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常吸貓

    古代有造假幣的記載,而且造假之人頗多,雖然造假者會受到法律嚴懲,但因利潤很高仍屢禁不止。

    電視劇裡常見的銀兩是可以偽造的。《刑案匯覽三編》中記載有道光五年何五等人偽造假銀案。造假者及知情購買假銀並使用者,被判處枷號兩個月並流放的刑罰。律法規定:“以銅鐵水銀偽造假銀者杖一百徒三年,為從及知情買使者各減一等”。

    從此處的文字記載看,造假銀至少有三種方法。何五等人使用的是"白銅熔化成錠,以水銀擦洗做就”,一點真銀不含,應照銅鐵錫鉛藥煮的案例判處。還有一種造假方法成本要高一些:以銅鉛等材料為本體,挖孔灌入銀後封好。此外,用銅鉛等材料鑄成錠錁,外面用銀皮包好也是一種方法。這樣製成的每兩假銀中有二三四五錢不等的實銀。沒有使用假銀則可以酌情減刑。所造假銀是否含有真銀是量刑的重要標準,因此這個案件當時產生了爭議。

    清代《福惠全書》也有造假銀方法的記載。造假方法更是令人大開眼界:“欺騙愚民有梅白、貼錫、插鉛、灌鉛、對沖、鹽燒、煎餅,種種不一。有攙鉛、攙銅之互異,甚有鼎銀,謂之見風消。有假元寶,底面紋窩,宛如足色。有假銀條,雪色光瑩,謂之倭條。此三者。更無分毫銀氣。”

    銅錢私鑄情況更多,有時甚至市面上流通的大半是私鑄的銅錢。

    《魏書》就有中記載民間私鑄銅錢的情況。政府改鑄新幣,重罰私鑄,鼓勵舉報等一系列措施下,結果仍然是“利之所在,盜鑄彌眾,巧偽既多,輕重非一,四方州鎮,用各不同。”

    《欽定大清會典則例》記載有順治四年,令各地不許私鑄偽錢,也不能使用明代舊錢。官方鑄造錢幣時夾帶私鑄 “計贓以枉法論”。

    清代政府防止私鑄的措施還是十分嚴密的。比如《清實錄乾隆朝實錄》中記載,為官府鑄錢的匠役技藝熟練,為了防止其離開後參與私鑄,特意將他們發往地方的官府衙門擔任工作。但是民間私鑄之事仍難以消除。

    清末《皇朝經世文續編》也有關於私鑄銅錢的歷史記載。當時採銅成本很高,導致銅價甚貴,以至於官府鑄造的銅錢尚且不夠成本,各地官府不得不停鑄。“而奸民又以毀錢私鑄為業。致小錢充盈。錢法敝壞。查各省每百文。小錢有多至七八十文者。且汕頭潮州各處。有全用小錢。”私鑄銅錢氾濫到了官府都難以管轄的地步。

    除了金屬貨幣以外,過去的紙質貨幣造假也很嚴重。《宋史》有“私造交子紙者,罪以徒配。”崇寧三年,京西北路(行政區域)設立管理交子的機構,仿造川峽路立偽造法,不僅使用者獲罪,知情不報的鄰居也要獲罪。

    元代律法書《通制條格》規定造假鈔者發往刑部問罪,抓住偽造寶鈔的賊人會有賞錢。《元史》則記載:造偽鈔者處死,窩藏偽鈔印造者處死,並罰沒家產。鄰居知情不報,杖七十七。出了假鈔案,當地官員也要受到處罰。負責此處的坊里正等基層官吏,各笞四十七;捕盜官及鎮守巡捕軍官,笞三十七。而且假設沒有捉到賊人,還要限期緝捕。購買偽鈔並使用者處罰也不輕,初犯就要杖一百七,再犯則加流放一年。

    歷史上官府對造假幣者皆予以重懲,然而豐厚的利潤下,總有人鋌而走險。

    參考文獻:

    《刑案匯覽三編》、《福惠全書》、《魏書》、《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清實錄乾隆朝實錄》、《宋史》、《通制條格》、《元史》。

