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一共寫了三首鋼琴協奏曲,其中《降B小調,第一號》是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首。作品中略含俄國味的主題,以及充滿斯拉夫式粗線條和聲色彩的管絃樂法,正是這首樂曲的魅力所在,這首鋼琴協奏曲是第一流的鋼琴家們競相演奏的曲目。本曲作於1874年,於1875年十月在美國波士頓首演。
柴可夫斯基在完成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後,於聖誕節前夕首次在尼可拉.魯賓斯坦面前試彈此曲,並欲徵求他對鋼琴獨奏部分的意見,沒想到虛心求教的柴可夫斯基竟遭到魯賓斯坦最嚴厲的批評,職責這個作品不僅庸俗、了無新意,而且有抄襲之嫌,建議柴可夫斯基如願意改寫,他考慮在演奏會上初演此曲。但柴可夫斯基對此曲抱有極大的信心,遂拒絕了這項提議。然而同年十月由德國鋼琴兼指揮家畢羅在波士頓首演之後,此曲竟受到莫大的歡迎,緊接著在莫斯科的演出亦引起廣泛的喜愛與迴響。初演的三年後,魯賓斯坦也向柴可夫斯基謝罪,並開始在自己的演奏會中安排此曲的演出,於是二人和好如初。1889年,柴可夫斯基將這首樂曲略加修訂,成為現行的樂譜。
作品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極為莊嚴而不太快的快板,降B小調,3/4拍。本樂章是全曲中最為著名的樂章。作品以四支圓號的引子為開始,隨後展現的是極其雄壯和輝煌的主題,這個激動人心的主題甚至比整部鋼琴協奏曲還要著名,是每年柴可夫斯基音樂節的開場曲,也經常被大量的影視作品所引用,為廣大聽眾所熟知。
第二樂章(樸實的小行板)和第三樂章(熱情的快板)也都十分出色。這部作品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第一號協奏曲後來終成為柴可夫斯基最受世人熱愛的名曲之一,此曲有著洗煉的西歐格調、華麗的管絃樂法、交融著浪漫戲劇式的激情和斯拉夫式的豪放,尤其她所包含的優美民謠曲調更成為此曲的魅力,使得每個一流鋼琴家無不克服其中艱深的演奏技巧競相演出此曲。此曲在第一樂章及第三樂章的序題裡皆借用了一些烏克蘭民謠的素材,而在第二樂章牧歌風的主題裡亦可略窺法式音樂的風貌。
柴可夫斯基在給梅克夫人的信中談到這首曲子:“1874年的聖誕夜,我們應邀到阿布萊希特家中,尼古拉.魯賓斯坦要求我在音樂學院的一間教室裡演奏這首協奏曲......我拿起草稿,尼古拉沉默著,醞釀著他的暴風驟雨......尼古拉的沉默意味深長。他立即告訴我:‘親愛的朋友,我不喜歡你的整首作品,又如何談論細節?’但我忍耐著,彈完了整首協奏曲。又是沉默。‘好了,’我說,並且站起身來。接著從尼古拉嘴裡爆發出滔滔不絕的強烈辭句......看來我的協奏曲毫無價值可言,完全無法演奏,糟糕的經過句簡直無處不在,沒有辦法改進;整首樂曲很糟,膚淺、庸俗......尼古拉指出許多經過句需要全部修改,還說這些修改如能在某一時間完成,他將公開演奏這首協奏曲。‘我不會改動任何音符,’我回答,‘我會完全以現在這個樣子發表這首協奏曲。’我的確這樣做了。”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此曲創作於1879年間,作品獻給尼古拉.魯賓斯坦,以感謝他在柴可夫斯基第一號協奏曲和G大調鋼琴奏鳴曲上的優異演奏。先前魯賓斯坦對第一號協奏曲的不滿此時已煙消雲散,一開始接到這首新作時他相當滿意地說:“作品中已無需要修改之處”,可是在數個月後,當他與塔內耶夫以雙鋼琴彈奏全曲後,他卻又表示對鋼琴獨奏部分如此不突顯感到驚訝。他認為鋼琴老是在與管弦樂團對話而無法顯現協奏曲的性格。柴可夫斯基卻不同意他的看法:“魯賓斯坦總是對他還未練好的新作品做出錯誤的評價。”也因此,原來計劃由魯賓斯坦擔任首演的安排就一直未能實現,不久後他就因為耗弱症死於巴黎。
