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玉者說
-
2 # 石頭哥8419
從嚴格意義上講:帶吳邦佐款識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宣德爐,真正意義上的宣德爐深藏宮廷,百姓無法接觸到。吳邦佐的真實身份是宣德時參與鑄爐的一員,真正的為宮廷鑄的宣德爐不過四、五千座的樣子。鑄成以後直到清代,每年都有仿製的,這其中仿製最早的就是吳邦佐,還有周文甫、湯子祥等等。儘管如此,仿製的也很難見到了,也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與收藏價值。在2004年左右拍賣成交的清代制爐成交價已經10萬以內了,帶有年號款識的精品爐接近二百萬,更別說最近幾年了。
明代宣德爐其名如雷貫耳大名鼎鼎,迄今為止尚無一件得各界共識,也就是明仿與清仿的區別。我們可不可以先放棄真假之爭論,共同探討一下明代爐與清代爐各自的特點,宣德爐是否就能水落“爐”出了呢?
說宣德爐不能不說風磨銅,風磨銅來自古暹羅國朝貢。顧名思意這種銅純度高在自然界雖經風吹雨打歷久而妳新。風越吹磨,它就越明亮。多用它製成銅鈴懸掛於佛塔,如五臺山塔院寺釋迦牟尼之塔剎,遼寧北寧雙塔塔頂蓮座.寶瓶等。我們是否可以得出宣德爐少鏽光澤好,其音清脆悅耳悠長的印象。明代不僅是宣德爐在銅佛像製作上也達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度。在今天各拍賣會上常以天價成交。明代宣德爐器型多以青銅器型為參照,然後賦以明代審美眼光,我們注意到明傢俱簡潔流暢,極富曲線美。明代的玉雕近看略顯粗疏,遠觀到反而有了意境富有神韻。我們能不能得出明宣德爐少裝飾,多簡潔流暢的特點。再看宣德爐的款識,鑄款顯然滿足不了宣德皇帝的審美要求,正像各朝皇帝制作錢幣一定是雕母樣錢,經皇帝稽核批准後再製陶範鑄造。所以真品宣德爐一定是刻款而非鑄款。
據史料記載制爐之風磨銅經十多遍精煉再加入十多種貴金屬而成。我們知道銅質越純其色越黃,所以紫銅就不對了。真品宣德爐其色應在紫銅與黃銅之間發出的是紫金一樣的光彩。
清代的仿爐銅質一般較差,其音暗啞。這是因為清對銅的管制較嚴格,多用銅錢融後製爐,故鉛與鋅含量過高難現明仿紫銅效果。即使是清官仿也因銅煉治不及明代,又末摻入貴金屬雖器型古樸端莊也難及宣德爐之萬一。
圖一.二.六字宣德款銅缽,字型正是明代篆書,不是中間宣德兩字幾乎讀不出來。鼓腹圓潤,包漿深原,其音如鍾,餘音嫋嫋。我個人極為喜好這件東西,雖不敢言真亦相差不遠矣。圖三.四明未清初著名私人款,“賞心”二字雕著的極為精美。圖五.六個人認為為明仿,吳邦佐監製也是大名鼎鼎,該爐的皮殼包漿及銅質甚佳。圖九也應是明未製作,從瓷器的角度看碗足明代特點明顯,其紋飾更有些異域風情,是不是與伊斯蘭教有關聯,不得而知。圖七.八清官制,從所刻之龍紋看己是清代龍的式樣。一共收藏這麼幾款爐,本不應妄議。但無論請教誰都沒個說法,只好不揣淺陋姑妄說之,有大玩家不妨指點一.二。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