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軟萌小兔嘰
-
2 # 使用者1415180428147
鵪鶉是提供以下飼料:
(1)礦物質飼料:有貝殼粉、石膏、食鹽、骨粉、沙礫等。
(2)維生素飼料:包括青綠多汁飼料、乾草粉和維生素製劑。鵪鶉喜吃各種青嫩蔬菜、牧草、瓜果,但喂量不能太多,一般不能超過日糧的30%。
(3)能量飼料:能量飼料來源主要是穀物類,有玉米、碎米、大小麥、高粱、小米等。玉米含能量高,適口性好,黃玉米還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在鵪鶉的飼料中,玉米可佔40%-50%。碎米含代謝能也較高,可佔10%-20%。大麥適口性較差,含粗纖維較多,飼料中可佔10%左右。小麥含澱粉較豐富,含有10%-20%的蛋白質,但因其價高,應用較少。高粱在鵪鶉的飼料中所佔的比例不超過10%。小米因其營養豐富、適口性好,適合作雛鶉的飼料,可佔10%-30%。
(4)蛋白質飼料:有動物性蛋白飼料和植物性蛋白飼料兩種:動物性蛋白飼料有魚粉、骨肉粉、蠶蛹、小魚小蝦等;植物性蛋白飼料有豆餅、花生餅、菜粉餅、棉子餅等。魚粉是最常用的動物性蛋白飼料,含蛋白40%-70%。優質骨肉粉含蛋白40%以上。蠶蛹含蛋白50%左右,但適口性差,在日糧中可佔5%-10%。小魚、小蝦、小蟹等都是很好的動物性蛋白來源。豆餅、花生餅含蛋白20%-40%,但不可用冷榨油的餅類。菜籽餅約含蛋白質30%,應加熱煮沸後才可喂鵪鶉。棉子餅也含有30%左右,但因其含有棉酚,應去毒後才能使用。日糧中可喂5%左右。
鵪鶉養殖
一、場地的準備
鵪鶉的場舍一般可採用和改造原有民房,最好設頂棚,以水泥地面為好,大型鶉場要設計與論證。
二、設施的準備
養殖鵪鶉主要裝置為籠具,目前尚無定型產品,可按照不同生長階段自制籠具。
1、雛鶉籠
主要供0~3周齡的雛鶉使用,籠壁和籠頂可用木板或塑膠製作,正面設玻璃小窗,籠底由6毫米×6毫米或10毫米×10毫米金屬編織網製成。熱源可採用白熾燈、電熱絲(300瓦、 串聯、均勻分佈)、電熱管(板)。配置專用食槽與水槽。小型育雛籠的規格一般為 100釐米×60釐米×30釐米,設2~3個籠門,可疊4~5層,每層下設一承糞板。
2、仔鶉籠
供4~6周齡(種用)仔鶉用(含育肥用),可與雛鶉套用,與成鶉籠結構相同。也可採用雛雞的育雛籠,於籠外架設食槽與水槽。
3、成鶉籠
可分為重疊式、全階梯式、半階梯式和整箱式、拼箱式幾類。重疊式多以雙列、4~5 層配置, 每層長100釐米、寬60釐米、中高24釐米,兩側高28釐米。籠壁棚條間距2.5釐米,底網網眼以20毫米×20毫米或20毫米×15毫米為好。籠前景掛食槽與水槽。頂網用塑膠網。每層設4個單元,每單元養種公鶉2只和母鶉5~6只,或產蛋鶉10只。產蛋鶉也可採用6~8層密飼式籠
三、飼料的準備
養殖鵪鶉飼料的原料容易解決,主要是要掌握飼料的配方。
四、引種的準備
引種前要全面、多方位瞭解供種貨源,掌握相關的基本知識,要到有種苗經營資格單位購買的原則、堅持比質、比價、比服務的原則、堅持就近購買的原則,把好種鴿的質量關、價格關、結構關。
回覆列表
