口氣流暢的讀完一本好書也讓人覺得神清氣爽。
但是僅僅過了兩天,書中的內容我已經忘記了一大半,勉強可以複述整本書的大致情節,又過了兩個禮拜,書中的大致情節我都已經記不清了,更不要談從書中獲得了什麼感觸。
兩個月之後,當我想要記起書中的情節時,我不得不再重新閱讀一遍書籍。
而在功利化閱讀的過程中,這種情況幾乎不會出現。
因為在閱讀時,我時時刻刻想著要做筆記,要摘抄書中精彩的段落,試著理清作者的思路,並且試圖找到和自己不同的觀點。
在這種心理的促使下,我對書中的情節記憶非常之深,以至於只要翻開閱讀筆記我就完全可以再次回憶起書中的主要情節。
所以,不管是在閱讀速度上還是在閱讀質量上,娛樂化閱讀所帶給我們的都遠低於功利化閱讀。
至於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推崇娛樂化閱讀,我想主要原因是這個方便快捷的時代把所有人都變得有些懶洋洋的了吧。
每天的熱點有各大媒體進行彙總,每天的購物有購物網站代替服務,吃飯有外賣,閱讀有電子書。
許多人在離開學校之後,用紙和筆寫字的機會已經少之又少,更不用說再靜下心來認認真真的閱讀一本好書。
這種懶讓他們想要用最快速的方式獲取最多的知識和資訊,然而人腦不是電腦,它遠比電腦精細,也遠比電腦複雜。
我們不可能像輸入指令一樣輕鬆的用走馬觀花似的閱讀來將書中的知識儲存到自己腦海裡,這樣不現實,也不公平。
所有的知識,都是要透過個人的努力才能獲得的,這一點,從古至今,一直如此。也許在人生的其他方面,我們僥倖可以獲得幾條捷徑,但是在閱讀上,永遠沒有捷徑。
況且如果真要論捷徑的話,一次認真的深度閱讀和一本細緻的筆記,大概是閱讀路上,唯一的捷徑了吧。
這個社會已經太浮躁了,連帶著閱讀也變得日益浮躁了起來。
可是古往今來,從來都是那些踏踏實實的埋頭努力的人,最後摘得了成功桂冠。
所以,別讓娛樂化閱讀,毀掉我們本有可能走向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