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艾米Whisky

    我雖然學習的不是鋼琴,但音樂都是相通的。個人彈琴的心得供參考:

    一、閱讀理解

    我覺得樂譜就像一篇文章一樣,需要透過閱讀理解掌握其真實含義,同樣的樂譜可以彈出不同的感情,關鍵在於演奏的人對於樂譜的理解。

    二、肢體動作

    彈琴時的肢體動作雖然有限,但不妨礙透過肢體動作表達感情,一首動聽的樂曲先要讓自己陶醉其中,而自己彷彿就是行走的音符跟著節奏韻律跳舞。

    三、心情

    彈琴與心情有關,這就像創作需要靈感一樣,同一首曲子在心情不同時彈出的感情也是不一樣的。

  • 2 # 燕芳老師音樂工作室

    把鋼琴彈得好聽,彈的有情感,是每個彈琴的人追求的目標,就音樂的角度來說,稱為音樂性,那音樂性要怎麼做出來呢?就鋼琴教學的角度來說,分成三個層次:

    ㄧ.彈出樂譜中的所有記號

    是彈出樂譜中的所有記號,而不是彈對所有音,這是很多彈琴者容易忽略的誤區,樂譜

    中除了記載音高外,還有強弱(如 : Forte表示要演奏強,Piano表示要演奏弱),速度(如:Allegro快板,Adagio慢板), 拍號(如 4/4拍,3/4拍) 等演奏相關記號,此

    外,有些樂譜也會在譜上記錄音樂表情記號(如 : dolce溫柔,espress有表情的)而這

    也是彈奏是否好聽有琴感的基本要素,如果能將譜上的記號做出來,演奏的音樂就會

    有音樂就會好聽很多。

    以上第一層是屬於看到做到或是聽到別人彈奏而模仿出來,那怎樣可以透過自身想法

    而表達出情感呢?

    二.理解音樂的作者及作曲背景,再透過文字或音樂建構出音樂的畫面

    其實音樂就如文章一樣,會根據作者的特性及創作背景再加上讀者的想法與當時的心

    情,會有不同的感受;而音樂也是,創作者的音樂背景及所處年代,會賦予音樂不同

    風格,而詮釋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如17世紀的巴洛克時期音樂,旋律華麗複雜,有相

    當多的裝飾音,旋律穿梭於不同的聲部;而19世紀浪漫時期的音樂就著重於個人情感

    的表達,且不管調性強弱的使用,也叫自由,更充分的表達出作曲家的情感及特性。

    彈奏奏曲子時,如果能夠對其樂派特性及作曲者的特質加以瞭解,在配合譜上的記號

    及自己對音樂的感受,那彈出的音樂就不只是模仿強弱而已,更有對音樂的感受。

    當演奏者能做到第二層次的理解後,音樂的表達就不是隻存在於手指及鍵盤,而是通

    過身體的感受藉由鍵盤表達出來,音樂的感受力又更強了,而這樣的感受力在流行歌

    曲上,最能體會得出,因為流行歌曲有歌詞,有時更會配合劇情,所以最容易讓人有

    感受,若想快速體會彈情,可從流行歌曲下手。

    三.透過音樂理論,瞭解音樂的結構 . 走向 .和聲讓音樂的表達更扎實

    當音樂表達能夠做到第二層時,基本上就可以達到彈出感情的目標,如果又想追求更

    完整的音樂表達,就要能夠分析出音樂的結構段落,和聲等理論性的內容,會對音樂

    的走向有更深切地認識,也能夠更完整的將音樂的內容表達出來。

    當然到了第三層次除了要勤練鋼琴外,也要明白音樂理論,需要下的公夫較多,如果

    只是想把鋼琴彈得好聽,其實只要多感受,將音樂符號強弱表達出來,就可以很好聽

    了,畢竟大多數的人,彈琴就只是為了怡情不是嗎?只要自己彈得開心,能談出感

    情,別人聽的好聽,那也就完成怡情的目標了。

  • 3 # 安媽鋼琴課

    想說說我認為最初找到“感情”的一首曲子,記不得是小學還是初中了,應該十幾歲的樣子。

    當時可以彈稍微難一些的曲子了,老師所要求的一些速度和力度也基本能完成,但是,常常我認為彈的不錯的曲子,老師聽了總是搖搖頭,說感情還不夠。我當時是覺得該弱的我弱了,該強的我強了,自認為挺好啊。

    一次上課老師給我留了一首非常短小的《風笛舞曲》,簡單、活潑的風格,我很喜歡。

    很快彈熟,老師惟妙惟肖的給我師範了裡面的強弱對比,還給我講了個相關的小故事。我似乎一下子理解了音樂、理解了鋼琴。當時模仿老師的感覺彈了一遍,老師就很滿意,說我終於有點感覺了。

    從這首曲子以後,感覺自己才慢慢懂曲子裡面的感情了,不再是單純的強弱、快慢。

    根據自己的經驗我總結了一下,想要詮釋出鋼琴的“感情”,需要:

    長期不斷積累的紮實的基本功;

    老師每次上課不斷的強調、示範,學生從最初的模仿而慢慢領悟;

    還需要在一個對的時間和適合的曲子的碰擦,如果是孩子,活潑、短小的曲子很適用。

  • 4 # 天高雲淡G

    首先應該要對作品有充分的理解和認識,樂器的表現力是透過力度和速度,還有強弱來體現和實現的,這也有點兒像我們帶著感情去朗讀一篇文章一樣,如果僅僅是照本宣科的背書,是不會給人什麼感染力的,彈鋼琴也是如此。

  • 5 # 小黑豆

    在演奏中有感情,並不是只依賴演奏技巧本身了。

    換句話來說,在嫻熟的演奏技巧之上,還是要在“內容”方面下功夫。

    指法必須過關且技巧力度控制好,這是最起碼的要求。那隻能是一次次練習達到的效果。

    當了解歷史,走進場景的時候,再加上嫻熟的指法,自然就有感情了

  • 6 # 孤獨的精靈5

    首先當然是彈琴的人要充滿感情地彈奏,這樣才會使所彈奏的樂曲有感情。再者就是彈奏者的音樂修養要達到,要能夠正確的理解所彈奏樂曲所要表達的感情,這樣才能彈對了所彈樂曲的情緒,而不會是錯誤的表達。其三就是彈奏者必要的技術水平要做到,否則就會力不從心,鋼琴的技術性要求是比較高的。

    如果上述幾點都做到了但是還是彈不出真正感人的樂曲情調來的話,那就是彈奏者是否具備必要的音樂細胞的問題了。我們人人都是有感情的,但並不是每個人的感情都能夠善於適合透過音樂的方式來表達出來的。筆者曾經觀察到一些彈奏鋼琴的朋友,他們彈奏的也很賣力氣,也會很有感情的來彈奏,甚至熱淚盈眶地在彈奏,但是在別人聽起來怎麼聽怎麼都是個工廠的熟練技術師傅正在操作機器的聲音,這樣的彈奏者顯然不具備鋼琴演奏者必要的音樂細胞即天然的音樂素質。不論是鋼琴或其它藝術方面,從事者都是需要具有相應的藝術細胞才能從事的好的,比如說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很會適應生活需要的演戲做假來迷惑別人,可是如果真讓這個人去拍電影電視劇演個角色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個人根本就演不象,根本就表演不出來等現象,這就是我們生活中很多人缺乏從事藝術的能力的人的一個例子。對於鋼琴演奏者來說當然也會是如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米還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