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鴻鵠迎罡
-
2 # 燈影書畫
如果用純藝術的眼光來審視愛麗絲·尼爾的作品,很難給予很高的評價,但如果從真實反映人的內心情感的角度去看愛麗絲·尼爾的畫,會讓人們得出不同的結論。
做為一個女性畫家,愛麗絲畢生都在描繪自己親身的經歷給她帶來的最直接的感受,她透過繪畫向人們訴說她的不幸,透過繪畫來與人們進行內心的溝通和交流,透過繪畫反咉一個堅強女人的精神世界。
愛麗絲在她35歲以前經歷過兩次失敗而又痛苦的婚姻。特別是第一次婚姻,她把全部的愛都給了丈夫,甚至為了丈夫她情願放棄優裕的生活條件追隨丈夫來到古巴。可是這個畫家丈夫在她26歲這一年背叛了愛麗絲,移情別戀。離異後的愛麗絲還沒有從婚變的苦惱中解脫出來,又遭受了年幼女兒因病早逝的更大的打擊。“如果不是有畫筆,我恐怕都支撐不下去了”。愛麗絲曾經說。面對接踵而來的沉痛打擊,愛麗絲利用畫筆傾訴內心,排遣鬱悶和惆悵。
愛麗絲沒有接受過專業繪畫培訓,也沒有奢望成為一名畫家。她只是想把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她所經歷的事情以及她的認識和看法用畫表現出來。愛麗絲的這種直接了當不加修飾的創作方式因為更生活化,更接地氣,反而為她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喜歡她畫的人們越來越多,她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終於成為一名藝術界和民間廣泛認可的了不起的女畫家。
-
3 # 一人筆記
在美國地位很高的女性視覺藝術畫家,有個稱號"女版弗洛伊德"。
我是一人。上面的一句話,我特意強調“在美國”,“女性視覺藝術畫家”,“女版弗洛伊德”。
簡單說一下,愛麗絲尼爾這個人,先不說作品。
愛麗絲·尼爾(Alice Neel )出生1900年1月28日,1984年10月13日去世。
美國休斯敦美術博物館現當代藝術策展人稱她是“20世紀最偉大的肖像藝術家之一”。早年曾在費城女子設計學院接受專業訓練的尼爾,她創作的肖像畫極具標識性,無論是家人、朋友、鄰居還是陌生人,都既不美化,亦不醜化,竭力呈現他們的本真狀態。
愛麗絲·尼爾學習和從事藝術創作的幾十年間,正值西方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風起雲湧之際,她堅持現實主義創作,又帶有表現主義意味的具象繪畫,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冷落之後,最終贏得了藝術界的認同。
她的作品被認同有很多原因,隨著安迪沃霍和女權意識的崛起,愛麗絲·尼爾變得越來越出名。下圖安迪沃霍作品。
2007年,美國製作了一部同名紀錄片《Alice Neel》。
最黑暗的那顆星,只是一個畫家。我個人是不太喜歡她的畫作。她的畫作現在有一些人喜歡,也是因為她代表了某些女權意識。
我們看看她的畫作。
上圖1935年Alice Neel創作,大小68.6 x 58.4 cm。
上圖1958年Alice Neel創作,大小86.4 x 101.6 cm,
上圖Alice Neel在1970年創作,大小 114.3 x 73.7 cm。
看著三幅畫,1935年、1958、1970年。她的畫作整體風格很統一。有些人可能喜歡這樣的風格,確實不能說醜,而且可以肯定也不能說美。有點怪異的畫風。
她比較像畫插畫或者是漫畫,她的基礎不是很好但有風格。
現在為什麼好像越來越有名,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她畫畫的是的時候有生活,需要撫養孩子,需要洗衣服。
上面的一些很誇張給她的評價,絕大部分來自她展現了女權意識。
一人有感畫家還是要以畫作來做評判。
一個家庭主婦畫畫確實不容易,但還是要看畫作。更不要牽扯到,女權意識。
畫畫就是畫畫。
回覆列表
女性想在藝術史上留下名字相當困難,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艱辛才有可能。
但對美國現當代著名肖像畫家愛麗絲·尼爾來說,她走上繪畫道路是“無心插柳”式的,並不是為了爭名逐利,也不是讓後人惦記,而是調解不幸而痛苦的生活,讓心靈得到持續慰藉,獲得精神愉悅。
《母女》
愛麗絲·尼爾(1900年——1984年)同時也是一位小有成就的作家,不經意間,她把自己的名字留在美國美術史上。若把她80多年的人生所經受的種種磨難和痛苦一一展開,她的那種不屈服於嚴酷生活的精神,高貴得讓人驚歎,這些精神甚至讓男同胞黯然失色。
《喬治》
愛麗絲年輕時並沒有訓練過多少繪畫技巧,她畫畫時,完全依靠自己瞬間的感覺和本能,隨意地畫,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浸透了自己強烈飽滿的情感元素,以及對人生況味的深刻體察。
她的畫,如同中國大寫意國畫,是瞬間情感爆發後,有感而發的心靈產物,符合以畫寫心的基本特徵。
《女人體》
因此,我們欣賞她的作品時,不能過多地要求什麼技巧,什麼造型和形似,甚至要求畫面的和諧與完整,這些技術層面的元素,很難在她的畫中看到。
青年時期的愛麗絲,生活比較幸福,為了追逐愛情的甜蜜,他嫁給了古巴畫家恩裡克斯,並且為了追隨丈夫而遠走古巴。
愛麗絲80歲自畫像
愛麗絲剛走上繪畫道路時,抽象主義風格正在風靡全世界,她並沒有人云亦云的跟風。她常常以信手塗鴉的方式畫自己耳聞目染的東西,畫自己的親友和丈夫,畫自己周邊的房子樹木。這些物象在她筆下,色調亮麗明快,散發著歡快情調。
當她26歲時,遭受丈夫的背叛和婚姻破裂,以及長女離世的打擊後,她的畫風開始發生變化,變成了一種沉鬱、憂傷、晦暗的格調,畫面色調不再那麼明快,進入了冷色調行列。
《夫妻》
婚姻破裂後,愛麗絲只好回到美國。在她30歲左右時,遇到了第二任丈夫。這是一個十足的癮君子和渣男,經常對愛麗絲拳腳相加,甚至有一次,瘋狂的丈夫跟愛麗絲吵架後,給她畫室放了一把火,燒掉了她大約400餘幅作品,讓愛麗絲的心血瞬間化為烏有。
她逃離了丈夫,從此,再也沒有嫁人,一直獨自生活到老,也不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藝術。這件事嚴重傷害了愛麗絲,同時,也給她的繪畫圈定了比較陰暗的基調。
愛麗絲第一任丈夫——《恩裡克斯肖像》
由此,她的繪畫帶上了比較鮮明的表現主義烙印,直接從刻畫形貌變成了刻畫人物內心。在畫面中,扭曲而滯澀的線條用得比較多,以大塊面的冷色調作為基色,來表達內心情緒。她甚至把一些人物身體的缺陷無限放大,趨向於“以醜為美”的審美特徵。
她的所作所為跟他的生活狀態是吻合的,也驗證了那句話——有什麼樣的生活就有什麼樣的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