養殖技術 (一)飼養管理:鵪鶉飼料可分植物性和動物性兩大類。植物性飼料包括:玉米、小麥、碎米、米糠、麥鼓、花生餅、大豆餅清萊等。動物性飼料有魚粉、無機鹽等。飼料的配合應注意以下幾點: 根據鵪鶉不同的生長期配合飼料。據北京市種鶴場經驗。1~35日齡其飼料配方為:豆餅 25%、魚粉 15%、鼓皮 4. 5%、骨粉l.5%成熟鵪鶉飼料配方為:玉米55.5%、豆餅 22%、魚粉 14%、骨粉2%、槐樹粉6.5%。 飼料多樣性。動物植物飼料適當搭配,要保持飼料的相對穩定,不要變化太大,因鵪鶉對飼料變化敏感性強。自餵養方法應乾溼結合,每次配合飼料不能使用過長,以免變質,影響鵪鶉生長髮育或中毒死亡。 家庭養鵪鶉或專業養鶉,都要有一定的鵪鶉舍,它的形式和結構各異,既要經濟實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又要符合鵪鶉的生長髮育繁殖需要。鶉舍可按飼養量分為小型、中型、大型三種。小型告能養。500--800只,適於家庭飼養,正面寬3.6米、長1.8米,前面高2.4米、後面高2.1米。舍內隔為大小兩間,大間寬2.7米,長1.8米,作飼養室,剩下小間作存放工具及飼料用。舍頂可用鋅鐵皮。石棉瓦或瓦片蓋成,開有兩個排氣孔,舍四周設有窗戶,可將四個六層飼養籠放入鶉舍內飼養。中型舍可養1,000~3,000只,適於農村專業戶,正面寬5.4米、長3.6米,用6.6平方米飼料房,13.2平方米作飼養室,室內設有工作室、育肥室、育雛室、種鶉室、孵化室,均有窗戶和排氣孔。大型養鶉場一般飼養5,000只以上。其結構與中型舍相似,但面積較大。 (二)繁殖。要選擇優質抗病力強的鵪鶉留種,母鵪鶉應挑選腹腔容積大、產蛋力強,公鶉應選體型較大、爪必須完全伸開、有利交配繁殖的留種。雄雌比例應為1:2或3,種蛋應選顏色鮮豔、斑點明顯、大小中等,這樣的蛋孵化率高。家養鵪鶉已失去孵蛋的習性,因此孵化鵪鶉時採取兩種形式。 ①自然孵化。利用母雞孵鵪鶉蛋,但每次只能孵7~8個蛋。 ②採用母雞孵蛋,要挑選體型適中的母雞,使其孵化20~30個蛋,幼鶉出殼後要立即取走,這樣可連續孵3~4窩。 ③人工孵化。種類多,有缸孵法、桶孵法、平箱或立箱孵化法等。桶孵法是將桶四周用紙糊幾層,將炒熱的稻穀裝入麻袋內,作為熱源,紹蛋也用麻袋裝好,一層韻蛋一層稻穀,放入桶內,孵卵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掌握孵化規律,才能獲得高孵化率。平箱孵化法,一般適合中小養鶉場,構造簡單,容易製造和操作,箱高157釐米,長96釐米,寬 80釐米,用 5 X 5釐米木方做四周的支架,四周及門用兩層纖維板,中間夾有玻璃纖維,起保溫作用。平箱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孵蛋室,下層為熱源室,兩層之間用0.3釐米厚鐵板隔開,熱源室留一火門,用木炭、煤油或500W電爐供熱。在孵化室內放有溫度計和放蛋筐及翻蛋架,孵化室應保持 20~24℃,相對溫度 60~65%,以利提高孵化率。孵蛋第三天後,每天翻蛋兩次,每次涼蛋幾分鐘,孵到11天后,進行驗蛋,蛋是紅色或黑色,光線不能透過,則是正常發育蛋。孵到15天后,將蛋放入雛蛋盤,一般經過17天孵化,受精蛋就發育成雛鶉,雛鶉出殼1~2小時絨毛已於,取出放入育雛室飼養。 最近,國內外多采用自制電孵器,其外殼和平箱孵化器,結構進行了改進,熱源採用電源,用電爐絲加熱,用電子繼電器連線電接點溫度計,自動控制溫度,自制電孵器操作方便,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