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Ghoul內幕
-
2 # 魑魅涅磐
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除了看其是否具有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硬實力和工業體系外,還要看其是否具備強大的國防力量。一般認為只有具有能夠保衛國家安全的戰略武器才能算是真正具備強大的國防力量,而反導體系作戰也是國防力量建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畢竟除了要有更加強大且能夠刺破敵人防空體系的戰略導彈外,還要有能夠攔截敵方戰略導彈的反導系統才行。反導系統的建設無論是從技術難度還是發展規模上來說,都要作為進攻者的戰略導彈難得多,目前根據攔截難度主要分為初段反導攔截和中段反導攔截兩種反導體系。初段反導雖然從理論上來說,由於敵方的戰略導彈正處於爬升加速階段,所以這個時候無論是從導彈的速度還是高度來說都是最容易攔截的。但是初段反導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能不能更快的發現目標和截獲目標飛行引數並及時的發射攔截彈。由於戰略導彈的初段爬升階段時間很短,所以像薩德這些反導系統說是具備初段反導攔截能力,但是實際上的攔截成功率和目標發現截獲時間和很大的關聯,而且為了提高攔截成功率和更快的發射攔截彈,初段反導系統都要儘可能的靠近目標發射區域才行,所以這也是美國這幾年不斷將自家的薩德反導系統部署在東歐和亞太地區的原因。所以介於初段反導雖然理論是成功率較高,但是實際上由於初段反導時間比較短攔截成功率不高,所以目前發展的主要方向還是中段反導,中段反導中因為敵方的戰略導彈在這個過程中的飛行時間至少要半個小時左右,所以留給反導攔截系統的發現目標、截獲目標引數到發射攔截彈的時間和機會更大,所以這也是中段反導最被重視的原因。末端反導因為敵方的戰略導彈飛行速度過快,基本已經不具備攔截能力了。以美國目前發展的陸基中段反導系統來說,其主要包括有反導攔截彈、X波段遠端預警雷達、戰鬥指揮控制中心和早期戰略預警雷達以及天基紅外系統。X波段遠端預警雷達是一座建設在大型海洋石油鑽井平臺上,並可以自主全球機動的戰略雷達,其裝備的大型遠端X波段雷達可以發現4000公里外一顆棒球大小的目標,所以其主要是為反導攔截彈提供中段目標指引作用。而早期戰略預警雷達是分佈於戰略導彈最有可能飛行的路線上的大量地面遠端預警雷達組成的雷達群,透過在敵方戰略導彈飛行的路線上部署多部雷達來提高對敵方戰略導彈發現並鎖定的能力。天基紅外系統是美國發射的一顆大型紅外預警衛星,主要是在敵方戰略導彈發射初始階段,由於目標體積大、處於加速階段,所以導彈本身的紅外特徵比較明顯,所以天基紅外系統也是整個中段反導系統中的預警系統。在這套反導系統中,反導攔截彈是攔截的核心,主要用於攔截1000KM高的大氣層外、並以動能撞擊的方式摧毀敵方的戰略導彈,光是在射高上就要比薩德這些只有150KM射高高很多了。一枚反導攔截彈的組成包括由美國曾經下馬的侏儒洲際導彈和飛馬座商用火箭上面級組成的飛行動力段以及一個主要負責攔截目標的“大氣層外殺傷器”組成。簡單來說這枚反導攔截彈除了搭載的載荷和飛行路線與普通的洲際導彈不同外,本質上還是一枚洲際導彈。所以從外形上來看的話,其和美國自家的民兵3陸基洲際導彈很相似。而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的保衛目標就是美國本土,按照敵方攻擊美國本土的戰略導彈飛行路線來說的話,要麼是選擇經過北極上空來縮短飛行距離,要麼就是經過太平洋上空。所以美國在中段反導攔截系統的建設和部署上也都是以攔截這兩個方向的目標為主,特別是針對北極上空的戰略導彈,所以美國在陸基中段反導系統上大部分攔截彈都部署在阿拉斯加用於攔截來自北極的戰略導彈,只有少部分部署在加州來攔截來自太平洋上空的洲際導彈。所以在這種攔截方向、攔截目標固定的情況下,對於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的建設來說就是固定式的了,而陸基地下發射井不光能夠滿足攔截彈的日常儲存、維護、檢修、發射功能,而且美國在阿拉斯加和加州都部署曾部署有大量的陸基戰略導彈,這些已經不用的地下發射井被直接用於反導攔截彈也是最好的選擇,畢竟反導攔截彈和民兵這類陸基洲際導彈無論是從外形還是其他方面來說都很相似。
回覆列表
導彈發射井是伴隨著導彈武器的發展而出現的。
百萬網友們,我們先從美蘇爭霸利器 的時代背景開始,聊聊這個發射井,
20世紀60年代初,導彈發射由地下掩體發展到地下發射井開啟故事模式,
20世紀70年代,美蘇雙方又在導彈發射井的質量上展開了競爭。
初期導彈井只起到貯存導彈、測試準備、發射導彈的作用,但由於美蘇之間不單純是解決發射方式的技術競爭,而是一場以相互殘殺、相互摧毀為目的的爭霸。
所以,競爭的賭注壓在導彈井的抗打擊能力上面,以確保能夠在遭受核打擊之後能夠給對方致命的報復。
經過這一番加固,冷戰年代的導彈發射井已經發展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
結論,戰略決策,抗核打擊,堅不可摧的堡壘,致命一擊的殺手鐧。參考資料 [1] 形形色色的彈道導彈發射方式.網易新聞.[2] 鄭治仁. 導彈發射井綜述[J]. 國外導彈與宇航, 1984(11):3-11.[3] 劉美蘭. 導彈發射井的興衰史[J]. 大科技:百科新說, 2016(1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