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驚訝貓1

    將製作者寫成動畫裡虛構的組織,源於EVA所開創的“製作委員會模式”,這種方式起源於日本,在日本早就已經普及開了,發起這種方式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投資風險,假如公司做出的動畫或娛樂產品不受歡迎,沒有盈利收入,這將直接關係到公司的生死存亡,有些公司因此倒閉或被兼併,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這種製作委員會模式應運而生,由多個公司出資,在降低了風險的同時也能根據比率分配盈利收入,贊助企業可以參與多個專案,也容易籌措到經費

  • 2 # 橙心社

    目的很單純也很簡單,消除二次元與三次元的界限,讓觀眾有更強的代入感。雖然我對於製作委員會上馬甲這種操作沒有特別的感覺,不過也覺得這樣子更生動、更有趣一些,尤其是在第一次看oped時,這個名稱實際上還是能帶來一些遐想的。

    我印象中最近一次這樣的體驗是在《末日時在做什麼?有空嗎?可以來拯救嗎?》這部動畫中。現在的我確實非常喜歡這部作品,其中的部分原因在於第一集的出色表現。與意境和劇情結合得天衣無縫的《斯卡布羅集市》印象曲,確定了這個故事的主旋律。而第一集是沒有OP的,所以我是在ED中第一次看到製作委員會的名稱“68番島·妖精倉庫”。在之後的故事中,這個名稱的含義,以及在這裡發生的種種浸潤著喜悅與悲傷、幸福與不幸的物語,都映照在這個名稱之中。所以《末日時在做什麼?》這部作品,確實讓我感覺到制委換馬甲還是有點意思的。

    其實,不妨從另一個角度想。日本動漫能夠發展到現在的程度,即使它是資本、供求、歷史等各方面原因所導致,但不容忽視的是,這其中也有著對作品、對藝術、對創造美好與經典的追求。當製作團隊全身心投入作品中時,實際上他們也成為了最接近這個故事、這些人物的三次元人,他們也是成就這個世界的一部分,進入了故事之中。也許某些小夥伴會覺得沒有什麼實感,但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系列構成、人物設計等頂層設計人員,就不難理解,這部作品就是從自己的想象與筆尖孕育而出。

    所以,以更貼近作品的名稱,來代表動畫的製作委員會,其實也是一種有趣有愛的表現吧。

    文:霜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想與行動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