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萌無敵半島薄荷微

    一歲的孩子還不能很好的表達內心的想法。通俗的說就是心裡想,但卻說不出來。孩子也沒發育到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的階段(她還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做到)

      於是,孩子就有本能的反應,抓、咬、打。

      首先,你要理解孩子。她這麼做根本不是我們成人意義上的粗魯和暴力。是這階段正常的反應。

      其次,打孩子不行,沒效果的。也不能反映過度,孩子會因為你反映過度而再做一遍。

      最好是先接受孩子,讓他打、咬後慢慢交流:寶寶,媽媽知道你很著急。但你這樣傷害了媽媽。媽媽不喜歡。下次能跟媽媽說你的想法嗎?

      加油!

      來自網頁|2009-08-1813:29

      媽媽大寶寶

      打人是一種試探和情緒反應

      對於1到2歲的孩子來說,類似鬧鬧這樣的攻擊行為非常普遍。有時候孩子打人,看不出有任何的理由,他們常常懷有一種玩的心理去試探自己的行為能力,或者試探大人們的反應。打完人,他們就等著看下面將發生什麼事情。對他們來說,打人是正在進行的一項重大試驗。

      另外,孩子打人也是帶有很強烈的情緒因素的。想一想1歲孩子們的生活世界,你就會發現,寶寶的每一天都在努力掌握各種新的技能,遇到他們不熟悉的各種情形。因此,打人成為了孩子們表達挫敗感,或者遭受打擊後的複雜情感的一種方式。

      當一個4歲孩子的玩具被搶走之後,他會說:“還給我!”但是,1歲的孩子還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們的表達能力有限,語言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全,於是就用拳頭來代替語言。而且,一兩歲的孩子也意識不到打人會傷害別人,即使大人告訴他別人會疼,這麼大的孩子也沒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由此可見,阻止孩子打人行為出現的最好方法應該是防患於未然。父母應該仔細觀察是什麼促使孩子產生了打人的慾望,然後搶先有所行動。先回想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累了或者餓了以後就會愛打人?還是當他在人多的場合愛攻擊人?或者是當他去一些陌生場所的時候?

      如果帶孩子去一些陌生的地方遊玩,無論是在途中還是到了終點,父母都要確保自己的孩子按原來的習慣午睡,併為他準備一些小甜點。如果你的寶寶以前就因為想要好朋友喜愛的玩具而打了人,那麼就告訴那個孩子的媽媽當他們一起玩的時候,把這根“導火線”藏起來。

      即使這樣,你所做的一切也並不能完全杜絕孩子的打人行為。一旦打人事件發生了,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有過分強烈的反應。大喊大叫,或者打孩子的這些反應,對打人行為可以說是一種變相鼓勵。父母過於強烈的反應恰恰是向孩子表明了攻擊是解決衝突和引起注意的一個非常恰當的方法。懲罰也是白費力氣,1歲的孩子還不能把父母的做法和自己的行為聯絡到一起,還不知道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因此,對2歲以下的孩子進行任何處罰都是沒有作用的。

      另外,父母態度的前後一致性至關重要。比如說,當孩子打人的時候,父母不能這次還無所謂呢,下次就生氣了。那麼,當打人事件發生後,父母該怎麼辦呢?

      1、首先要保持冷靜。當你做出了一個好的榜樣,那麼你的孩子就會向你學習,在緊迫關頭保持耐心。

      2、然後表達你的想法和感受。關心一下被你孩子打的小朋友,即便被打物件是自己也要表現得很關心。而且向孩子解釋打人使其他人受傷了,使你的孩子明白他的打人行為所造成的後果是什麼,告訴孩子被打的胳膊很疼,也會使小朋友或者父母很傷心。

      3、認可孩子的感受,簡短地給孩子一些指導。打人行為是不能容忍的,但孩子的感受是可接受的。父母應該向孩子表明理解他的感受,平靜但要清楚地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想要那個玩具,但是我們不能打人……。”要避免過長的訓導和講道理,因為這會使孩子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了。另外,強制性地讓孩子表示道歉並不可取。換一種做法,比如你直接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並且表示你的關心,效果就會很好。因為你的行為給孩子做出了一個典範。

      4、給孩子提供一個可選擇的替代攻擊的方法。對於學會說話的孩子們來說,使用語言是一個替代武力的好的建議。父母甚至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如果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況,不要打小朋友,可以說“讓我玩玩你的玩具”。

      5、表揚孩子積極的努力行為。應該尋找機會鼓勵孩子,可以誇獎他“和小朋友分享真好”,“這次沒有打人,非常棒!下次再試著這樣做。”

      6、迴圈往復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父母不要擔心孩子打人行為的重現,1歲的孩子需要花很長時間學會不打人,所以,父母在教導孩子的同時,還要培養自己的忍耐性,鍛鍊自己面板的抗攻擊性,加強自己的幽默感。

      許多孩子在三歲之前至少都會咬到別人一次,但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夠自己停止咬人,如果三歲以後的孩子還經常咬人的話就可能需要接受一些治療了。孩子咬人不都是他們有意識的行為,而且通常不會對別人造成嚴重的傷害或者生命威脅。孩子為什麼會咬人?5-7個月大:這時候的孩子會咬人通常是因為他們感覺到嘴裡不舒服或者是出牙產生的痛。他們通常會咬他們的媽媽或者保姆等,有些甚至會在媽媽餵奶的時候咬媽媽。在這個年齡的寶寶還不能從別人的表情和反應讀懂咬人是不應該的。8-14個月大:孩子通常會在興奮的時候咬別人,通常是保姆或者一起玩的孩子。如果大聲跟他說“不”的話他可能會不再咬人。15-36個月大:孩子在失落或者想要控制別人的時候,通常他們會咬別的孩子。這個時候的孩子通常能夠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所以開始停止這種行為。三歲以上:這時候的孩子會咬人是因為他們感到無助或者恐慌,例如他們在跟別的孩子打架輸了或者認為有人要傷害他們的時候。但如果三歲以上的兒童還經常咬人的話,家長就要引起注意,接受專業的治療,因為這可能是孩子不能控制情緒和表達情感出現問題的症狀。孩子在什麼時候最容易咬別的孩子?通常孩子在跟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最容易咬人。在適當的護理監察下例如幫助孩子適當地表達情緒等都能夠預防這種情況出現。孩子出牙時如何減少他咬人的情況?有些孩子會在出牙的時候感到不適或疼痛的話他就會咬人。家長可以使用一些嬰兒出牙時專用的軟膠環給孩子咬緩解孩子的不適,但一定要注意選用的產品亞要安全防止出現窒息的危險。有時給孩子咬乾淨的冷毛巾能夠有效緩解他出牙的疼痛感。如何能減少8-14個月大孩子咬人的情況?明確告訴孩子:“我們不能咬別人,我們只能咬食物,例如蘋果和餅乾等。”如果孩子咬人的話,告訴他咬人會痛,如果你被咬的時候,儘量誇大你的表情去告訴孩子被咬是很痛的,這樣有助於孩子瞭解他咬別人的時候別人會不高興。跟孩子說不要咬人的時候表情一定要嚴肅。這個年齡的孩子可能不能聽懂你的話,但他們能夠明白你的身體語言,面部表情和聲音的音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款哈弗H5柴油版為什麼是適時四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