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司徒軍武百科
-
2 # 石海釣沉
士兵在上戰場之前,所謂的“飽餐戰飯”那都是小說家者言,根本不符合實際情況。實際上,無論冷兵器時代還是火器時代,上過戰場的老兵都知道一個常識:開戰前絕對不能吃的太飽,否則就是自尋死路。
這並非信口開河。戰前吃的太飽,血液會聚集在腹腔裡,腹部一旦中彈中刀會導致大量血液流失,能救活的傷勢也得成為致命傷。而且,腸胃裡塞滿了食物,會導致半消化的食物流體滲入傷口,不僅給後期清創帶來不便,而且會造成嚴重感染。此外,戰場上需要士兵不斷快速移動,吃的大腹便便顯然不利於戰術動作,會嚴重影響士兵的戰場機動。
因此,上戰場前絕對不要吃飽,吃個五成飽就足夠了,擔心戰事遷延無法補充能量的話,可以隨身攜帶一些乾糧或單兵飲食。
上戰場肯定是要吃飽的,難的不在於給不給士兵吃飽,而是如何在困難的作戰條件下,始終保障士兵能夠吃飽,至少最低限度的獲得營養和熱量。
換句話說,現代部隊後勤的職責之一就是讓士兵能吃飽,不至於餓著肚子作戰,從不曾有過什麼不讓士兵吃飽的說法,如果有,那肯定是後勤失職了。
讓士兵保持餓著肚子的狀態,這是古代統轄軍隊的方法。
古代的後勤能力有限,糧草輸送到前線消耗極大,比如漢武帝打匈奴,前線真正的作戰部隊其實也就20萬人,但他們背後是舉國之力進行糧草運輸的百萬民夫,以及十幾萬匹騾馬牛牲畜。
民夫要吃飯,護送糧道的軍隊要吃飯,牛馬也要吃飯,再加上路途上發黴的、遺失的、搞壞的,能到達前線的糧草也就一半還不到。
《孫子兵法·作戰篇》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意思是:你要打仗,就就得準備裝甲車一千輛、坦克一千輛、機械化步兵十萬名,還得準備往很遠的地方做後勤補給準備。而且部隊內外的開支、招待賓客的費用、武器裝備保養費用,這些每天都得消耗鉅額的成本。不把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你就別想發出10萬大軍打仗。
又云: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意思是,國家之所以被打窮了,多半是因為軍隊打得太遠,後勤線太長。
所以: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萁稈一石,當吾二十石。聰明的將領會懂得就食於敵,透過搶掠敵方的後勤物資來吃飽自己。吃掉敵人1鍾糧食,相當於本國運去的20鍾糧食。奪走敵人的1石草料,等於中國運去的20石草料。
由此可見,後勤問題在古代之艱難,以至於孫武提出了搶敵人糧草來填補己方後勤壓力的辦法,這在古代算是一種高性價比解決方案了。
但前提是,你得有能力搶奪敵人糧草,否則像後世那些軟腳軍隊表現的那樣,屢屢被敵方搶劫,搞得因為缺糧而造成的大崩潰屢屢發生。
遊牧民族對漢人王朝的一大打法之一,就是包圍主力步兵,斷絕糧道,然後雙方硬熬,遊牧軍隊熬不住便撤退,漢軍熬不住便士氣大跌、崩潰瓦解,簡直屢試不爽。
與非遊牧民族作戰也是這樣,比如長平之戰,兩邊其實就在靠後勤硬熬,最後趙括熬不住了,秦軍才險勝。
所以,古代軍隊不可能不嚴肅的對待糧食後勤問題,他們必須節省式的使用糧草,以最最佳化的選擇來維持更長時間的戰鬥。
在這種情況下,當然不可能給士兵吃飽,維持必要的行動能力即可,也避免士兵因為吃的太飽沒事兒做,發生毆鬥、譁變、營嘯等麻煩。
按照中國古代的作戰模式,大部分雜兵僅僅是炮灰罷了,就是消耗品,而主力部隊則是圍繞將領身邊的親兵,這些人吃的好,練的好,忠誠且戰鬥力強,當然不會餓肚子。
而且對將領而言,雜兵也沒必要吃的太飽,他們的消耗速度很快,一旦被大規模的消滅,這每人每張嘴的糧食不是白餵了?所以,倒不如在戰鬥之前才餵飽他們,讓他們有一陣力氣打仗就夠了。這也就是作戰前“人馬皆飽食”的意思。
除此之外,古代許多節省糧草的行為,雖然掛著冠冕堂皇的理由,實際上也不過是利益問題罷了,喝兵血、吃空餉的腐敗現象貫穿了整個古代,貪婪的管理者哪會讓士兵吃飽?甚至許多將領都無法給自己的部隊求來足量的補給,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糧草。
但對於現代戰爭而言,士兵吃飽是最基本的保障,戰場環境對人的身體消耗極大,如果不能保證必須的營養攝入,戰鬥力的下降是必然的。
所以,現代軍隊從沒有什麼非要給士兵來個半飽的說法,除非後勤真的沒辦法,食品執行配給制度,迫不得已餓肚子,否則食水補充是同等於彈藥補充的重要後勤專案。只有吃飽的,有勁的軍隊,才能更好的完成軍事任務。
當然,吃飽不等於肚子脹的溜圓,這樣同樣會對執行任務造成影響。飛行員在執行一些長時間任務時,也會專門排空身體,避免攝入過多食物,造成飛行中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