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852944140293

    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死亡

    由於現實生活中的人不具備永生不死的本領,如果現實生活中的人讓生命的發展順其自然,那麼,現實生活中的人必然會死亡。

    談到死亡,很多人都害怕,有的人害怕死亡,是因為他們害怕死了之後,就再也見不到這個可愛的世界了;而有的害怕死亡,是因為他們害怕死了之後,到那陰森恐怖的陰曹地府去過那種鬼才過的日子。當然,也有不怕死亡的人,一些人不怕死亡,是因為他們覺得生活太無聊了,他們認為,人生中的無聊、煩惱和痛苦都可以透過死亡獲得解脫;另有一些人不怕死亡,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好人,好人一定有好報,死了之後定能上天堂,對於死後的遭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那麼,人死了之後到底會有什麼樣的遭遇呢?

    世間沒有超自然物的存在,也沒有可以離開人體而獨立存在的靈魂,更沒有地獄和天堂,所以,人們不必害怕死後被打入地獄,也不要奢望死後升入天堂,死亡只會一個勁兒地剝奪死者的權力,讓死者生前擁有的一切化為烏有、最後留下一俱冰冷的屍體。接下來是屍體被入土下葬。然後由蛆、細菌等吸食、分解,化為泥水,為土壤施加肥料;或者是屍體被送往火葬場進行火化,屍體的一部分物質變成氣體,留下來的部分物質被埋入黃土,或被撒向山川、河流、甚至海洋。只有極少數死者的遺體由於供人瞻仰或當標本被保留了下來。

    人是一個物質體,生命是這個物質體的純粹的功能運動產物的,一旦人體組織解散,即迴歸大自然,誰也沒有辦法將其復原。所以,凡是迴歸大自然了的人,只能永遠地消亡在毛草叢生的墳堆裡,永恆地停泊在無情的死亡界。

    有人會問,人死後,思想意識(靈魂)跑哪去了呢?

    思想意識是人頭腦產生的一種生理功能,人死之後,頭腦功能消失了,思想意識自然也就沒有了,正如人們所說:“人從無的狀態中來,死後自然是回到無的狀態去。”死亡這種全無狀態是活著的人可以感受得到的,休克不省人事時的狀態不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但熟睡不做夢時的狀態差不多每個人都經歷過,休克不省人世以及熟睡不做夢時的狀態就是死亡所處的無的狀態。所以,幾乎每個人都體驗過死亡這種無的狀態。

    人死之後進入的是一種全無狀態,所以,遺體分解了的人從世間消失是永恆的,並且,人們可以透過死亡永恆地解脫人生中的無聊、煩惱及痛苦,不過,透過死亡來解脫人生中的無聊、煩惱及無聊是極不明智的,因為生命太珍貴了。

    從醫學的角度講,生命是人體純粹的生理功能運動,死亡即是人體的這種純粹的生理功能運動的喪失。人體生理功能運動的喪失有整體喪失跟部分喪失兩種形式。人體生理功能的整體喪失,毫無疑問,該個體已經的死亡。然而,人體生理功能的部分喪失,該個體不一定死亡,甚至,有的生理功能的部分喪失對人的生命存在沒有影響,例如:人的壽命不會因為少了一條腿而變短。不過,如果一個人長時間沒有心跳和呼吸,一般來說,該個體已經死亡。因此,過去人們常常把呼吸心跳長時間停止作為判斷死亡的標誌。但是由於透過這種標準判斷死亡導致死後復活這種“假死”現象產生,給頻死者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或損失,所以,目前提出“腦死亡”的概念。

    腦死亡的判斷標準為:1、不可逆性昏迷和大腦無反應。2、呼吸停止,進行15分鐘人工呼吸仍無自主呼吸。3、顱神經反射消失。4、瞳孔散大或固定。5、腦電波消失。6、腦血迴圈完全停止。

    腦死亡一旦發生,即使這個人的其它器官仍然完好,也判定該個體死亡。腦死亡即頭腦功能的的喪失,所以,死亡也可以說成是腦組織發生了不可逆性的功能喪失。

    人體生理功能的產生與產生人體生理功能的組織的結構密切相關,正常的人體組織結構的功能運動產生了生理功能,破壞了人體正常的組織結構會導致生理功能的喪失。我們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人體正常組織結構發生破壞,只要人體正常的組織結構發生了破壞,都會導致相應的生理功能喪失

    是否其相應的組織結構都發生了破壞呢?

    是的,不論是病理性的功能喪失,還是被凍死或被餓死的能夠喪失,,其相應的組織結構都發生了破壞。拿被凍死的人來說,被驟然凍死人在體溫逐漸下降過程中,血流減少或凍結,然後淤積、破壞正常的體液迴圈結構。被餓死的人身體發生了代償反應,正常組織被代謝掉,體液紊亂等改變。所以,死亡也即是產生功能運動的人體正常組織結構或腦組織結構的破壞。

    組織結構的破壞大抵可分為這幾種形式:組織的破裂(例如肝、脾破裂,利器傷等);有害物質堆積(例如肝脂肪變性、人體水腫、尿毒症等),分子的變性(例如:燙傷組織的變化、血液凝固等);結構的破壞(例如腦疝、肺組織的化膿性空洞等);化生(例如:疤痕組織的形成等),組織發生的這些變化都可以用原子的變化來說明。組織的破裂為其組成原子之間的連線被破壞、原子間的位子發生了改變。結構的丟失是原子離開了組織,化生是其它原子佔據了組織。而原子發生的這些改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元素並沒有發生消亡,也沒有沒有改變,僅僅是原子之間的空間位置發生了改變以及原子之間的連線被破壞。所以,結構的破壞可以歸結為構成組織的原子的空間位置的改變以及原子間的連線被破壞。原子間的空間位置改變可以透過還原處理獲得恢復,原子間的連線破壞也可以再次連線上,也就是說,結構可以恢復,人死可以復活。不僅如此,結構可以還原還意味著人可以長生。既然人可以復活,那麼,死亡就應該不是永恆的。死亡到底是不是永恆的呢?

    在現實生活當中,不僅有永生這種說法,而且,還有一種與永生相對立的“永死”觀點,在人們看來,死亡是永恆的,一個人一旦失去了生命,那麼,這個人只能永恆地離去,不能再次產生生命,於是人們讓幾乎所有的死者都回歸了自然。這就所謂的“永死”觀點。其實,認為死亡是永恆的是一種錯誤的觀點,讓死者回歸自然更是一種不正確的行為,因為不是所有的死亡都是永恆的,因為死了的人還可以復活,等到長生技術成熟的那一天,凡是失去了生命但遺體組織還沒有解散的個體,都可以透過凍體復活技術起死回生。然而,迴歸大自然了的人由於組織分解,無人能夠將其復原,所以,迴歸大自然了的死亡是永恆性的死亡。從這裡我們得出,死亡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還可以起死回生的死亡,這種死亡是死亡起始階到屍體分解的這一階段,這個階段可以透過遺體儲存技術長期保持,我們稱這個階段的死亡為假性死亡;另一種是死亡發展到屍體分解之後的死亡,,發展到這個階段的個體不可以起死回生,所以,我們稱這個階段的死亡為真性死亡。

    由於有假性死亡的存在,所以,才有人有長生的機遇。值得人們注重的是,如果人們不希望永遠離開這個可愛的世界,請不要輕易讓自己進入到真性死亡階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相機HDR拍攝的照片與拍後用PS進行HDR處理的圖片,哪個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