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者的衣服

    1.溫度番茄屬喜溫作物,不耐高溫。但在果菜類蔬菜中,還屬於比較耐低溫的。番茄適宜生長髮育的溫度範圍為15~33℃。最適溫度白天22~26℃,夜間15~18℃。溫度低於10℃時,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番茄對低溫的忍耐程度除與品種有關外,還與是否經過低溫鍛鍊有關。例如經過充分耐寒鍛鍊的幼苗可以短時間內經受-3℃的低溫而不發生冷害。相反,嫩弱的幼苗在2℃時便會發生冷害。根系生長適溫範圍為20~25℃。地溫低於13℃時,根系功能下降,植株生長緩慢。地溫8℃時,根毛停止生長,6℃時根系停止生長。番茄對溫度條件的反應因生長階段和發育過程不同而有差異。番茄種子在20~30℃之間經過6d發芽率可達80%以上。隨著溫度的升高和降低,發芽速度和發芽率明顯下降。在15℃溫度下,要經過20d發芽率才達到53%;在10℃條件下經過40d,發芽率才能達到70%。如果說低溫明顯地降低了種子的發芽速度,那麼高溫則顯著地降低了發芽率,使大部分種子喪失發芽能力。在35℃下,發芽率僅有1.4%;40℃下,發芽率在1%以下。因此,在播種催芽時,一定要注意播種床的溫度。白天溫度要稍高些,保持在25~27℃。夜間溫度可低一些,前半夜14~16℃,後半夜12~13℃。番茄花芽分化的早晚、分化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以後果實的數目與質量。溫度對花芽分化有著強烈的影響,因此,育苗期的溫度管理是番茄高產優質栽培的關鍵之一。研究表明,在幼苗生育適宜的溫度範圍內,溫度越高,花芽分化開始得越早,但花的著生節位升高。而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花芽分化會晚一些,但花著生節位低,分化的花芽數目也多。但如果溫度低於10℃,則往往會形成畸形花。所以幼苗期晚上最低溫度不要長時間低於10℃。開花坐果期番茄對溫度也十分敏感。花粉萌發、花粉管伸長的最適溫度為25℃左右,最低界限溫度為13~15℃,高溫界限為35℃。開花期如遇到低溫,花葯開裂不良,花粉萌發、花粉管伸長緩慢或停止。這種情況下必須堅持用激素噴花,以防止落花落果。開花期如遇到高溫,花柱伸長會出現異常,並使柱頭暴露於花葯筒之外,形成長柱花。而且高溫條件下,花葯往往不能正常開裂。最新的試驗表明,在高溫下,特別是在高夜溫條件下,花粉粒比正常的體積小,或者發生收縮,同時活力下降。由高溫引起的上述現象最終將導致授粉受精不良而發生落花落果。番茄果實膨大時需要一定的晝夜溫差,並以日間25~28℃,夜間前半夜14~17℃,後半夜12~13℃的溫度比較適宜。溫度過高或過低,不但果實膨大不良,而且往往著色不好,顏色較淺,進而影響產品的商品價值。2.光照番茄營養生長對光照強度非常敏感。番茄葉片的光合作用飽和點在70000lx左右。北方冬春季日光溫室和大棚內,一般情況下遠遠達不到上述光照強度。隨著光照強度減弱,番茄植株總生物生產量明顯降低。如光照下降45%,番茄植株總幹物重減少35%,葉片幹物重減少28%,根幹物重減少 63%。與此相反,植株高度顯著增加。因此,弱光條件下,植株容易呈現徒長。光照不足,花芽分化延遲,著花數目減少,第一雌花節位升高。溫度越低,弱光對花芽分化的這種影響越大。有研究表明,當光照強度平均在20000lx以上時,花芽分化的數目不會再因光照強度變化而變化。延長光照時間能增加花芽分化數目。但光照時數超過16h後,花芽分化延遲,花芽數目減少。番茄的花芽發育比分化對弱光更敏感。光照不足,花芽發育遲緩,開花延遲。同時心室和萼片的數目減少,花葯易形成空孢,出現短絲花葯,形成畸形的花蕾,常常在開花之前就脫落。