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石子裡面有水

    首先得弄清楚什麼是大師,大師應該是在某一領域有非凡的成就或讓人仰望的高度。絕大多數人看不清的問題,大師能看清,或者說是某一領域的集大成者和引領者。

    如此說來,當今中國社會有沒有大師呢?有,當然有,在很多領域都有這樣的人,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我想大家應該是說有沒有國學大師吧?那有沒有呢?確實很難說,為什麼呢?

    民國之所以有那麼多令我們敬仰的大師,我覺得和當時動盪的歷史環境以及西學東漸的時代有關。而且民國緊接清王朝,歷史傳承多,在民族存亡之際,民國的很多中西貫通,國學功底深厚的人相比現在更容易做出成績來。我感覺現在很多學者的水平如果要在當時都可以稱之為大師,之所以不稱之為大師,一個方面是現在的學者無法明顯的突出自己,講究集體智慧嘛!另一個就是突出成就的高人也會隱藏的,他們講究的是風骨的,不會去屈膝於世俗,因此很難進入大家的視野裡。所以我們覺得少之又少,而且每個人對大師都有自己的理解,很難列舉。就不說了。

    再說李敖,我感覺臺灣的國學氛圍更濃厚些,也有歷史的原因,湧現出了很多的國學精英,李敖算是臺灣國學的文化明星,這個詞更符合他,但李敖是有些風骨的,這點應該有人會認同吧。

    我相信未來中國肯定會有更多的國學大師的,這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自信。

  • 2 # 潘先森說

    發問的朋友說民國時代多大師,言下之意,可能在暗示解放之後大師就比起以少得太多了。甚至可能在說,解放後都沒有大師了!

    要響應這個說法,我們得要先將何謂大師這個問題弄清楚

    要響應這個說法,我們得要先將何謂大師這個問題弄清楚。

    我們現在介紹民國時代的大師,可以說主要是屬於人文學科領域的大師。假如我們粗略將人類文明累積到了今天的知識分為幾大類,可簡單地按照中學生能夠理解的辦法分為四大類,就是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即實用科技)。當然四者之中有重迭的地方,不能絕對分割得清,但是這個簡單分法最易理解。人文學科處理個人的想法;社會科學處理人際關係的各個方面;自然科學幫助人類認識物質世界;應用科學則著眼於改善人類的生活。

    以現代醫學為例吧,它的核心功能是一門應用科學,卻需要自然科學支撐,到了治療人的心理健康時,還得借用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知識和技巧。

    簡介了這個分類法,就可以回到我們現時遇上的這個問題了。

    我們今天理解民國時代的大師,多數屬於人文學科範疇的大師。

    解放之後誕生於中國的大師,多了在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領域的名家!

    那是因為中國科技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的成果。

    人文學科的大師做過些甚麼對人類社會有益的事,我們平民日姓好理解,科學家每天干的活,較多是前沿科技,尋常念用大學的理科生、工科生也不見得明白,一般市民又怎知道過去幾十年,中國出了哪些科學科技界的大師呢?

    不是沒有,是不懂!

  • 3 # 井底之蛙122

    不算。他為人偏激,反映到他的作品中,也跟著偏激。嶽南的《南渡北歸》有部分章節在寫民國大師時涉及到他,可以參看。從學術上講,他不到大師的水平,也就是如現實一般,民國大師的學生吧。

  • 4 # 存希齋書法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李敖出生於1935年,他應該算是生在民國,但是他的成名是在後來了,所以說不應該算是民國大師吧!民國大師應該是陳寅恪,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等人吧!

    在2018年3月,李敖已經以83歲高齡去世了,李敖在世的時候,都被人們認為是敢講真話的人,且性格耿直,仗義執言。他有一百多本著作,美國稱他為“傑出的批評家”,他的著作共有三千多萬字,可謂是著作等身了!

    由於他“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所以他自稱“中國白話文第一人”,人人都說李敖狂,他說他不僅能說你是王八蛋,他還能證明你是王八蛋,李敖的這種狂,是一個文人的清高,這種狂,在現在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因為是他批評家,所以對於一些現象,他總有一個責任,所以不吐不快!我覺得李敖的性格有點像魯迅,他“一個都不寬恕”,他的一生和很多人對立,在言語上你來我往,和他“論戰”的人不少,例如像余光中,金庸這些人。

    據說有一次,金庸說他想學佛,而李敖則好不顧情面地說:“佛家講究普渡眾生,你掙那麼多錢,也沒見你做過什麼慈善,還學什麼佛呢?”據說當時金庸被說得啞口無言。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人,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李敖或許有他自身偏激的一面,但是李敖的這種狂傲在今天很重要!多出這樣幾個人來,很多方面的情況會好很多!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 5 # 桂花芳香77105282

    李熬1935年生,83.歲逝去。

    我知道李熬的名字,是從他在電視節目主持《李熬有話說》開始,期期看,覺得他對臺灣時政的批評,切中時弊,妙語連珠,入肉三分。美國譽他為“批評家”我覺得確切的。

    李熬擁護一箇中國,曾代表新黨參加臺灣領導人競選,結果失敗了,但我覺得“雖敗尤榮”,代表李熬等臺灣人的一箇中國的情結。

    我是退休醫生,欽佩他早就決定死後捐獻屍體供醫學院教學用。

    至於他是不是民國大師,我不敢妄評。民國大師多的是。李熬對臺灣時政的批評,其筆峰怎比得上魯迅的匕首,直插敵人的心臟?!

    我也稱他為“李熬大師”。

    就稱李熬大師吧!

    網路圖片:

  • 6 # 掂過碌蔗6

    李敖一生特立獨行,不攀附權貴,一身傲骨,受盡磨難而至始至終都為自己的信仰戰鬥的人,不會受人左右,問世間能有幾人?你說他是不是大師,與我何關。我只做自己的,敬佩他,緬懷他……來日又再慢慢細讀李敖的作品。

  • 7 # 不二齋

    有網友問我,李敖算不算民國大師,83歲的李敖去年離開了人世,但是他好像從來也沒有離開過,他的影響還在,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對於他有罵的也有讚揚的,他生前不在乎,現在也聽不到了。

    認識李敖是看了一本他的一本小說叫《北京法源寺》,感覺很好,接著又找了他的雜文集讀了,後來又聽了他主持的脫口秀節目《李敖有話說》和《李敖語妙天下》,看他談古論今、針砭時弊,往往入木三分,被媒體譽為“評論家”,他的節目我當時是一集不拉的全看了,深受啟發。

    李敖家裡的書

    李敖一生出版著作100對本,寫了3000多萬字,可以說是著作等身了,在生前已經被尊稱為大師了,不過他確實不屬於民國的大師,他出生於1935年,雖然是在民國時期,但是他的學習和成長並不在民國,應該算不上一個民國大師吧。

    李敖的書法:落落何人報大仇,明珠豈肯做暗投?信守翻盡千古案,我以我血薦蚩尤。

    你覺得李敖算不算大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籃球火到底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