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氏推拿007
-
2 # 掙脫枷鎖的囚徒一到夏天稍微吃一點兒飯就像洗澡一樣,怎麼辦?吃點兒什麼可以止住汗?
這個問題的幾個關鍵詞分別是:夏天,吃飯,出大汗。
夏天人有兩種出汗:
一種是焦慮汗,就是當我們緊張害怕時交感神經活動性增加引發的出汗。這種出汗可以發生在任何季節和任何氣溫環境下,通常是手心腳心出汗;嚴重時有面部、胸背部乃至全身一過性出汗(就是人們說的“驚出一身白毛汗或冷汗”);
另一種就是熱汗,即遭遇熱壓力,透過通常的輻射、對流和傳導途徑不能及時散熱,體內蓄積了多餘的熱量,需要啟動出汗這種高效快速的出汗途徑,因此稱為熱汗。
當環境溫度達到和超過32℃,即超過人體面板的平均溫度時,常態下的輻射、對流和傳導這三條散熱途徑全部失效,出汗成為唯一有效的散熱途徑。
在夏天,32℃的溫度幾乎就是常態,因此,在夏天我們經常性處在出汗或臨界出汗的狀態。
當然,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影響是不是出汗,及出汗量(或出汗速率)的大小。
環境絕對氣溫, 夏日的高溫當然是決定出汗與否及出汗速率的最重要的背景性因素。如上所述,絕對氣溫超過32℃環境下,絕大多數人都會“天然”出汗;氣溫越高,出汗越嚴重。
空氣相對溼度, 是影響出汗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雖說出汗是一種高效散熱手段,每克汗水蒸發可以帶走0.58千卡的熱量。但,當空氣相對溼度大時,面板表面水分的蒸發壓力就越大,汗水就難以蒸發而積聚在面板表面,一方面不能真正散熱,同時顯得出汗特別多。
這也是每年這個時候的“桑拿天”氣候下人們會覺得特別熱,特別容易出汗的原因。
熱指數或表觀溫度, 鑑於空氣絕對溫度和空氣相對溼度對人體出汗散熱的決定性影響,科學家創立了一種綜合反應這兩種因素的指標來標識高溫/高溼對人的影響,稱熱指數或表觀溫度。
像目前這種桑拿天氣 ,空氣相對溼度通常超過80%,如果是陣雨過後的晴熱天氣甚至達到95~100%。
這種情況下,絕對氣溫只需要達到23~25℃,熱指數就達到或超過只能出汗散熱的32℃。
即使是50~60%空氣溼度下,絕對氣溫只需要27~28℃熱指數也會超過32℃。
因此,夏天,大部分人,大多數情況下的常態就處在出汗或者臨界出汗狀態,感覺總是汗津津或者原本就熱汗長流。
這個時候,如果再新增任何一點熱壓力,都會導致大汗淋漓甚至汗流如注。
吃飯吃飯包含多個增加熱壓力的因素。
吃熱飯,喝熱飲
“趁熱吃”“吃熱乎的”,是華人根深蒂固的有關吃飯的“健康”信念,牢不可破,夏天也不例外。
在上述原本就出汗或者臨界出汗狀態下,吃熱飯、喝熱飲就是一種明顯的熱負荷,自然會導致出大汗。
辣椒、蔥薑蒜、花椒八角肉桂等“熱性”香料都火上澆油
中國是傳統的香料大國,辣椒、蔥薑蒜、花椒八角肉桂等“熱性”香料是飲食、烹飪不可或缺的佐料,而所有這些“熱性”香料都會透過啟用人體熱感受受體發揮跟熱相同的效應,刺激出汗。
即在夏天,食物中新增這些香料都會火上澆油。
吃辣椒、生吃大蒜生薑和生蔥,都會刺激人們口腔熱辣辣的疼,同時出大汗,這是人的常識。
這是因為,這些香料中的像辣椒素、大蒜素、姜醚和姜酚等,都可以啟用一種被稱為TRPV1的受體,產生與熱相同的刺激,讓人感到熱痛感覺和出汗。
TRPV1最早發現被辣椒素啟用,因而稱辣椒素受體。進一步研究發現,它還會被42℃以上溫度,PH值5.9以下的酸,酒精,大蒜素,姜油中的成分,以及包括很多熱性香料中的很多化學成分啟用,產生熱痛覺。
因此,食物中新增的這些熱性香料,實質上就等於吃42℃以上的熱食物,哪怕食物本身是冷的。
另外,一些香料中的化學成分還可以啟用TRPV2(感受≥52°C溫度)和TRPV2(32°C∼39°C),同樣起到火上澆油的效應。
因此,食物中的熱性香料,實質上等於增加的食物本身的溫度,吃這類食物自然更容易出汗。
食道、胃溫度感受器似乎比面板和口腔更敏感
吃熱東西時我們會有這樣的感受,同樣溫度的食物嚥下去會比含在口裡更熱更燙。
這是為什麼呢?
科學家認為,可能食道和胃內的熱溫度感受器比面板和口腔的更敏感。
科學家還透過科學實驗來驗證了這種假設。
在一項研究中,受試者分別喝1.5°C、37℃和50℃的飲料,發現與37℃相比,喝1.5°C飲料全身和區域性出汗率明顯受抑制,而喝50℃飲料出汗率顯著增加。
當分別讓受試者將飲料含在口腔回漱而不嚥下,或另一組受試者透過胃管將飲料直接注入胃內,發現飲料直接注入胃內對全身出汗率的影響明顯高於口腔回漱。
因此,吃熱飯、喝熱飲、吃新增熱性香料的食物,都會比環境熱壓力帶來更高的出汗率。
吃飯也是一種運動
運動可以透過骨骼肌的收縮舒張產生大量熱量,是一種高效產熱效應。
當我們遭遇寒冷壓力時,會透過打寒戰(全身肌肉陣發性痙攣)來快速產熱就是這個道理。
在夏天原本出汗和臨界出汗的熱壓力下,任何運動都會明顯增加身體產熱量,增加出汗率。
因此,吃飯這種原本的極低體力活動,在夏天,特別是高溫高溼環境下,同樣會顯著增加出汗量。
就如同當下桑拿天氣環境,“只要稍微一動就大汗淋漓”一樣的道理。
講個笑話:人民網說,人一吃飯就氣虛、就低血糖、就甲亢這個問題也是近期網路上的一個人們話題,其中一篇文章(笑話)說:一吃飯就大汗淋漓,主要是因為人一吃飯就會氣虛,就會低血糖,就會甲狀腺功能亢進。
至於怎麼辦?正兒八經的“涼拌”:
把空調調到15℃,再吃飯,看還會不會像洗澡一樣大汗。
辦法就這麼簡單!
如果沒有空調或者怕浪費電,那就只好趁氣溫低的時候吃,儘可能吃冷的,儘可能避開上述辣椒、蔥薑蒜、花椒八角肉桂等所有熱性香料,以及酒,甚至醋。
“麻辣燙”裡為什麼要加醋?也是為了加強麻辣燙的出汗效應。
回覆列表
夏天無論是男是女大部分都是一吃飯就會出汗的!人出汗分自汗,盜汗,人分腎陽虛和陰虛多會出汗的我的方法是吃熱的,喝熱水,以熱治熱!具體情況根據個人情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