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清雲淡風

    一,古代都有兵役制度的,正如現在一樣。

    二,當上兵之後,就有等級制度的,當兵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三,當兵衝鋒上陣有獎賞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四,為了養家餬口,家裡口糧少,所以當兵最其碼不能餓到。

  • 2 # 歷史磨坊

    知道什麼叫首級嗎?

    首先要說明一個問題,中國古代歷史時期比較長,每個時代的徵兵制度是不一樣的,因此士兵的組成並不相同。比如商周時期,打仗是貴族的事,是一種榮譽和責任,在戰場上是視死如歸是一種貴族精神,賤民沒有資格擁有。而到了北魏時期之後,又變成了府兵制,當兵不僅是義務還是專職工作,而後又出現了募兵制,現在又成了義務兵制。總之這個問題非常複雜,咱今天就只籠統地說,為什麼士兵要參軍吧。

    第一,古代士兵參軍的結局並非只有死路一條。徵兵的時候國家自然不會告訴士兵這是要去送死,而是要告訴士兵這是去保家衛國,這是去大大滴發財,這是加官進爵的良機,總之要給個胡蘿蔔,讓士兵充滿著希望與幻想,鼓足勇氣,煥發鬥志。

    第二,獎勵的作用。古代的階層也有固化的現象,作為沒有唸書機會的窮人家的孩子,參軍立功是改變家族命運的重要手段,而有些王朝特別重視這一點。秦國的軍隊之所以能打,就是“獎勵耕戰”的政策起了作用,"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這就是說凡立有軍功者,不問出身門第、階級和階層,都可以享受爵祿。所謂“首級”,就是斬首敵人就可以進級的意思。

    第三,制度的約束作用。每個朝代、每支軍隊都有嚴苛的軍紀,往前能活,退後必死。比如朱溫的軍隊,每次打仗後面就有監斬隊,一有後退立斬不饒。並且士兵是籍貫可查的(兵油子除外),逃兵不僅影響自己,還影響家人,只有拼死一途。

    第四,古代軍隊也是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為激發鬥志,軍隊的統治者也是想了很多辦法,都把自己打造成正義之師。有些士兵確實也是身負家仇國恨,比如漢朝對匈奴之戰,南宋軍對抗金軍等。

    第五,古代的軍戶及民間的尚武精神。古代有一個時期,專門有軍戶,是職業軍人,享受免稅等特權,但是要經常打仗,這些時代世襲計程車兵戰鬥力很強,富有極強的戰鬥慾望和精神。此外在中國民間也長期有尚武精神和血性,這也是士兵一往無前的動力。

  • 3 # 讀史明智的小電工

    我想這個問題主要是想問為什麼冷兵器時代計程車兵衝鋒陷陣的時候,自己排在第一隊衝鋒,明知道死亡機率很大,基本上前排全部是炮灰,還要衝鋒對吧?

    1、沒有人不怕死,都想活下去。但是不衝鋒的話又能怎麼辦呢?衝鋒的話還有可能九死一生,不衝的話那就必死無疑,為啥呢?後面督戰隊盯著呢,專門射殺逃兵、怯戰的、不停號令的,所以只能往前衝。那有人會問裝死可以麼,其實也不行,裝死其實會死的更快,倒下裝死,很容易被城上的流矢擊中,也容易被後續衝上來的同伴踩死,萬一敗了敵人打掃戰場時候也會再給你補一刀,與其如此還不如拼一把。

    2、如果衝鋒時候僥倖存活下來,尤其是攻城的時候第一個攻破城池,那就離飛黃騰達不遠了。不僅能加官進爵,還有可能得到皇帝的賞識。比如當年劉邦在攻打下邑之時,周勃第一個登城,周勃封為士大夫,後來還做了宰相。士兵大都是下層窮苦百姓,可以說這是很多下層百姓上位的唯一機會,在豐厚的獎賞面前,士兵們會產生一種“賭徒心理”,放手一搏。即便是戰死了,官府也會給士兵親人優厚的撫卹,而且會免除家人勞役賦稅。

    3、還有就是在軍隊的教育吧,也可以稱之為“洗腦”,平日裡在軍營裡訓練的“令行禁止”,潛移默化的,等到上戰場的時候,可以說一聲令下,就義無反顧的往前衝了。

  • 4 # 大樹碼頭

    戰爭是有傷亡,但不見得是百分之百的傷亡,所以明知是死這種說法不準確。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人不是獨立存在的,都是跟自己的社會關係和財產聯絡在一起的。古代各朝的兵役制度不一樣,但是總的來講都是和土地關聯在一起的。種著土地就有義務付出,包括出兵役,逃兵役的處罰是很重的,這一點都很好理解。

    另外,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古代的資訊來源和資訊傳播都有侷限性,統治者控制著資訊資源,而對應的好處就是可以給人洗腦。洗腦後,人就被控制了思想,控制了行動,他說這是“一”,你就會無比的堅信這就是“一”,“衝鋒陷陣”就很正常了。當你只能長期從一個渠道接收資訊的時候,你就會被他的資訊所控制。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古代科學技術不是很發達,人類的迷信色彩很重。各種敬神祭祀儀式可以安撫人的心靈,各種刀槍不入的法術可以使人無所畏懼,對死後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各種狀態也充滿了憧憬。死亡只是另一種生活狀態的開始,這可能也是大部分人所相信的。

  • 5 # 惡魔的糞叉

    不會真的以為靠信仰吧?那是不可能滴!

    古代那個感人的識字率,要給士兵灌輸信仰只能靠宗教,所以綠教比較能打,歐洲那幾個騎士團勉強算是精銳,中國則是那幾個宗教大起義比較給力。但這些在漫長戰爭史中並不能算是主流。

    當兵的為什麼可以接受死亡?為了更好的生存!因為古代士兵有一種特權,搶劫!還有別的叫法,戰利、打草谷、捉生、亂捕……

    於此相關的是戰後必定伴隨著大量的銷贓團隊和奴隸貿易,幾乎每一支古代軍隊背後都有大型商團的影子,有的商團乾脆是勳貴本身家開的。

    古代,低層民眾生活悽慘至極,戰爭雖然可能會死,但卻蘊含著階級上升的機會,制度好點可以依賴軍功,沒有制度就只能依靠搶劫。比較極端的狀況如東晉南北朝的“乞活軍”,那真是不抱團就活不下去了,這時死還有什麼可怕的?而軍功爵制度也好,封妻廕子的理想也罷,也只是對戰利品的再分配製度而已。

    當然,不是沒有大義凜然,靠信仰的軍隊,少,比如岳家軍之類的。但是,為了更好的活著才是當時入伍的主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黃金飾品會保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