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亮姐姐Nancy

    對於幼兒園來說,正確地實施《指南》就是在培養幼兒的核心素養。《指南》是核心素養在幼兒園教育階段的具體體現和實施途徑。因為幼兒是小學的學前階段,是幼兒邁入社會進入學生生活的重要基礎階段,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指南》精神的內涵落實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對小朋友進行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培養,讓核心素養在幼兒的心中生根發芽,為進行小學全面接受核心素養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核心素養與幼兒教育的關係是如何呢?

    中國在2014年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第一次明確地使用“核心素養”一詞,提出研究制訂學生髮展核心素養體系是落實立德樹人工程的首要環節,明確指出在基礎教育階段,應該幫助學生形成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現在,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已公佈,其內容可概括為3維度、6要素、18個基本點。核心素養的本質是回答“教育要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就像是教育目標。顯然,這需要中國基礎教育整體地設計一個上下貫通、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幼兒園與中小學同心協力,整體行動,共同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但是,幼兒園教師往往存在只觀注幼兒教育本領域的內容或動向,眼光不夠長遠和擴充套件這是不利於核心素養培養的。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為了更好地體現幼小銜接,讓小朋友在幼兒園和小學期間所接受的“核心素養”能進行科學、有效地過渡,幼兒園必須與中小學一起,一致一貫地培養面向未來的核心素養,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核心素養可透過以下途徑進行實施落實。

    核心素養可在《指南》中實施落實。

    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既有階段性,也有連續性。不同學段的要求不一樣,各學段之間相互銜接。就像《指南》的學習與發展目標一樣,不同年齡階段要求不同,各年齡段又相互連線。幼兒階段有些核心素養不一定出現,或者只是萌芽階段。可以說,《指南》5大領域的32個學習與發展目標和具體要求,是核心素養在幼兒階段全面而具體的表現,涵蓋了核心素養3維度、6要素、18個基本點的基本內容。比如,核心素養的自主發展維度,包括學會學習、健康生活兩大要素。學會學習的具體內涵是樂學善學、勤於反思、資訊意識。關於樂學善學,《指南》的說明中是這樣要求的:“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於探究和嘗試、樂於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科學領域中有這樣的表述:“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

    核心素養可在教學活動中實施落實

    核心素養的文化基礎維度,包括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兩大要素。科學精神的具體內涵包括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關於理性思維,《指南》社會領域對4-5歲兒童提出:“能按自己的想法進行遊戲或其他活動,在活動中出主意、想辦法。”對5-6歲兒童提出:“與別人的看法不同時,敢於堅持自己的意見並說出理由。”這就是批判思維啊!關於勇於探究,《指南》科學領域提到,3-4歲兒童要“喜歡探究,經常問各種問題或好奇地擺弄物品”。4-5歲兒童“能根據觀察結果提出問題,並大膽猜測答案”。5-6歲兒童“能經常動手動腦尋找問題的答案”等等。

    在幼兒園五大領域的教學活動之中,核心素養的內涵和精髓是滲透在其中的。只是幼兒園所呈現的是具有幼兒專業特色的教育方式和內容。例如,核心素養的自主發展維度,包括學會學習、健康生活兩大要素。在學會學習這一要素中,核心素養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是如何體現的呢?在幼兒園的科學活動《聲音遊戲》中,結合《指南》的科學目標,此活動目標是培養幼兒求知探索的慾望,並感受到動手操作積極探索的快樂。感知身邊的聲音、體會發現聲音無處不在。能夠聽辨出生活中各種常聽的聲音,透過幼兒探索生活中常見物體所發出的聲音並模擬這些聲音。在這個活動中,幼兒被激發的是興趣,體驗的是過程,發展的是能力。幼兒在這樣的科學活動中,學會了怎樣去探究學習,去發現的聲音的秘密,在這種潛移默化中教育和引導中,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學習和認知態度。這樣的教育活動,所體現的教育本質正是與核心素養的實質不謀而合。

    核心素養可在日常生活中實施落實

    在幼兒園社會領域的教育活動中,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內容,教師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幼兒促進其社會性的發展,社會領域中培養目標:願意與人交往、關心尊重他人、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自信自主地表現等在日常生活中會得到更多的體現。例如:核心素養中社會參與的兩大要素: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實踐創新中勞動意識的培養。在幼兒園社會領域的活動中,核心素養教育的體現表現在:自已的事情自己做,幼兒能主動幫助教師或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斷髮展自己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會指導小朋友們學會自己穿脫衣服、鞋子、自己就餐、能取放自己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品。教師還會利用“五一”勞動節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幼兒在家幫忙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掃地、擦桌子、洗菜、幫父母洗腳等事情。從小就培養幼兒這種勞動意識,同時,培養幼兒尊重別人勞動的情感。這些活動幫助幼兒在做事中樹立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讓幼兒在勞動中體驗經過努力所獲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這樣的活動就是具有幼兒特色的核心素養教育的體現。

    核心素養可在家園共育中實施落實

    作為家長,有效地家園共育,共同承擔起對學前兒童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引導中,在與孩子的討論交流中,堅持立德樹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對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民族精神、傳統美德的認同和傳承,堅持倡導和踐行積極向上、向善、向學的人生價值觀,堅持培育孩子的文化氣質和精神氣節,讓孩子立志、立德、立人。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培根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好習慣的教育除了幼兒園也應該從家庭開始,家庭應成為培養好習慣的訓練場,並著力培養三大習慣:

    一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良好的飲食習慣、按時睡覺和作息的習慣等。

    二是培養良好交往習慣,對人有禮貌、講誠信、對父母孝敬、對長輩尊敬、團結友愛等

    三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如閱讀的習慣、質疑的習慣、提問的習慣、積累的習慣等。《指南》的實施,不但是教師要科學的進行指導和引領幼兒完成相應領域的教育內容,同時也更需要家長們的支援和配合。教師要用心去對待,落實核心素養的明確目標,就能做出有效的教育來。幼兒核心素養並非是高大上、玄而空的概念,其形成與發展的契機乃存在於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所有環節中,存在於教師與幼兒每一個積極的互動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有選擇困難症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