這部作品於1881年首演於紐約,次年的春季此曲才回到俄國首度與俄國民眾見面,由塔內耶夫擔任鋼琴獨奏,尼古拉.魯賓斯坦的哥哥安東負責指揮。塔內耶夫在先前練習時就已經對此曲有異議,認為第一和第二樂章都太過冗長。不過也有人認為這首作品是史上最美的協奏曲創作,演奏起來相當華麗,甚至有人偏愛此曲甚於第一號協奏曲,但沒有人對第二樂章中大、小提琴的獨奏段表贊同,大家都認為鋼琴在這裡絲毫沒有表現空間。柴可夫斯基對此相當不悅,不過他還是為此作了刪減(在1888年首演於聖彼得堡)。
西洛第曾於1897年出版第二號協奏曲的個人修訂版,幾乎將全曲作了變形扭曲,此時柴可夫斯基已經去世。而柴可夫斯基在世時有五年的時間一直都在為這個曲子煩惱,先調整了鋼琴獨奏部分,再改變了第二段裝飾奏,最後還修減了整體結構並將第二樂章中大部分鋼琴三重奏的部分裁剪。他不滿地說:“為了讓樂曲簡化已作得太過火了,樂曲簡直要因此而殘廢”,本輯則依據現代演奏此曲的傳統,將柴可夫斯基原始未刪減的版本完整演出。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此曲與“悲愴”交響曲為同時期創作,是柴可夫斯基生平最後的作品,當時僅完成第一樂章,而原作所附的一段行板和中庸快板(相當於第二、三樂章)在柴氏死後由塔內耶夫於1893年完成,並整理成名為“行板與終曲”的曲子。此曲原是要寫給法國鋼琴家狄默,他正是卡薩狄修斯、柯爾託和丹第等人的老師,不過,後來還是由塔內耶夫1895年於聖彼得堡首演。此曲的創作素材來自柴可夫斯基1892年未完成的降E大調交響曲草稿,日後這首曲子也曾由他人續成為第七號交響曲。柴可夫斯基在獨奏華彩樂段加入新的素材(第二主題發展而成),而且很不傳統地將之置於發展部和再現部之間,就像柴可夫斯基一向擅長的,將樂曲經營成戲劇式的高潮。
由塔內耶夫補寫的“行板與終曲”也是同樣取材自那首遭棄置的交響曲,但現代樂評對此曲的評價不佳,一般都認為是一首中庸而不平均、枯澀而死氣沉沉、充滿細節卻很少創意的作品。這兩段音樂首演於1896年,後來裡姆斯基.科薩科夫於1898年演出後,他又再度將這兩個樂章的鋼琴獨奏重新修改增加,好讓獨奏家能獲得更好的表現機會。
G大調音樂會幻想曲
此曲完成於1884年,次年首演於莫斯科也是由塔內耶夫擔任。這首曲子原以雙鋼琴版本問世,柴可夫斯基將之獻給安娜.愛西波娃,不過她始終未曾公開演奏過此曲。該曲的完整管絃樂伴奏版本則獻給陶西格和李斯特的學生蘇菲.曼特,她日後憑此曲演出獲得不少的掌聲。
這首作品不如第一、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般充滿衝突性,但依然擁有高度的彈奏技巧和華麗樂段,全曲分成輪旋曲風和對比兩個樂章(後者是從一首後來棄置的第三號管絃樂組曲的開頭改寫成的)。第一樂章的中段是主題的獨奏華彩樂段。第二樂章的中段則是以小調寫成的抒情如歌旋律,之後則是由大調寫成的一段活潑舞蹈節奏樂段,是一首帶有舒曼風格的華麗幻想曲,但仍融有俄羅斯的氣息。兩個樂章都在發展部中置入了高度裝飾。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一共寫了三首鋼琴協奏曲,其中《降B小調,第一號》是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首。作品中略含俄國味的主題,以及充滿斯拉夫式粗線條和聲色彩的管絃樂法,正是這首樂曲的魅力所在,這首鋼琴協奏曲是第一流的鋼琴家們競相演奏的曲目。本曲作於1874年,於1875年十月在美國波士頓首演。
