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短影片培訓顧小雨

    當我們建設好我們的社群,尋找到種子使用者之後,還如何維護好社群呢?這裡給大家分享幾點經驗。

    1、快速讓大家熟悉

    一個新同學進入社群,彼此都很陌生,我們如何將這個陌生感快速降低呢?在進群之前,群主會把群規單獨發給使用者,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使用者瞭解群規則,降低溝通成本,防止在進群之後沒有按照群規流程走,再次進行溝通會帶來損失。

    其次,在進群之前,還會讓每個人填寫一些基本資訊,比如:姓名、地區、短影片欄目、職業等。群主會為該使用者做海報,當新使用者進群,群主會把該介紹發到群裡,這樣會幫助大家對新同學有一定的瞭解,便於溝通以及降低陌生感。

    還有一點要注意是提高使用者的歸屬感,比如現在進群會發進群紅包,修改群馬甲,便於日後溝通,也增加大家的熟悉度,提升了使用者的歸屬感。

    2、社群激勵措施

    3、社群的啟用措施

    在一個社群中,可能存在這種情況,活躍的,潛水的,遮蔽的。怎樣最大化程度的去喚醒這些使用者,促進他們的活躍呢?我們可以根據社群的活躍度,簡單的進行分級,比如經常冒泡的叫“大神”,不怎麼活躍的可以叫“菜鳥”之類的,建立一個等級制度去促進活躍。或者說每天採取打卡的方式,前三名會獲得紅包獎勵等。

    4、群內不斷更新使用者

    社群內要不斷的進行更新,輪換新鮮血液,促進社群內的新陳代謝。只有不斷的注入新鮮血液,才能有新的面孔進來,因為新人的進入會給社群帶來新的衝擊力,也會帶來新的活力。每個人的思維不一樣,可能帶來一些別人不知道的資訊,給社群帶來新鮮感。

    為了降低流失率,進群的門檻設定就會變得很重要,一個群在入群階段設定的篩選和挑戰門檻越高,使用者加入後流失率反而越低。比如說,有的群要求必須付費才能進入學習,而群員更願意遵守規則,維護學習秩序。

    5、激勵社群內容分享者

    當社群內有人丟擲一個問題之後,群主可以加以引導,或者可以採用一些激勵機制去促進內容的生產與傳播,積累回答問題多少次以上,可以獲得和老師溝通的一次機會等等。利用這些內容分享去促進活躍,同樣促進了內容的產出。

    6、定期組織活動

    社群就是一個小組織,像一些公司會定期舉行年會,春遊或者一些其他的團建活動。為了促進大家感情交流凝聚力和團結力,社群也要定期的舉行一些活動,一些線下沙龍等等,像小米舉辦的米粉節之類的,增加使用者的粘性。

    透過以上幾種方法,促進了使用者活躍,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迴圈,甚至形成自執行的生態,讓我們的社群發展的好,你學會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喜歡開玩笑,我和她說過好多次不要什麼玩笑都開,但她依然開玩笑,而且越開越大,是不是不愛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