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感照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2 # 香漫寶居

    可以稱為一種信仰,但也可稱作理想。他是一種道德信仰。這種道德信仰,進而因發了內心,追比聖賢的理想。把自己的人品道德,確定到某個標準點。樹立自己的德行。這是學做人。古人講,要想做事,先學做人。學會做人!然後建立功勳。我們不要單一的理解為,名存青史,這只是立功的一方面。立功還包括了,社會公益事業。以前人講,行善;這種公益事業做大了,可以影響一方或幾代人。這也是立功的另一種表現。然後是立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立言就是做學問。把自己的思想,心得體會,記錄下來。流傳後世。以供後人參考。所以說,這三點,不單是信仰,也是儒家的理想,和做人的目標。只有把人做好了,在做事的時候,才能把握住自己,而不至於迷失了方向!

  • 3 # 手機使用者25716425240

    現在用儒家思想標準已時過景遷,它雖好,但己失傳被拋棄多年多年。誰用誰倒黴。因為它大規矩了,與現在的實際不符。

  • 4 # 國學解讀人生

    大家好,我是一個國學愛好者,現就針對此問題發表一下淺見!

    立功,立德,立言源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魯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 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大意為:太上:最上,最高。立德:樹立德行。 立功:建樹功績。立言:建立學說。人生最高的境界是樹立德行,其次是建功立業,再次是著書立說。指樹立德行、功業、言論皆為不朽之事,但首要的是樹立德行。

    儒家崇尚的仁教禮儀孝道思想,從這句話的意思也可以看出一個人樹立德行是至上首要做的事情,而功業、言論次之,說明儒家將一個人的德行修身放在首位,這與儒家的仁教禮儀思想不謀而合。所以從思想這個層面來說將這種思想作為信仰也是合理的!

  • 5 # 七月流火140400643

    “立德、立功、立言”稱之為三不朽。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觀點,它回答了人怎樣才能做到“不朽”的問題。信仰,關乎人生的終極追問,既,從哪裡來,到那裡去。“不朽”本質解答的就是到那裡去的問題。因此,他當然是華人的信仰。對於“三立”,儒家雖然解釋和提倡的較多,三立,也成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最高追求。但“三立”的文化意含,在現實的理解上,並不一定百分百是“儒家信仰”,它只能是“華人的信仰”。既使是在今天,立德,立功,立言以追求不朽的精神,依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依然不過時。

    立德、立功,立言的說法,出自《左傳 襄公二十四年》,當時魯國的叔孫豹出使晉國,與晉國的範宣子就人怎樣才能不朽展開了討論。範宣子說,晉國的祖先,在夏商周三代都是貴族,他認為,一個家族,可以綿延幾百年,上千年,這就是所謂的不朽。叔孫豹認為,這不算是不朽,只能算是“世祿”。對於不朽,他是這樣說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唐代孔穎達對此的解釋是:“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惡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這就是所謂的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我之所以說,三立,是中國文化信仰,不全是儒家信仰,道理很簡單。我們知道,儒家思想,是孔子創立的。當叔孫豹提出三不朽思想的時候,孔子還是個學齡前兒童。儒家的“三不朽”只是對前人思想的繼承。儒家在繼承前人思想的時候,是做過改造的。“三不朽”中,和“德”“功”“言”三個方面,不是平行的。太上是德,其次是功,再次是言。也就是說,三立中,以德為先,有德必有功,有功必有言。是這樣的一個邏輯。這個邏輯的背後還是“內聖外王”。“內聖外王”的思想,不僅僅是儒家的觀點,道家也同樣。

    道家與儒家哲學是有所不同的。在基本理論範疇上,道家的建構是:道、德、仁、義、禮。老子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其中的道是自然規律,德是做為主體的人要遵守自然規律,而仁與義,是德的具體方面,禮是行為的規範。從“道”到“禮”包含的範圍越來越少,越來越具體。這是老子的道家。

    儒家的建構與之不同,魯迅先生在批判封建文化的《狂人日記》中說,開啟歷史,在仁義道德的縫隙中,看到了吃人。魯迅是大學問家,大思想家,他的眼光自然是準的。儒家思想,講的是“仁義道德”,仁和義,是高於道和德的。也就是說,不符合仁義的道,儒家不認為是道,不符合仁義的德,也不是德。這就把道德的範疇縮少了。因此,造成了儒家思想內在矛盾。

    “從內聖外王”的角度來看,道家的理論更科學合理。只有做事合乎道,才算是有德,而儒家認為,只有做事符合禮,不違仁,才算是有德。比如劉邦許多做派不符合儒家之道,但劉邦能打下天下,一定是符合了某種規律,這就是道。

    儒家的思想,後來成為官方的政治思想。我們可以從政治上對於三不朽的具體操作中,看出後世儒家與古代思想的不同。比如,皇帝廟號,祖有功,宗有德。這時,功的地位,已經在德之前了。這就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宋明之後,儒家完全淪為統治階級的工具,儒家的知識分子,只能在現實政治的鍋裡舀點湯喝。於是,立德立功,與他們的關係就很少了。他們的不朽之道,只剩下立言一條了。明清之時,戰場立功的,可以封公封爵,而文人取得富貴的路子就很窄了。但是,立德,立功,立言,依然是知識分子和讀書人的畢生追求。

    因為儒家思想把三不朽的秩序打亂了。使得“內聖外王”的政治哲學在事實上變成了“外王內聖”。一個智力和能力都一般的人,接了上代人的班,當了領導,於是,他也就成了聖人。這種秩序的顛倒,成了中國封建制度最後滅亡的內在原因。

    但三不朽的思想,,現在依然不過時。立德,是透過自身的修養,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立功,是在立德修身的基礎之上,有了能力之後,在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立言,是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傳於後世,使子孫後代在祖先的思想滋養下,生活的更好。一個人,只要在這三個方面做到任何一點,就可以流芳千古,成為不朽了。

    追求精神的不朽,這確實是華人的一種信仰。如果有一天華人不信這個了。只相信金錢和權力了。那還能算是華人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一萬塊在網上可以做什麼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