柴可夫斯基在完成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後,於聖誕節前夕首次在尼可拉.魯賓斯坦面前試彈此曲,並欲徵求他對鋼琴獨奏部分的意見,沒想到虛心求教的柴可夫斯基竟遭到魯賓斯坦最嚴厲的批評,職責這個作品不僅庸俗、了無新意,而且有抄襲之嫌,建議柴可夫斯基如願意改寫,他考慮在演奏會上初演此曲。但柴可夫斯基對此曲抱有極大的信心,遂拒絕了這項提議。然而同年十月由德國鋼琴兼指揮家畢羅在波士頓首演之後,此曲竟受到莫大的歡迎,緊接著在莫斯科的演出亦引起廣泛的喜愛與迴響。初演的三年後,魯賓斯坦也向柴可夫斯基謝罪,並開始在自己的演奏會中安排此曲的演出,於是二人和好如初。1889年,柴可夫斯基將這首樂曲略加修訂,成為現行的樂譜。
作品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極為莊嚴而不太快的快板,降B小調,3/4拍。本樂章是全曲中最為著名的樂章。作品以四支圓號的引子為開始,隨後展現的是極其雄壯和輝煌的主題,這個激動人心的主題甚至比整部鋼琴協奏曲還要著名,是每年柴可夫斯基音樂節的開場曲,也經常被大量的影視作品所引用,為廣大聽眾所熟知。
第二樂章(樸實的小行板)和第三樂章(熱情的快板)也都十分出色。這部作品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第一號協奏曲後來終成為柴可夫斯基最受世人熱愛的名曲之一,此曲有著洗煉的西歐格調、華麗的管絃樂法、交融著浪漫戲劇式的激情和斯拉夫式的豪放,尤其她所包含的優美民謠曲調更成為此曲的魅力,使得每個一流鋼琴家無不克服其中艱深的演奏技巧競相演出此曲。此曲在第一樂章及第三樂章的序題裡皆借用了一些烏克蘭民謠的素材,而在第二樂章牧歌風的主題裡亦可略窺法式音樂的風貌。
柴可夫斯基在給梅克夫人的信中談到這首曲子:“1874年的聖誕夜,我們應邀到阿布萊希特家中,尼古拉.魯賓斯坦要求我在音樂學院的一間教室裡演奏這首協奏曲......我拿起草稿,尼古拉沉默著,醞釀著他的暴風驟雨......尼古拉的沉默意味深長。他立即告訴我:‘親愛的朋友,我不喜歡你的整首作品,又如何談論細節?’但我忍耐著,彈完了整首協奏曲。又是沉默。‘好了,’我說,並且站起身來。接著從尼古拉嘴裡爆發出滔滔不絕的強烈辭句......看來我的協奏曲毫無價值可言,完全無法演奏,糟糕的經過句簡直無處不在,沒有辦法改進;整首樂曲很糟,膚淺、庸俗......尼古拉指出許多經過句需要全部修改,還說這些修改如能在某一時間完成,他將公開演奏這首協奏曲。‘我不會改動任何音符,’我回答,‘我會完全以現在這個樣子發表這首協奏曲。’我的確這樣做了。”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此曲創作於1879年間,作品獻給尼古拉.魯賓斯坦,以感謝他在柴可夫斯基第一號協奏曲和G大調鋼琴奏鳴曲上的優異演奏。先前魯賓斯坦對第一號協奏曲的不滿此時已煙消雲散,一開始接到這首新作時他相當滿意地說:“作品中已無需要修改之處”,可是在數個月後,當他與塔內耶夫以雙鋼琴彈奏全曲後,他卻又表示對鋼琴獨奏部分如此不突顯感到驚訝。他認為鋼琴老是在與管弦樂團對話而無法顯現協奏曲的性格。柴可夫斯基卻不同意他的看法:“魯賓斯坦總是對他還未練好的新作品做出錯誤的評價。”也因此,原來計劃由魯賓斯坦擔任首演的安排就一直未能實現,不久後他就因為耗弱症死於巴黎。
