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
2 # 體育新論點
提問的沒有看過原著吧??林沖沒有不忍過,呵呵,唯一一次不忍還是殺王倫那次,那次不忍的原因是有了新的靠山。
風雪山神廟林沖不是不忍是沒有忍的退路,給他一條退路他肯定還是忍,許諾不燒死他他肯定對路陸謙畢恭畢敬的。
提問的沒有看過原著吧??林沖沒有不忍過,呵呵,唯一一次不忍還是殺王倫那次,那次不忍的原因是有了新的靠山。
風雪山神廟林沖不是不忍是沒有忍的退路,給他一條退路他肯定還是忍,許諾不燒死他他肯定對路陸謙畢恭畢敬的。
林沖上梁山後性格發生轉變
先回答問題,從隱忍到不忍,林沖性格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我的回答是林沖上梁山後性格發生轉變。
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社會地位並不算太低,家庭也十分和睦,有一個美麗賢淑的妻子,但是由於高俅的兒子偶然看上了他的妻子,於是一連串的厄運便降臨到他的頭上。他先是中奸人之計被誘入白虎堂,刺配滄州,去滄州途中途徑野豬林又險些被害。到了牢城營他本來想在此逃避災難,可是罪惡的魔爪又向他伸來,陸謙等人火燒草料場,欲致林沖於死地,林沖這才忍無可忍,挺著朴刀親手殺了仇人,然後被逼反上梁山。
上梁山是林沖性格的轉折點,上梁山之前林沖的所作所為讀起來令我們感到鬱悶,併為之抱不平,但上梁山之後林沖的神勇表現又叫人指手稱快。可以說,林沖的性格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斷變化的,林沖性格的轉變不是一種“突變”而是一種“漸變”是透過很多細節生動地體現出來的。
第六回,曾兩次寫到有人調戲林沖娘子的情節,那林沖知道後是怎麼做的呢?
第一次,林沖接到女使錦兒的告急,知道自己的娘子被人調戲後,趕過去扳過調戲自己娘子的那人道:“調戲良人妻子,當得何罪!”話畢,舉拳便要打,但扳過來看清了卻先自手軟了,他為什麼先自手軟了呢?難道是他打不過這個人嗎?他可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原來調戲她娘子那個人是高衙內,是他頂頭上司高太尉的兒子,他不敢打,他這一拳要是打下去,絕不亞於魯智深打死鎮關西那三拳,這個高衙內非死即殘。他要是把高衙內打殘了,他這官還能當嗎?非但不能當官可能這命都得丟,那他這個家誰來維持呢?所以為了保住他的性命,保住他的官,保住他的家庭,他沒敢打,從這就可以看出林沖的怕。
第二次,林沖的娘子被高衙內關在房裡調戲,欲行不軌。林沖知道後趕過去站在樓梯上大叫道:“大嫂開門!”大家看這兒啊,大家有沒有發現林沖此時的行為很奇怪,大家想一下,他的娘此時正被人關在屋裡調戲,而他林沖非但沒有衝進去,還站在門口讓自己的娘子開門。如果魯智深要是遇上這事的話,他肯定會奮不顧身的衝進去,但是林沖呢?他並沒有衝進去,那他究竟為什麼不衝進去呢?因為這裡邊有人,這人還是高衙內,是高俅的兒子,這一衝進去,不就把高衙內得罪了麼!把高衙內得罪了他還有好日子過嗎?所以林沖不敢衝進去,他還是怕!從這兩次林沖的行為我們就可以看出林沖膽小、懦弱、沒有骨氣的性格特點。
接著第七回,林沖因誤入白虎堂刺配到滄州,到了滄州之後,算林沖運氣好,遇到個熟人李小二,林沖在京城時曾經有恩與這個李小二。李小二初見林沖時十分詫異的問道:“恩人不知何時在此?”林沖答道:“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裡。”我們看林沖說這一番話,並非義憤填膺,語調十分平淡!他似乎在說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但是我們知道林沖妻離子散、充軍發配,這一切與高太尉無不密切相關,由於林沖還對於以高太尉為首的黑惡勢力還心存幻想,認為高太尉對他會“法外開恩”,甚至可能還會放他一馬呢!因而他稱自己“惡”了高太尉,這個“惡”字在這裡是“冒犯”“得罪”“觸怒”的意思。很明顯,林沖把一切過錯都攬在自己頭上,都怪自己不小心冒犯了高太尉,惹得太尉生氣,自己以下犯上做得太不應該了,似乎在作深刻的自我檢討!而對自己的冤家仇人——高俅,林沖仍然恭恭敬敬的稱其為“太尉”,並沒有也不敢直呼其名,雖然高俅此時遠在京城。
過了幾天,管營喚林沖到點視廳,對林沖說道:“如今我抬舉你,去替老軍來守天王堂,你可和差撥便去那裡交割。”林沖馬上應到:“小人便去。”大家仔細品味一下林沖說的這句話,林沖他稱自己為“小人”,他為什麼要貶低自己,稱自己為小人呢?因為他怕!怕得罪管營,想當年他可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威風凜凜,而如今連一個小小的管營也不敢得罪了,昔日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威風蕩然無存矣!
