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侯哥農事線上

    從事農業種植的朋友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質量好的農產品不一定能賣好價格,看著大豐收的年景,可是價格確低得一塌糊塗。這個問題在蔬菜種植上可能表現更為明顯。

    下面我就從蔬菜種植的角度來說一下這個問題。

    一、上市時機很重要。

    用一句蔬菜種植領域常說的話叫“快馬攆不上菜行。”蔬菜價格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要不就不會出現“蒜你狠、豆你玩”情況了,還有最近出現的“香死你”,香菜價格炒到了40多元一斤,差不多創農產品價格新紀錄了。

    所以質量好的農產品只有在最合適的時機上市,才能賣出好價錢,否則就會用稀爛的價格賣出。所以上市時機很重要,才有了現在的反季節蔬菜,比如我所在地區就有很多專業合作社窖儲大白菜,動不動就幾十萬斤上百萬斤的,品質未必比應季蔬菜好,為了就是尋找上市時機。

    二、銷售渠道很重要。

    我所在的地區,葉菜很有名,種植面積萬畝以上,除了滿足本地供應外,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應該說能賣上好價錢吧?可是結果不一定,可能你都不相信,農民蔬菜裝車只是稱量一下斤數,具體價格要等待專業收購的拉倒外地銷售完了才能知道,這就是個良心帳。你說這樣銷售能有個好價錢嗎?只有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或者充分利用網際網路資源銷售才能賣個好價錢。

    三、做好充分的應變準備很重要。

    上年當地西瓜大豐收,大家可能會說豐收是好事啊,可是一窩蜂的由於無序種植,導致西瓜很臭,一車西瓜隨便裝只要200元,大約二萬斤啊!1分錢一斤!別提成本,只要瓜農不自己僱車往外拉出去填壕坑那就燒高香。種植西瓜的哭聲遍地,趕緊拔掉改種香菜等短期作物,期望能收回成本,你想幾千畝香菜同時上市能有好價錢?又是哭聲一片,這次都得花錢僱車往外拉。可是就有人不著急,有的拜師學習新技術,延長西瓜成熟期,有的窖儲起來延期銷售,都大賺了一筆。

    四、品牌建立很重要。

    我們當地有個很有名氣的農產品品牌,享譽大江南北,馳名祖國各地。那就是十八里香瓜。初春上市時最高達到70~80元一斤,可還是趨之若鶩,顧客盈門。可是南方購進的同類香瓜才3~5塊錢一斤。這就是品牌價值。

    所以農民朋友們,農產品豐產豐收是好事,但是選擇銷售時期、銷售渠道、搞好品牌建設,做好意外情況防備更重要。

  • 2 # 凡塵觀生活

    為什麼有時農產品豐產不豐收,質高價不高?

    農產品豐產不豐收的原因探究

    農產品豐產不豐收,就是一個有產量經濟收益較低的問題。這個問題已經是從生產一線轉換成產品轉商品的問題了。出現這樣的問題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有產量,沒質量。在我們當地就有這麼一個較為痛苦的轉換時期。蘋果生產進入豐收期,人們普遍形容蘋果長得好常用“碩果累累”的時期,向質量要效益的轉換期,蘋果產量很高,但卻賣不上價,不是市場蘋果價格低,而是市場要求蘋果的質量高了。而那些所謂“碩果累累”的果園,大都因蘋果個小、上色不好而達不到市場的要求。

    有產量,不會賣。這主要是心理因素在做怪。看著很好的產品,看著市場很好的價格走勢,總在等著最好的價格。在期盼、等待中價格一落千丈。最終沒能賣上好價錢。還有,分級不科學。在我們當地,也有這樣的例項。蘋果銷售有整園一次銷售和分揀多次銷售。整園銷售有產量的估算和平均價格的高低問題,好處是全園一次銷售完畢。分揀銷售就比較麻煩,譬如,90蘋果、80蘋果、70蘋果還有不成商品的蘋果,按照當時銷售的價格進行銷售。這兩種方法往往會有很大懸殊!二中就那一種方法能賣到很好的產值,這就要有相對準確的眼力和科學的方法了。

    把握市場不夠。農產品有產量、有質量,有的時候也沒有很理想的收益。主要問題是沒有把握好市場的需求。如“蒜你狠”、“逗你玩”等等。所以,怎樣把握市場真是一門大學問。

    缺乏附加值。農產品要賣的好價錢,還必須要有附加值。譬如,從地力刨挖出紅薯立即銷售和加工成薯條銷售,所獲取的利益肯定是不同的。把非商品水果加工成水果乾、水果醬那收益肯定是不同的。所以,農產品收穫以後,最好能有所加工。從中獲取更高的收益。

    綜上所述,農產品要豐收豐產,繼續把握市場、適應市場!

    再見!

  • 3 # 三農一姐

    為什麼有時農產品豐產不豐收,質高價不高?對於這個問題應該現在有一點矛盾,豐產為什麼又不豐收?既然豐產了就是豐收了,而且農產品的質量很好,就是價格不高,這應該叫豐產不增收,也就是不值錢的意思,種植戶沒有得到較高的收益。其實農產品近些年的價格都是不是太高,不管是質量好與壞,通通的一個一個市場行情,其實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農產品豐收了,市場出現了供過於求的現象。從經濟學的市場規律來分析產品的價格是由產品的質量來決定的,也就是產品的價值來決定的,但也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市場上出現了農產品供過於求時,也就是農產品豐收了相對過剩,而且沒有市場來消費,這是農產品的價格就低於農產品的價值也就是出現了虧的現象。市場上出現了農產品供不應求時,也就是農產品在市場上相對缺乏,出現了物以稀為貴的情況,這樣農產品的價格就會高於價值,農產品就會出現盈利的現象。用一個事實的例子來講,就是今年的大蒜事件,今年的大蒜可以說是豐產又豐收但不增收,全中國產量超過了8億斤,大蒜價格從每斤2.2元的行情斷崖式的跌落到0.3到0.5元每斤的價格。這就是市場上出現了供過於求的現象,即便是最好的打算,價格也不是太貴。當然還有另一種原因導致農產品豐產不增收,那就是農產品的保質期比較短,一時難以有市場就地消化,因為農產品豐收了,在當地是很難處理的,一旦運輸到其他地方,成本又貴而且保質期又短,這也是已經出現了豐產不增收的現象。比如南方的荔枝,今年就分開了,但是荔枝種植戶就沒有出現增收的現象,荔枝價格比去年每斤降了近十倍。總之,農產品豐產不增收的現象特別多,但主要原因無非也就有兩點:一是農產品但產能過剩導致的農產品的價格低;二是農產品相對區域的生產產能過剩,也就是保質期比較短,一時難以消化掉,這也是的農產品豐產不增收的現象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未來農業是最好的產業,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