這部作品於1881年首演於紐約,次年的春季此曲才回到俄國首度與俄國民眾見面,由塔內耶夫擔任鋼琴獨奏,尼古拉.魯賓斯坦的哥哥安東負責指揮。塔內耶夫在先前練習時就已經對此曲有異議,認為第一和第二樂章都太過冗長。不過也有人認為這首作品是史上最美的協奏曲創作,演奏起來相當華麗,甚至有人偏愛此曲甚於第一號協奏曲,但沒有人對第二樂章中大、小提琴的獨奏段表贊同,大家都認為鋼琴在這裡絲毫沒有表現空間。柴可夫斯基對此相當不悅,不過他還是為此作了刪減(在1888年首演於聖彼得堡)。
西洛第曾於1897年出版第二號協奏曲的個人修訂版,幾乎將全曲作了變形扭曲,此時柴可夫斯基已經去世。而柴可夫斯基在世時有五年的時間一直都在為這個曲子煩惱,先調整了鋼琴獨奏部分,再改變了第二段裝飾奏,最後還修減了整體結構並將第二樂章中大部分鋼琴三重奏的部分裁剪。他不滿地說:“為了讓樂曲簡化已作得太過火了,樂曲簡直要因此而殘廢”,本輯則依據現代演奏此曲的傳統,將柴可夫斯基原始未刪減的版本完整演出。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此曲與“悲愴”交響曲為同時期創作,是柴可夫斯基生平最後的作品,當時僅完成第一樂章,而原作所附的一段行板和中庸快板(相當於第二、三樂章)在柴氏死後由塔內耶夫於1893年完成,並整理成名為“行板與終曲”的曲子。此曲原是要寫給法國鋼琴家狄默,他正是卡薩狄修斯、柯爾託和丹第等人的老師,不過,後來還是由塔內耶夫1895年於聖彼得堡首演。此曲的創作素材來自柴可夫斯基1892年未完成的降E大調交響曲草稿,日後這首曲子也曾由他人續成為第七號交響曲。柴可夫斯基在獨奏華彩樂段加入新的素材(第二主題發展而成),而且很不傳統地將之置於發展部和再現部之間,就像柴可夫斯基一向擅長的,將樂曲經營成戲劇式的高潮。
由塔內耶夫補寫的“行板與終曲”也是同樣取材自那首遭棄置的交響曲,但現代樂評對此曲的評價不佳,一般都認為是一首中庸而不平均、枯澀而死氣沉沉、充滿細節卻很少創意的作品。這兩段音樂首演於1896年,後來裡姆斯基.科薩科夫於1898年演出後,他又再度將這兩個樂章的鋼琴獨奏重新修改增加,好讓獨奏家能獲得更好的表現機會。
G大調音樂會幻想曲
此曲完成於1884年,次年首演於莫斯科也是由塔內耶夫擔任。這首曲子原以雙鋼琴版本問世,柴可夫斯基將之獻給安娜.愛西波娃,不過她始終未曾公開演奏過此曲。該曲的完整管絃樂伴奏版本則獻給陶西格和李斯特的學生蘇菲.曼特,她日後憑此曲演出獲得不少的掌聲。
這首作品不如第一、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般充滿衝突性,但依然擁有高度的彈奏技巧和華麗樂段,全曲分成輪旋曲風和對比兩個樂章(後者是從一首後來棄置的第三號管絃樂組曲的開頭改寫成的)。第一樂章的中段是主題的獨奏華彩樂段。第二樂章的中段則是以小調寫成的抒情如歌旋律,之後則是由大調寫成的一段活潑舞蹈節奏樂段,是一首帶有舒曼風格的華麗幻想曲,但仍融有俄羅斯的氣息。兩個樂章都在發展部中置入了高度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