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86955584324

    腦血管系統疾病的氧療 腦在頭顱骨內,由大腦、間腦、腦幹和小腦組成。大腦為球形,大腦半球的表面稱為大腦皮層。腦由無數的神經細胞和腦質細胞組成,腦細胞對缺氧十分敏感。腦動脈粥樣硬化時,營養細胞的小動脈血流量減少,腦細胞的功能也會減退。當腦動脈發生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或腫瘤壓迫時,腦細胞可發生變性、壞死。 腦血管疾病是指由於本身血管發生病變或全身血液迴圈紊亂所造成的腦組織供血障礙。 腦血管疾病為臨床常見病之一。據有關資料統計,發病率為 150~200人/10萬人。腦血管病死亡率達101.31~117 52人/10萬人,佔各類疾病死亡總人數的15~20%。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年齡有密切的關係,年齡越大,發病率也越高。現代醫學將腦血管疾病與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列為當今人類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 腦的平均重量為1500克,為全身重量的2~3%,但其耗氧量卻佔全身攝入氧氣總量的2O%。大腦的代謝每24小時需要氧72升和葡萄糖150克。心臟每收縮一次輸出血液為70毫升,其中10~15毫升供給腦部。而且,腦組織的能量儲備和無氧代謝能力極小,一般只儲存著極少量(約2克)的葡萄糖和糖原,能量代謝幾乎全部依靠血流不斷地運送來葡萄糖和氧氣。在正常體溫下,如果缺氧,大腦的生理功能只能維持4~6分鐘,中腦能維持5~10分鐘,小腦能維持10~15分鐘,延髓能維持20~30分鐘。也就是說,如果人體缺氧,腦組織、特別是大腦的皮質會首當其衝,當葡萄糖和氧的供給減少到臨界水平時,腦細胞的功能就只能維持幾分鐘。因此,當病人患腦血管疾病時就會影響到呼吸中樞,造成缺氧。缺氧又可使大腦區域性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大腦組織充血水腫,腦水腫又促使缺氧現象更為嚴重。嚴重的腦缺氧,毛細血管周圍的星形膠質細胞很快發生腫脹,壓迫毛細血管,使管腔變得狹窄甚至變形,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也發生腫脹,形成大小不等的疹樣突起,使管腔狹窄或堵塞,血流受阻,引起缺血或瘀血,加重腦缺氧和水腫。 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多發病,病情多危重。突然發作時,如果沒有立即補給氧氣的措施,即使搶救存活,也有1/3以上遺留下永久性殘疾,有的還有再次復發的可能。所以,氧保健和輸氧急救對於腦血管疾病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腦血管系統常見髒疾病有腦缺血、腦血栓與腦栓塞、腦眩暈等。此外,許多神經系統疾病不直接引起腦缺氧,但最後的結果都導致腦組織缺氧,如脊髓損傷,顱神經及周圍神經病變(如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痺,多發性神經炎,重症肌無力症)等。 腦缺血 人的大腦所需要的全部營養依靠血液運送,如果腦部缺血,就會引起腦部一系列的病變。腦部缺血時間越長,葡萄糖和氧氣就越不能滿足腦細胞的需要。因此,腦細胞就會受到不可逆轉的損傷,甚至成為只能維持生理代謝而毫無意識的植物人。所以,對腦缺血應積極預防。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又叫一過性腦供血不足,多發生在體虛或精神突然緊張、激動的時候。發病機制主要是腦血管痙攣或微小栓塞,使腦血流量明顯減少,使腦供血不足。這種型別的腦供血不足,病情很急,但症狀持續時間短,通常只有幾分鐘,最長不超過24小時,病狀可自行緩解,不留任何後遺症,但可反覆發作。這類病人在發作時多有眩暈、噁心、嘔吐、一過性半身麻木,一過性偏癱及短暫的意識障礙等症狀。 對於短暫腦缺氧的治療原則是擴張血管,使血液順利流過腦部,可採取靜點脈通,口服PSS、腦益障、西比靈等。