林沖並沒有糊塗到透頂的地步,當李小二告訴他陸謙等人可能已到滄州,並有可能對其下毒手時,林沖大怒道:“修要叫我撞見,便叫他骨肉為泥!”可見林沖內心深處的反抗意識還是比較強烈,只是這種反抗意識可能還處在一種萌芽狀態而已。
林沖來到草料場交割後,身上覺得寒冷,便想去買些酒來吃。林沖離開草料場時,作者對林沖的動作有一段精細的描述:“把花槍挑了酒葫蘆,將火炭蓋了,取氈笠子戴上,拿了鑰匙,出來把草廳門拽上,出到大門外把兩扇草場門反拽上鎖了;帶了鑰匙,信步投東而去。”這裡的幾個動詞“蓋”“戴”“拿”“帶”“拽”非常傳神地寫出了林沖此時的小心謹慎。看護大軍草料場責任重大,稍有不慎,就會帶來滅頂之災,這一點林沖非常清楚,因此他先將火炭蓋上,以免發生火,然後自己穿戴好,把門緊鎖上,特別是不忘了帶“鑰匙”。
林沖回來後發現,兩間草料房已經被大雪壓垮了,林沖僥倖逃過一劫,不得已,只好到古廟裡權且歇一晚。真的是陰差陽錯,陸謙等人放火燒了草料場後,又戲劇性的跑到林沖歇息的古廟前。這三個人肯定有病,燒了草料場後不趕緊跑,還到處瞎逛悠,口出狂言。算他們仨倒黴,他們說的一切都被林沖聽見了,長期鬱積在林沖身體裡的仇恨,此時終於像火山一樣爆發了,面對陰險的仇人,林沖大喝一聲:“潑賊哪裡去?”這一句話有如晴天霹靂,把陸謙等人嚇得魂飛魄散。清醒過來的林沖開始舉起手中的利刃向統治階級進攻了,他不再畏縮不前,不再把自己當做一個卑微的人! 因此,面對陸謙的“求饒”,他大罵:“奸賊且吃我一刀!”憤怒的謾罵中顯露出“血債須用血來還”的反抗精神。 此時的林沖與先前簡直判若兩人。
林沖殺了陸謙等人後,來到一間草屋,屋內有酒,林沖覺得寒冷就想喝酒,但屋內的莊客們卻道:“好意著你烘衣裳向火,便來要酒吃!去便去,不去時,將來吊在這裡!”林沖怒道:“這廝們好無理!”把手中槍,看著塊火柴頭,望老莊家臉上只一挑,那老莊家的髭鬚燒著了,眾莊客都跳起來。林沖把槍桿亂打,莊家就都走了。這個情節比較容易被大家忽視,認為這只是一個閒筆,其實這個地方很重要。在此之前,別說用火炭燒人鬍子,林沖就連罵自己的仇人一句都不敢,而這正反映出林沖的性格的的確確發生了轉變。
最後林教頭變了,林沖 從一個心存幻想、逆來順受、委曲求全的人徹底轉變成了一個與統治階級勢不兩立、殊死拼搏的英雄人物,完成了其性格的徹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