花芽發育的不同階段對光照強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在顯微鏡下剛剛能觀察到花芽之後的2周之內是花芽發育對弱光照最敏感的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將生長在弱光下的幼苗移到正常的光照下2周,可以獲得與正常光照下十分接近的開花率。反之如果在這個時期將生長在正常光照下的幼苗移到弱光下,其落蕾落花率和全弱光對照區幾乎一樣。花芽發育過程中光照不足引起落花的主要原因是營養競爭的結果。如果在花芽分化時去掉最上面的新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弱光照引起的落花現象。這也表明花芽發育時期營養生長比生殖生長在光合產物的競爭中佔有優勢。光照不足首先是向花芽運輸的光合產物減少。研究還表明只有那些與花芽同步發育的真葉才表現出較強的營養競爭能力。用生長素和赤黴素同時對花芽進行處理可以明顯地減少落花,這是因為激素增加了光合產物向花芽的運輸。番茄受精後48h,幼果中澱粉和還原糖含量急速增加。這時如遇弱光照,也會由於同化產物供應不足而落花。光照強度透過影響坐果數和單果重而影響產量,在果實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日照射量。有研究表明,如果這一時期平均日照射量低於418.4J/cm,就容易發生植株徒長,果實膨大不良。在實際栽培中,要注意採取各種措施,增加光照,如合理密植,及時去掉植株下部的老葉,經常清洗大棚、溫室的塑膠膜等。雖然番茄屬於喜光作物,但不同品種之間對低光照的適應能力不同,有些品種比較耐弱光,在冬、春季保護地栽培表現出較好的豐產性。這些品種一般葉量較少,小葉多,整株通光性好。但露地栽培,尤其是夏季栽培常常由於日照過強而易發生日燒果。這時應選擇葉量稍大,生長勢強的品種,必要時也可以進行遮陰栽培。3.水分番茄根系發達,莖葉繁茂,蒸發量較大,是需水量較多的作物。但不同生長時期也有差異,一般生長前期需水量較少,中後期需水量較大。適宜的土壤溼度為60%~80%,空氣相對溼度為45%~65%。果實膨大期保證充足的水分供給是獲得高產的關鍵之一。番茄要求比較乾燥的氣候。如果光照不足,相對溼度過高,根系對養分的吸收能力下降,植株易呈徒長狀態,難以形成健壯的花,很容易發生落花落果。4.土壤與營養番茄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應性較強。除鹽鹼、黏重及排水不良的低窪地外,一般土壤條件均可栽培。但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最為適宜。番茄喜微酸性土壤。如果土壤過於酸性,可適當施用石灰。番茄生長期較長,結果多,生物產量高,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營養。每生產1000kg番茄,需從土壤中吸收氮 2~4kg、磷1~1.2kg、鉀3~5kg。番茄對氮肥很敏感。氮素過多,植株營養生長過旺,生殖生長延遲。氮素不足,植株矮小,果實膨大緩慢。番茄對磷的吸收量雖然比氮素少,但磷對根系的發育、花芽的分化、果實的膨大及保持葉片具有長期的同化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番茄對鉀的吸收量最大,而且從生育初期一直到果實收穫,對鉀的吸收都保持在較高的水平。鉀對於番茄體內水分、養分和各種有機物質的運輸,對於植株的健壯和抗病性,特別是對於果實的膨大都有重要的作用。除了氮、磷、鉀外,番茄還需要硫、鈣、鎂、鐵、錳、硼、銅、鋅等元素。雖然這些元素吸收量較少,而且一般土壤均可滿足需要,但不少研究表明,許多情況下噴施微肥,特別是硼、鋅等,可以收到很好的增產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孤獨探戈,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