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誠34130616

    若是某些原因完成關節內粘膜損傷,粘膜的保護作用喪失,在下蹲或其它運動時候,就會聽到聲音,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進行必要的治療。平時也要注意保暖,不要劇烈運動,避免粘膜進一步損傷。

  • 2 # 康復劉醫生

    這個膝關節彈響之前有講過,我就簡單再說下。

    膝關節彈響咔響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主要是由於關節腔內壓力變化引起的彈響,比如我們經常扳手指產生彈響是一個道理。病理性彈響主要是由於各種病理因素造成關節活動時出現關節機械紊亂引起的,關節面不平整,軟骨受損,關節凹凸不平,最常見的病因有半月板損傷,滑膜炎,軟骨受損等。

    如果只是偶爾出現這種膝關節彈響卡響,考慮生理性比較大,如果活動時多次反覆出現就需要警惕病理性的,這個最好是去醫院檢檢視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3 # 憶途813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會遇到這種情況,下蹲時或者站起時,會聽到膝關節發出響聲,這種情況還可以見於其他關節,比如髖關節、手指關節等。那麼,像這種情況預示著什麼呢?需不需要治療?

    首先,需要清楚的是,這個響聲是怎麼產生的。我們的關節之間都存在間隙,關節間隙之間存在關節滑液,起著潤滑、營養關節的作用。有人認為關節的響聲是因為滑液中存在的小氣泡破裂,也有人認為是關節活動時骨與骨之間發生輕微的摩擦而產生。

    如果有響聲伴隨著關節疼痛,上下樓梯困難,休息之後可緩解的症狀,考慮存在骨關節炎,骨關節炎是一種關節退行性變,常見於中老年人,X線可見關節間隙變窄、骨質增生等表現。治療上早期和中期主要是採用內科保守治療的方法,比如非甾體類抗炎藥、關節腔注射小劑量激素或玻璃酸鈉等。對於晚期的關節炎可以採取外科治療手段,比如膝關節置換術等。

    如果只是偶爾有輕微的響聲,不伴隨著疼痛、腫脹等其他症狀,大可不必緊張,應該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也無需藥物治療。生活中要注意適當功能鍛鍊,加強關節旁肌肉的力量可能會有所好轉。

  • 4 # 健身愛好者山東

    可能是半月板受傷,這樣就要引起重視了,建議做個核磁共振檢查。膝蓋長期彎曲突然伸直也會響,這個不要擔心,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

  • 5 # 邂逅健身

    膝關節在屈伸的過程中總是會發生異響,而且這種情況比較普遍。記得我在大學時有一次逃課,走到老師辦公室門口的窗前需要蹲下透過,剛一蹲下“咔咔”兩聲就暴露了自己。。。

    那麼膝蓋發出響聲到底好還是不好?

    其實大家對於膝蓋的這種彈響不必過於擔憂,這種響聲屬於正常現象,正是因為有這個彈響,才避免我們患關節炎和關節腫大的疾病。因為在我們關節裡面有起潤滑作用的關節液。當我們在關節彎曲的過程中,關節腔會出現縫隙,周圍的氣體會擴散到縫隙裡面,在與裡面關節液發生碰撞後,就會產生清脆的響聲。簡單地說,這個彈響是由關節腔內氣體震動造成的。

    正常的彈響應該滿足:清脆的單一響聲、伴隨屈伸或突然牽拉的動作、響後感到輕鬆、兩次彈響間需要有時間間隔。

    如果與以上情況不相符,很可能是你的半月板、關節、韌帶等部位發生了損傷,建議就醫檢查。

  • 6 # 陳杰老師

    膝關節彈響是膝關節活動時周圍肌腱滑動或關節撞擊發出聲音和震動,關節發出彈響常提示關節組成的某些部位發生變化。根據題主所描述的聲音,很有可能是髕骨軟化症,下蹲時由於髕骨與脛骨不平衡的表面以及關節面導致的摩擦聲。

    一、下蹲時摩擦聲的原因

    1.髕骨與股骨結構異常

    2.髕骨長期摩擦

    3.軟骨營養障礙

    4.髕骨周圍肌肉不平衡

    二、下蹲時摩擦聲的康復訓練

    1.放鬆髂脛束

    訓練:30s/次,2-3次

    2.加強內收肌群

    訓練:15次/組,2-3組

    3.臀橋

    動作要領:屈膝仰躺於瑜伽墊上,足跟靠近臀部,勾腳尖,用上背部和足跟作為支撐點將臀部儘量抬高。

    動作數量:16次1組,完成2-3組。

    4.空中蹬車

    動作數量:20次1組(雙側各蹬算一次),完成2-3組。

    5.靠牆靜蹲

    動作數量:1分鐘/組,完成2-3組。

  • 7 # 啟邁斯健身

    你有沒有發現掰手指頭會發出響聲?

    你有沒有發現深蹲的時候膝蓋也會咔咔響?

    是不是坐久了扭扭脖子抻抻腰骨頭會發出明顯的響聲?

    大概有很多朋友已經習慣了掰手指頭、扭脖子發出的響聲,小時候看電影還會學著古惑仔,把手指頭捏著咔咔作響。

    但是這些響聲預示著什麼嗎?是健康還是不健康呢?

    科學上我們把這些響聲統稱為“彈響”。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無痠痛、聲調高,清脆的“咔”或者“噠”。

    這種響聲最常見於手指指關節,由於我們的手指關節有關節囊、裡面含有一些氣體和滑液,就像是香檳酒一樣,當我們用力擠壓或者扭動手指關節,這裡的氣體就會被擠開,從而產生了響聲。

    這種彈響對健康沒有特別大的影響,但是長期如此會影響握力和關節強度,所以如果你有這個習慣,最好還是能剋制剋制吧!

    2、無痠痛、聲調低,沉悶的“嘭”或者“咔”。

    這種彈響最多見於我們負重深蹲、硬拉的時候膝關節、髖關節的彈響,也可發生於我們久坐之後腰、髖之間的彈響。

    少量、輕微的彈響並不影響健康,但是如果長期有這種彈響就需要注意了!有可能是由於熱身不足,或是動作問題,如果都不是建議去看一下醫生,看是否關節滑液分泌不足。

    3、無痠痛、中聲調,類似於“嘎”或者“吱”。

    這種彈響多見於我們的肘部和髖部,是肌腱或者筋膜掃過我們骨骼凸起的彈響,對健康幾乎沒有影響。

    4、疼痛或者痠痛、冗長的彈響。

    這種彈響基本可以認為是病理性的,一般出現在膝蓋的半月板,尤其是出現過半月板扭傷、磨損的人群,這種響聲可能代表半月板的再次損傷。一旦出現這樣的疼痛,應該立刻停止運動然後去找醫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工智慧對於人類的未來發揮的作用是輔助還是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