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人海邊去看雪
-
2 # 沙巴克快訊
美國對日本動用核武器,一是為了結束二戰,拯救美華人和日本人的生命;二是為了向蘇聯展示原子彈威力,震懾蘇聯。
一,結束二戰。1945年4月,德國宣佈投降。由於日本軍國主義的頑固,世界上只剩下日本法西斯還在繼續抵抗。
早在1944年日本軍部就制定了號稱“一億玉碎”的本土決戰計劃。在日本國內,軍國主義號召老人小孩全部加入戰爭隊伍,全民皆兵,這是要拼命到底的覺悟。
日本的抵抗頑強的近乎瘋狂,就算抱著日本民眾全部滅亡,日本軍部也絕不打算投降。此時,如果盟軍常規攻下日本,拿下日本四島,估計要付出100萬士兵的生命,但是日本人要死亡3000萬。真打到這個地步,盟軍傷亡太大,日本也將不復存在。
杜魯門果斷採取了非常手段,向日本扔了兩顆原子彈,巨大殺傷力摧毀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幻想,結束了二戰。
二,震懾蘇聯。美國動用核武器,雖然有減少盟軍犧牲的考慮,但是卻不是拯救生命的必要措施。而且盟軍拿下日本只是早晚的問題。美國扔原子彈是有另外一層考慮。
1945年8月,美國和蘇聯的關係已經開始惡化。杜魯門及其顧問希望美國對原子彈的壟斷地位能夠震懾蘇聯,在與蘇聯的外交關係中發揮槓桿作用,以及限制蘇聯的軍事擴張。
杜魯門認為,二戰結束後,威脅已經不是來自德國,也不是來自日本,而是蘇聯這個龐然大物。在杜魯門參加完波茨坦會議後僅僅4天,美國就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也是想向蘇聯展示原子彈這一新型武器的恐怖殺傷威力。
-
3 # 無奈且向上
一,報珍珠港一箭之仇。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給美國太平洋艦隊造成重創,損失慘重。
二,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雖然佔據優勢,日本對美國已夠不成威脅,但在太平洋的島嶼戰中,日本軍隊抵抗頑強,美國軍人犧牲嚴重,僅在太平洋戰爭中美國軍隊犧牲達12萬多人。尤其日本在本島還有一定的兵力,如果佔領日本本島,無疑還要付出巨大的犧牲。
三,蘇聯已經對日宣戰,為搶在蘇聯之前佔領日本本島,阻止蘇聯染指日本,為戰後利益分配,爭取更多權益。
為此,美國為了加快日本投降,儘快結束戰爭,將僅生產出來的兩枚原子彈投向了日本。據說,當時美國政府決定其中一枚投向日本東京,但當美國飛行員飛至東京上空時,看到燈火輝煌有點不忍心,才改飛廣島投下了小男孩。東京僥倖逃過一劫。
-
4 # 哨兵ZH
我說是因為正義可以麼?對一個侵略者、一個法西斯,一個對平民都能舉起屠刀的惡魔,使用核武器無疑是一個最正確的做法,也是正義的行為。言歸正傳,美國對日本進行核打擊,是根據當時的戰爭形勢做出了多方面考慮的,當時已經是1945年了,二戰已經到了尾聲,歐洲戰場已經基本上結束了戰火,就只剩下日本還在負隅頑抗,所以儘快結束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了。
1.加快戰爭的結束▲太平洋戰爭美國死傷慘重
這個我覺得應該是原因之一,要知道那時的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也到了一種瘋魔的狀態,從它制定的“玉碎計劃”就可以看出來,當時的軍部是打算跟盟軍魚死網破的,而且正巧,美國為了能讓日本儘快投降,也打算派出部隊對日本進行本土登陸作戰,而按照那時日本人的瘋狂,這次的本土登陸作戰將會給美國士兵造成巨大的傷亡,所以當時美國政府已經為登陸作戰計程車兵準備好了50萬枚紫心勳章(第一種可以向普通士兵辦法的勳章,也是世界上仍在頒發的歷史最悠久的軍事榮譽)。而且在核爆之前,也就是45年的5月9日,美國就已經使用轟炸機對東京使用燃燒彈,基本上把東京市區給燒燬了,即使這樣日本仍然沒打算立刻投降,所以後來的核打擊也就順理成章了。
2.武器檢測與戰後利益最大化▲核打擊以後的日本
核武器的出現無疑會改變傳統的戰爭形式,也會對世界的平衡造成打破,況且當時原子彈出來的時候,各種資料只是實驗上的,加上技術以及人力物力的限制,根本不能進行多次實驗,所以對核武器實戰化的效果檢測更是迫在眉睫,但是歐洲戰場已經結束了,目前還負隅頑抗的就只有日本,所以出於減少人員的傷亡的考慮,以及剛好可以檢測這種新式武器的實戰性,對日本進行核打擊根本就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不對,應該是一舉三得,原子彈這種毀天滅地的武器的出現,對於其他國家尤其是蘇聯絕對是一種威懾,這種威懾能極大的提高美國的國際地位,在戰後的利益劃分中,美國的話語權將會更加的有分量,相應的也就能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說,對日本使用核武器是一舉三得的事情。
-
5 # 皓月千山
答案本身並不複雜,美國使用原子彈能促使日本儘快地投降。
當時二戰已經接近尾聲,軸心集團只剩下日本還在負隅頑抗,日本的海軍力量雖然遭受了重創,但在東亞和日本本土還有大量的軍隊基本完整,同時日本仗著島國的防禦優勢,一直打算頑抗到底。
從歷史經驗看,日本也有這個底氣,在有歷史記載以來,日本就不曾被外敵成功入侵過,即日本自詡的“萬世一系”的天皇帝國,這也是日本決心頑抗到底的一個重要的心理支撐。
在戰局越來越不利的情況下,日本的抵抗卻越來越瘋狂,這讓美國這邊也對勝利的代價心生恐懼。美軍內部認為,如果像對付德國那樣,那麼打贏這場戰爭,美國還將付出一百萬士兵陣亡的代價,這讓美國覺得難以承受,所以原子彈研製成功之後,美國立即決定將原子彈扔到了日本。
現在對這個問題的爭議在於,有人認為美國即使不用原子彈,也是有能力獲得戰爭的勝利的,使用原子彈造成了大量的平民傷亡,是一種戰爭罪行,只不過是作為勝利者的一方,罪行未被追究。這也是日本常常以受害者自居的重要原因。
從長時段e的歷史來看,原子彈的使用開了一個危險的先例,當各個大國都擁有了核武器之所後,使整個人類全體處在滅絕的危險當中,但在當時,使用原子彈又是結束戰爭的最快的方法,所以當時的杜魯門政府還是決定對日本使用了原子彈。
回覆列表
日本在二戰以前跟美國打過一次,日本防守反擊,勝利了,日本有這個信心,而且日本媒體對內宣傳還是節節勝利的,老百姓有信心。而且美國經濟不行了,很難再有債券被買了,二戰老兵也厭戰了,好不容易在歐洲活下來,又得死在亞洲,在本土招募這麼多孩子去戰場,戰鬥力還是不太給力,所以想用核武器儘快解決戰鬥。第一發,日本人估計美國就有一顆,所以還堅持,後來發現還有,就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