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胖胖的農村平頭小哥
-
2 # 中孚鑑
唐中宗李顯得以復位後,因為韋后曾和他同甘苦、共患難,給了他極大的幫助,因此李顯對韋后非常的信任,韋后也得以專權。唐中宗駕崩後,韋后更是專權亂政,也想學武則天成為一代女皇。
韋后的行為招來忠於大唐臣子們的不滿,也讓李唐宗室不滿,當時韋后雖然有權利,卻沒有武則天那樣的能力、地位、威望、魄力。
最終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手,除去韋氏集團,擁護李隆基之父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但是後來在李隆基登基後,太平公主卻被李隆基賜死於家中。
那李隆基為什麼不放過太平公主呢?
其實李隆基雖然和太平公主有過聯手,但他們之後卻演變成了政敵,並且都把對方當成最大的對手。就算後來李隆基登基為帝,太平公主也不甘心,也給李隆基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太平公主也和她的手下密謀想廢了李隆基,但李隆基先發制人,太平公主事敗後,於是被李隆基賜死於家中。
自來皇權、權利之爭都是殘酷的,李隆基雖然和太平公主有過聯手、雖然他們是姑侄關係,但在權利面前,給對方造成威脅,對方也不會手軟的。
所以李隆基沒有放過太平公主。
本來在李旦被擁護為帝后,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太平公主也因功被封萬戶,深受唐睿宗李旦的信任和恩寵,當時她權傾朝野,是唐朝公主中權勢最大的。
而開始的時候,太平公主覺得李隆基雖然為太子,但畢竟還年輕,所以就沒有把他放在心上,認為他不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但是之後太平公主卻發現李隆基非常的有能力和才幹。太平公主怕以後不好控制李隆基而動搖自己的地位,所以就想廢了李隆基改立一個軟弱的人做太子。
太平公主是李旦的妹妹,李隆基則是李旦之子,李旦對他們都很信任和愛護,他不希望傷害到哪一個,因此李旦也經常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間尋找平衡點,讓他們相安無事。
後來太平公主認為李隆基會威脅到自己,所以就開始散佈流言說李隆基不是李旦的長子,不能應該被立為太子。太平公主不僅攻擊李隆基,還監視派人監視李隆基。
後來太平公主就讓一個懂天文的人向李旦說天象有變,是太子要為帝的徵兆,太平公主的本意是想陷害李隆基,讓李旦猜疑李隆基,疏遠他們的關係。
但讓太平公主沒想到的是她卻弄巧成拙,導致李旦因為天象有變,覺得自己不適合在做皇帝,應該是賢明的人來做皇帝,而李隆基賢明,所以李旦就不顧太平公主等人的反對,堅決要讓位於李隆基。
最終唐睿宗李旦傳位給李隆基,李旦則退居太上。
李隆基登基後,太平公主當時還有很大的權勢,當時朝中七個宰相,有五個人依附於她的,太平公主這時還不甘心失敗,仍然要和李隆基較量。並且要加害李隆基和圖謀廢了李隆基。但最終太平公主卻敗給了李隆基。
太平公主的失敗,讓李隆基得以掌握絕對性的朝政大權,之後李隆基勵精圖治,開創唐朝“開元盛世”,也讓唐朝國力達到鼎盛,只不過在李隆基後期,卻發生了安史之亂,唐朝亦開始由盛轉衰。
-
3 # 一個人的歷史
事實上並不是李隆基放不放過太平公主的問題,而是兩個利益根本對立的人,能否實現雙贏的問題。在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一派未滅之前,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有共同的敵人,因此他們可以合作實現雙贏。消滅韋后集團後,他們都可得到自己的利益,李隆基順利成為太子,其父李旦成為皇帝,而太平公主的權力也達到了頂峰。沒有了共同的敵人,他們之間就變成了敵對的雙方,且矛盾不可調和。太平公主一直嚮往成為武則天一樣的女人君臨天下,而李隆基也急於登位展示自己的治國才能成為一代聖君賢主。兩個人的勢力在朝中盤根錯節,這時候身為皇帝的李旦卻成了孤家寡人。實際的權力一部分掌握在李隆基手裡,一部分掌握在自己的妹妹太平公主手中。兩人明爭暗鬥互不相讓,攔在李隆基面前的絆腳石並不是身為皇帝的父親李旦,因為讓父親李旦退位讓賢非常容易,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卻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對待她只有殺掉以絕後患,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政治鬥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十分殘酷,要麼是李隆基被太平公主誅滅,太平公主擁立了一個傀儡皇帝,或者說直接操縱其兄長李誕。要麼就是李隆基消滅太平公主,逼迫李旦退位,自己即位稱帝一展雄才,不會有第三種可能。李隆基無法放過太平公主,同樣太平公主也無法放過李隆基。因為所謂的放過,就意味著放棄了自己的生命,大唐皇權的繼承者,在他們兩個之中只能選擇一個。
-
4 # 遙光君
因為太平深受父兄寵愛,所以權勢很大。李隆基父親唐睿宗又感念妹妹太平誅殺韋后一派,又對其很是疼寵,幾乎是要啥有啥,風光權利無限。但因為後來唐睿宗立李隆基為太子,太平怕李隆基上位後會失去這些權利,所以就一直和李隆基對著幹。再後來唐睿宗傳位給李隆基,太平還想在登基前廢掉太子,另立他人,不過這些李隆基都早已知道,並摧毀了這一計謀。太平就是在這個時候死的。
-
5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因平定韋氏之亂被立為太子,延和元年即位,是為唐玄宗。
唐玄宗開元年間,社會安定,政治穩定,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後人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
李隆基,相王李旦第三子,於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八月初五生於東都 洛陽,生母是相王的側妃竇氏。
封建社會是立嫡立長的,以李隆基庶出卻不是長子附身份是不可能被立為太子的。但李隆基憑著聰明的政治頭腦坐上了太子之位。
當時朝廷由韋皇后掌控,韋皇后想效仿武則天當女王,李顯女兒安樂公主認為既然女人可以當皇帝,那麼她為什麼只做公主,而不能當女王,她也想當皇帝。
而太平公主的資格比她們老得多了,她在朝中也有勢力,太平公主一直跟在她母親武則天身邊,耳聞目染,她比誰都想當皇帝。
在這段時間李隆基一直在尋找機會,當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毒殺李顯以後,他就毫不客氣率領軍隊誅殺了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把皇位奪過來,讓他的父親李旦當上了皇帝。
這時他知道自己根基不穩,一不留神不但太子之位不保,還有可能有生命之憂,所以他處處示弱,所以太平公主一直都把李隆基當作一個小孩,沒有當回事。
太平公主就在府中與面首們廝混,全然不當回事。
等李隆基登上皇位後,強勢的太平公主還想打壓李隆基。
此時李隆基自然不會客氣,先發制人除去了太平公主的勢力,然後毫不留情的殺了太平公主。
由此,李隆基掃清了自己帝位的阻礙,四海之內,再無人可撼動其皇帝寶座。
如果李隆基不殺了太平公主,這天下到底誰說了算呢?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回覆列表
擁父上位不過迫於形勢且為了以後自己登基鋪路。殺太平公主是不想朝堂出現舍自已之外的第二種聲音。武則天的先車之鑑不得不防,有志於帝位爭奪的李隆基不可能忽視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