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叢林蝸牛的生活
-
2 # 清江鶴二,對於保肥保水效能極差的貧瘠地塊,淺腳地,巖塝地,紅沙地等,可以根據水稻不同生長階段對營養物質的需求,分階段補施基肥,追肥,分櫱拔節肥,穗肥等。
由於地塊保肥保水效能差,一次性施太多的肥料,水稻吸收量有限,容易造成肥料流失和浪費,汙染環境。
三,對於一般地塊在秧苗移栽前沒揚基肥的,可以在秧苗移栽後七至十天內補施。注意氮磷鉀的配合施用。偏山陰少Sunny或冷浸田在早期可以適量多配比點尿素,以利提苗,中期控氮後期增鉀。肥料是秧苗正常生長髮育的物資基礎。不施基肥很容易造成秧苗早期生長出現營養生長障礙。
如缺氮時黃基葉,由下致上發黃,嚴重時整株枯死。缺磷時可以造成缺磷性生理坐蔸,缺鉀時可以出現秧苗早期赤枯性坐蔸。缺鋅時會出現小葉和撮箕葉。這些現象的出現,都是水稻生長過程中應該避免的。
因此,水稻沒揚基肥時,應該趁水稻移栽落根以後,儘早搶時補施。也就是說水稻的基肥與追肥一併合施,注意肥料的用量即可。
-
3 # 神農35
水稻沒揚底肥種情況,在實際生產中確實有所發生,但是呢,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出於兩種原因:
1.農時緊張,田塊太多漏施。或者是旱田改水田,忘記施肥底等。
2.草炭地,生荒地一般1~2年不施底肥,專施氮素肥料,通常都是為了節約生產成本,減少投入而為之。
在實際生產中,水稻施用底肥的方式,都是結合春季水整地來進行的。
1.旋地前施肥,旋耕層深度為15~20cm.旋勻耙細不漏生格。達到深施肥的標準。
2.水泡地前或水泡地時來進行施肥。然後進行水整地,機械化作業一般都不採用這種施肥方式。
水稻栽培施用肥料主要是氮磷鉀,施肥的方式以基肥,和追肥相結合來滿足水稻整個生育期養分需求。(返青分櫱肥,調節肥,穗肥,粒肥)。
那麼我們沒施底肥怎麼辦呢?
那只有補施,如何補施才會更合理呢?
所以我們要結合三個階段,來補施底肥。
一,結合水稻返青肥施用,我們可以適量減少返青肥的施用量,加入底肥全年施用總量的50%,可混拌除草劑一同施用,每畝丙草胺40毫升+吡嘧磺隆15克均勻撒施,水層3~5cm,保持5~7天。
二,視秧苗生長情況,結合分櫱肥或調節肥施用其總量的30%,亦可減少分櫱肥氮肥施用量。
三,根據秧苗各個階段的生長情況。亦可用底肥總量的20%或10%在幼穗生長期施用,代替穗肥。
當然我們也要根據地塊的土壤的肥力,來確定補施底肥的施用量,切記不可一次性補足,以免因表施肥料富集,給水稻苗期生長帶來負面影響。
以上僅個人淺析,不足之處敬請諒解。
水稻沒揚底肥怎麼辦?
對此您有哪些看法不妨一同探討交流。
-
4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種植沒有施用底肥的確是個大問題。如果在後期追施如此大量的肥料很容易造成一些不正常的生長情況發生,比如說旺長、貪青等情況的出現。
水稻種植現在普遍是採取分段施肥的方式,既底肥、返青肥、孽肥和穗肥。其中底肥的用量是最大的,尿素總量的40-50%,二銨全部下地,鉀肥總量的50-70%。所以,如此大量的肥料在後期逐步的分段使用很容易出問題。而且,也不要想著一些新開荒的地塊肥力條件好就可以不施用底肥。現今的水稻品種,想要穩產或者豐產,充足的肥料供應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條件。
如果您沒有施用底肥,建議您減少總體的肥料用量,特別是其中的尿素用量。在正常的追施孽肥和穗肥的基礎之上適當的追施部分底肥,而不是全部的底肥。特別是底肥中的尿素,一定要減量施用,否則很容易出現大問題。
我建議可以在移栽之後先追施部分底肥中的尿素、二銨和鉀肥,其中鉀肥和二銨可以全部使用或者部分施用,尿素則要少量的施用作為返青肥使用代替硫酸銨;
待秧苗全部返青之後追施孽肥的時候,在正常的追施尿素作為孽肥的基礎之上新增少量的尿素以及剩餘的部分二銨,因為水稻種植中磷肥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功能是供給水稻的生殖生長需求,“無磷不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追施孽肥之後、穗肥之前,可以適當的追施少量的尿素,建議不超過2公斤/畝。而且,還要適當的增加曬田的次數,避免或者減輕旺長、無效分櫱過多的情況發生。在追施穗肥的時候,則不能在新增其他的肥料了,只能正常的追施穗肥。否則很容易出現一些不正常的生長情況。
因此,水稻種植中沒有施用底肥,可以在後期適當的增加追肥次數將二銨和鉀肥全部施用。但是尿素最多隻能施用底肥尿素中最多不超過三分之二,否則很容易出現旺長、貪青、倒伏的情況發生。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回覆列表
水稻苗期肥料的需求很高,一定要保證足夠的肥料才能促進水稻的生長,接下來就由小編詳細的為您介紹下水稻秧苗缺肥的症狀及補救方法。缺氮 水稻苗缺氮,一般先從老葉尖端開始向下黃化,後全株葉色褪淡,下部老葉枯黃;葉片窄而短,直立,株型矮瘦,出葉慢,分櫱少而遲,髮根慢且黃根多。缺氮發黃,多在黃泥田或泥腳淺瘦,底肥不足的田發生。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及時追施速效氮肥,配施磷鉀肥,畝用碳銨25斤或尿素10斤混勻在20擔清豬糞水內均勻潑施於田中。
缺磷 秧苗移栽後發黃不轉青,很少分櫱或返青後出現僵苗,葉片細瘦,嚴重時葉片沿葉脈呈捲曲摺合狀,葉色暗綠無光直至葉尖帶藍紫色,稻株秧苗成簇狀,矮小細弱,葉地鞘長葉片短,根短而細,新根少。應放淺水追肥,每畝用過磷酸鈣過篩粉末30斤混和碳銨30斤隨拌隨施,淺水曬田提高地表溫度,加速秧根對磷肥的吸收、代謝能力。缺鉀 秧苗缺鉀雖能髮根返青,但葉片發黃呈褐色斑點,黃葉尖端、葉緣發生紅褐色小斑點,以後每長出一片新葉,就增加一片老葉的病變,嚴重時全株只留下少數新葉保持綠色,病株的主根和分枝根均短而細弱,根系呈黃褐色至暗褐色,基本無新根。缺鉀主要發生在冷浸、爛泥和鏽水田。應立即排水,畝施草木灰150斤(早上有露水時施),或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2兩/畝,兌水60斤噴霧。同時也可配施氮肥,淺水曬田,增氧促根,提高吸肥能力。缺鋅 缺鋅的秧苗,先在下部葉片中脈區出現褪綠黃白化狀,上生黃褐色斑點和不規則斑塊,後逐漸擴大呈紅褐色條狀,自葉尖向下變紅褐色乾枯,並自下葉向上葉依次出現;病株出葉速度減慢,新葉短而窄,葉色褪綠,特別是基部中脈附近褪成黃白色,根系呈褐色。補救辦法:立即排水曬田,增氧通氣,促發新根。並用0.2%的硫酸鋅溶液葉面噴霧,隔一週噴一次,連續兩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