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前瞻經濟學人
-
2 # 前瞻產業研究院
感測器最早出現於工業生產領域,主要被用於提高生產效率。隨著積體電路以及科技資訊的不斷髮展,感測器逐漸邁入多元化,成為現代資訊科技的三大支柱之一,也被認為是最具發展前景的高技術產業。
正因此,全球各國都極為重視感測器製造行業的發展,投入了大量資源,目前美國、歐洲、俄羅斯從事感測器研究和生產廠家均在1000家以上。在各國持續推動下,全球感測器市場保持快速增長。
2010年,全球感測器市場規模為720億美元;到2017年,全球感測器市場規模已達到1900億美元,同比增長9.13%。隨著全球市場對感測器的需求量不斷增長,感測器市場規模仍將延續增長勢頭,預計2018年將超過2000億美元。
中國感測器製造行業發展始於20世紀60年代,在1972年組建成立中國第一批壓阻感測器研製生產單位;1974年,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個實用壓阻式壓力感測器;1978年,誕生中國第一個固態壓阻加速度感測器;1982年,國內最早開始矽微機械系統(MEMS)加工技術和SOI(絕緣體上矽)技術的研究。
20世紀90年代以後,矽微機械加工技術的絕對壓力感測器、微壓感測器、呼吸機壓感測器、多晶矽壓力感測器、低成本TO-8封裝壓力感測器等相繼問世並實現生產,感測器技術及行業均取得顯著進步。
進入21世紀,感測器製造行業開始由傳統型向智慧型發展。智慧型感測器帶有微處理機,具有采集、處理、交換資訊的能力,是感測器整合化與微處理機相結合的產物。由於智慧型感測器在物聯網等行業具有重要作用,中國將感測器製造行業發展提到新的高度,從而催生研發熱潮,市場地位凸顯。
同時,受到汽車、物流、煤礦安監、安防、RFID標籤卡等領域的需求拉動,感測器市場也得到快速擴張。到2017年,中國感測器製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總額達到747.78億元,同比增長10.02%。
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
儘管中國感測器製造行業取得長足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這種差距體現在:產品品種不全、規格少,新品欠缺;科技創新差,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少;工藝裝備落後,產品質量差;人才資源匱乏,產業發展後勁不足;統籌規劃不足,科研投資強度偏低,科研裝置落後,科研和生產脫節;政府重視不夠, 對感測器技術重要性的認識滯後於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正因此,美國、日本、德國佔據全球感測器市場近七成份額,而中國僅佔到10%左右。
企業競爭方面,全球感測器市場主要參與者有GE感測器、愛默生、西門子、博世、意法半導體、霍尼韋爾、ABB、日本橫河、歐姆龍、施耐德電氣、E+H等,中國感測器市場七成左右的份額被這些外資企業佔據。
而中國感測器製造行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2017年,中國規模以上感測器製造企業數量為298家,比上年增加7家。其中中小型企業數量佔據絕大部分,大型企業數量較小。
雖然暫時處於落後,但中國企業並未毫無追趕機會。例如,在世界範圍內感測器增長最快的汽車領域,中國就已佔據著一定地位。資料顯示,中國佔全球汽車感測器市場份額達到14.20%,僅次於歐洲,超過了美國和日本。
總體來說,在感測器系統向著微小型化、智慧化、多功能化和網路化的方向發展下,中國企業仍有彎道超車的機會,未來有望出現產值超過10億元的行業龍頭和產值超過5000萬元的小而精的企業。
回覆列表
政策頻繁加碼工業網際網路,直接產業規模在2020年將達萬億
工業網際網路愈加得到頂層設計的關注和加碼。2015年5月,國務院出臺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正式拉開了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序幕,確立了中國由製造大國轉為製造強國的發展目標,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2017年11月,國務院印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中國工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的長期發展思路,已經成為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的行動綱領。
2018年5月以來,中國工業網際網路政策密集釋出,支援力度空前。工信部與財政部接連發布了包括《工業網際網路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年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工作指南》、《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專項工作組2018年工作計劃》及《2018年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擬支援專案》,由此可見中國政府對於工業網際網路的高度重視及佈局決心。
2017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對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各發展階段進行工作任務明示,並提出最終實現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能力、技術產業體系以及融合應用等全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前列的目標。
據測算,2017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直接產業規模約為4700億元。在2017年到2019年期間,預計產業規模將以18%的年均增速增長,至2020年將達到萬億元規模。預計未來國家將持續頒佈工業網際網路相關政策,為其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基礎設施為最大工業互聯細分市場,國內工業網際網路加速發展迎來三大投資機會
2017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細分領域結構情況中,基礎設施規模所佔比重最大,達40.9%,產業規模達到1926億元;軟體與應用、通訊與平臺的規模佔比相近,分別為30.7%、27.6%,而工業安全為佔產業規模比重僅有0.8%。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已成為全球主要國家與跨國巨頭競爭和佈局的焦點與核心,各類產業主體積極佈局,推出一系列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產品。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創新活躍,裝備、自動化、工業軟體、資訊科技和製造企業從不同領域積極推動平臺發展,目前已經形成超過30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部分平臺企業能夠在航空航天、裝備製造、資訊電子、冶金、石化等行業精耕細作,在質量最佳化、工藝最佳化、裝置預測性維護、供應鏈協同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創新應用,並逐步培育起一個工業應用的創新生態。
目前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進度與全球一致,但有自己的特色,在參考架構設計、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生態體系建設、應用模式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就發展階段而言,國內工業網際網路處於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即快速發展期,不過還處於起步階段,也可以稱之為“淺水區”,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都十分有限。但中國作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網際網路產業強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前景廣闊。
中國製造業的新常態將加速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尤其是在政策的直接推動下,投資者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選擇標的。
以上資料和分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18-2023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