由於短暫缺血是一過性的腦供血不足,產生腦組織一過性缺氧,所以有條件吸氧者應補充氧氣,一般以氧流量2升/分為好,待症狀完全緩解再停止吸氧,這樣可以提高血液中的血氧濃度,同時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也增加,使腦組織的缺氧症狀得到糾正。同時,血氧濃度的提高可使血液粘稠度下降,微小血栓化解。自發病次日起,每日吸氧1~2次,每次1~2/次時,連續2~3周,可起到預防復發的作用。 大腦急性缺氧多是由於腦供血障礙造成的,初發作時病人表現為興奮多動,有欣快感,判斷力降低,精細運動失調等反應。隨著缺氧加重或時間延長,大腦由興奮轉為抑制,病人反應遲鈍,表情淡漠,嗜睡,喪失意識甚至驚厥。對這樣的病人應立即給以氧療,目的是提高血氧分壓,以改善病人機體的缺氧狀態。如果病人臨床出現昏迷,偏癱、失誤等症狀,醫生會根據病人腦部病變性質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以防止腦組織發生嚴重損傷。現代化醫院裡的高壓氧艙就是為了使病人提高血氧張力,增加血氧彌散和腦組織的含氧量,達到改善腦缺血、缺氧等症狀,儘快恢復意識和肢體功能。 腦梗塞 腦組織因血管堵塞而引起缺血性壞死或軟化,即為腦梗塞。腦梗塞是一種常見病,它包括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動脈粥樣硬化時,由於粥樣斑塊表面粗糙,極易引起血液在斑塊上凝固,凝塊可在病變處引起血管閉塞,特別是在血流緩慢時(如睡眠、臥床)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腦血栓形成,也叫腦血栓。腦栓塞是指身體其他部位的柱子脫落,隨血執行到了腦部,阻塞於腦的某處血管當中,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造成腦組織壞死。 無論是腦血栓還是腦栓塞,病狀都是頭暈無力,肢體麻木,語言障礙,失誤以至半身不遂。腦血栓形成一般在睡眠當中。往往病人在入睡前身體尚好,沒有什麼不適的感覺,直到早晨起床後才突然發現一側肢體無力。腦栓塞的病人的情況則不同,常常是在活動中突然發現上述症狀。 在醫院裡,對腦血栓與腦栓塞病人的治療基本是相同的。給藥的原則是積極擴張血管,常使用的藥物如脈通、川穹嗪、維腦路通、煙酸靜點,腦益嗪、抗栓丸、PSS等口服。同時,還對病人進行溶栓治療,如鏈激酶、蝮蛇抗栓酶等都是溶解血栓的常用藥。與此同時,補充維生素BI、B6,各種氨基酸 是十分必要的。 由於腦梗塞是梗塞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為使腦組織儘量少損傷,所以氧療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對症療法。當血氧濃度增加後,血液粘稠度降低,從而減少腦組織的損傷、對於急性腦梗塞病人,一般以鼻管吸純氧,流量多為4升/分,如有條件的,高壓氧治療效果更佳。在恢復期,病人可在家中接受氧療,每次1~2小時,連續治療兩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如果病人能在康復期每天吸少量新鮮氧氣,可以有效地防止腦梗塞復發。 腦眩暈 眩暈指人對自身和空間位置關係的錯覺,出現陣發性的自身和周圍景物的旋轉,常伴有噁心、嘔吐、出汗或血壓下降等症狀,甚至會出現一過性意識障礙。眩暈的病因多為內耳、顱神經等處病變引起,需要進行氧療的眩暈主要為美尼爾氏病。 美尼爾氏病本病病變為內耳缺血缺氧,多為突然起病,數目數月數年發作一次,持續數分鐘至數日,勞累及情緒激動可誘發。發病時病人感到視物旋轉,站立不穩,噁心嘔吐,大汗,耳鳴,面色蒼白,不敢睜眼或動頭,發作後聽力減退。 病人在發作時應臥床休息,防止因體力不支而跌倒,一般服用阿托品、鎮靜劑及神經營養藥。有吸氧條件的病人應儘快吸氧,因為提高血氧分壓及血氧含量有助於緩和內耳缺氧狀態,使症狀逐漸緩解。在家中吸氧可一日一次,流量為1~2升/分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家的貓咪從櫃子裡摔出來,兩隻後腿不會動了,急!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