  • 2 # 歷史研習社

    有的。

    如果將非官方鑄造的錢幣都視作假幣,那假幣在古代可是太常見了。

    早在秦代,就已經有私鑄錢幣的記載了。著名的雲夢秦簡中就有私自鑄造錢幣被捕的案例,他們鑄造錢幣用的模子還被帶到公堂上作為物證。

    從漢代到清代,都有不得私鑄錢幣的法律規定,若私鑄錢幣,則會被流放或者斬首。這說明歷朝歷代都有私鑄錢幣的現象,而且政府還為此制定了極其嚴峻的刑罰。

    最著名的私鑄錢幣案發生在唐玄宗開元年間。此時的唐朝商品經濟發展蓬勃,但是,政府鑄幣比較滯後,導致市面上流通的銅錢不夠用。於是,一些商人瞅準時機,將自傢俬鑄的錢幣投入市場。此舉引發了當時市場的貨幣混亂和通貨膨脹。

    你可能會奇怪,何以至此?

    商人做事都是為了盈利的,鑄幣也不例外。私幣雖然在形制上與官方發行的錢幣很像,但是,往往都會成色不足或者分量不夠。所以,商人用這種錢幣去做買賣,其實是在大發不義之財。

    這些錢幣在流通中逐漸被人辨識出來,那麼,以往一個銅板可以買到的東西現在就要兩個私錢才能買到,貨幣混亂和通貨膨脹也就開始滋生了。

    不過,我們還是要區分一下,古代假幣跟如今假幣的概念和危害程度可是很不一樣的。

    如今,貨幣是一種價值符號。無論是硬幣還是紙幣,其本身的價值是不大的,我們之所以可以用它買到東西,完全是因為發行貨幣的政府具有公信力。但是,古代的銅錢就不一樣了,其本身是有價值的,銅錢的價值等同於它能買到的商品的價值。

    比如,如今的五十元紙幣可以買到一箱牛奶,但這不代表那張上面寫著“50元”的紙的價值跟一箱牛奶的價值是一樣的。但是,如果說古代的一個銅板可以買到一個燒餅,那麼一個銅板的價值跟一個燒餅的價值就是等同的。所以,人們明知是私錢,但仍然不會拒絕接受(一個不夠兩個頂嘛)。

    這樣說來,當今假幣的危害可比古代的私錢大多了!

    王律友:《略論唐代’惡錢’與‘禁惡錢’》,《內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第4期。

    《‘開元初年惡錢問題小論’——以宋璟為相時期的‘惡錢’整治行動為中心》,《黑龍江史志》,2015年第13期。

  • 3 #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什麼叫造假幣?這個問題說的就不符合當時社會情況。古代的中國是允許私人自造錢幣的。比如銅錢。這種私人制造的貨幣,當然不如官方政府的質量好。但即使這樣,古代的官府和朝廷也不敢隨便禁止。以唐代來說,唐玄宗曾經想禁止私人鑄造銅錢幣。提出反對意見的是張九齡,而贊成這個想法的,是李林甫。唐玄宗的這個想法,其實是想加強皇權的統一。但是,還是不能實行下去。可以預想,如果一旦政府禁止私人鑄造銅錢,金融市場馬上就要大亂,別的不說,私人鑄造的銅錢,銷燬的成本可就是驚人的了。

    說到這裡,大概會明白一個現實。在古代,因為各種原因,比如中國的貴金屬稀缺。銅,金,銀這三大類貴金屬,其實古代中國不算普遍使用的。因此,政府也不可能根據市場的未來需求量來發行貨幣。這是指銅錢。交子出現後,真的是胡來發行紙幣。

    至於紙幣或者說交子出現後,從交子的使用情況來說,也沒有太多偽造的必要。因為交子只是代表政府抵押品的一種憑證。政府要是不講理,隨時可能作廢的。

    所以,不是說古代人造不造假幣,而是說古代允許私人制造貨幣。雖然知道,但因為各種原因,其實無法有效禁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知道最好看的科幻電影,求名字,不要複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