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蝦吃

    千利修當然是日本茶道的鼻祖。日本最大的茶道流派是以千利休為老祖宗的千家,分作三家:表千家、裡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現代的每一位茶師,都從千利休這一系的弟子手中獲得茶道的資格證書。

    千利休出生於日本大阪堺市的一個富商之家。堺市是日本一個重要的進出口貿易港口,當地的富商們把茶道作為消遣的一種方式。他們很富有,把來自中國和東南亞等精美的陶器用在了茶藝上。

    千利休從小開始學習茶藝,五十歲時聲名鵲起,成為公認的成就最大的茶道大師之一。織田信長十分喜歡茶道,特別偏愛千利休。織田信長死後,千利休親近了豐臣秀吉,成為秀吉的茶侍者,報酬是三千石大米。在那些動亂的年代,喝茶是封建領主們最喜歡的消遣方式,即使是行軍打仗中也離不開喝茶。

    千利休的“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對日本茶道發展的影響極其深遠。這四要素貫穿茶道儀式的始終,缺一不可。“和”表達了支配茶道全過程的精神;“敬”講求的是內心的虔誠,而不是單純物化的模仿;“清”就是清潔,本意在於使人六根清淨;“寂”是安靜、平和之意,它是一種積極的美學原則。

    利休死得很慘,他惹怒了專制的豐臣秀吉,在其70歲的時候,秀吉強迫他用武士的方式剖腹自殺。他收到命令後,回到屋子裡,沏下了人生的最後一道茶,靜靜地品嚐。

  • 2 # 戰國泥趣史御伽眾

    日本茶道

    特指抹茶道,從中國傳來。

    室町時代(公元1333-1573年)

    日本流行“鬥茶”,簡單說就是鋪張浪費,喝茶的時候也喝酒吃肉,還賭運氣(你懂得,避免遮蔽字)...之後形成基本禮儀,進化成“書院茶”。

    日本的茶文化,此時開始普及至普通人,茶道鼻祖村田珠光作為一休和尚的弟子,把禪和茶融匯在一起,形成茶道的雛形。

    村田珠光的徒孫武野紹鷗(出生那年村田珠光正好死了),將茶道日趨完善,把日本茶道規範化,結合連歌、服裝等形式,把茶道民族化。

    簡單說就是上流人做上流事,吃相不要太難看,要有氣質!

    按照時間軸來看,這個時候的日本人和宋朝人一樣,用打蛋器攪茶末兒喝。

    安土、桃山時代(公元1573-1603年)

    也就是咱們說的日本戰國時代,茶道的發展空前絕後,在戰場上廝殺的武士也對這種尋求片刻寧靜的方式極其推崇。

    著名的茶聖千利休,在給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做茶道老師的時候,把日本茶道文化以及周邊產業都提升到了一個輝煌的臺階上。

    日本人沒學華人省心省力的泡茶喝模式...而是努力的去搞打蛋器了。

    江戶時代(公元1603-1868年)

    茶道宗室千利休被豐臣秀吉勒令切腹自盡後,他的子孫和他的門徒(利休七哲),以及門徒的門徒們......創立了林林總總各種茶道流派,而他的子孫創立的三大流派(表千家流、裡千家流、武者小路流)並稱“三千家”,一直是日本茶道流派的中樞和核心體系。

    而在此時,明代的壺泡茶喝法也隨之傳入日本:

    隱元隆崎傳入,柴山元紹發展,田中鶴翁、小川可進成型,創立了日本“煎茶道”;

    而以村田珠光奠基,武野紹鷗發展,千利休成型的“抹茶道”,成為日本茶道的主流正宗;

    千家基本上等於創造了這個行業,並且作為本行業各種周邊產業的規則制定者!放現在得賺多少錢啊!!

    然而,茶匠潛心追求的樸素、古拙,根本不允許有銅臭味,千利休的孫子千宗旦更是做的徹底,甚至有了“乞食宗旦”(討飯的千宗旦)的綽號。

    現代(公元...你看著辦吧...)

    裡千家掌門人千宗室(掌門人特定的名字,類似服部半藏)經常訪問中國,還曾在人-民-大-會-堂得到領導:江sir的接見。

    必須承認的是,日本茶道源自中國,但經過民族化之後,已經成為獨特的茶文化,而且正在反輸出回中國。

    茶聖千宗易(利休)

    千宗易,原名田中與四郎,宗易是法名(也是常用名)。號“拋筌齋”。

    晚年時候成為居士,千利休居士才成為常用稱呼。日本著名的茶聖,家紋是獨樂紋。

    獨樂

    就是陀螺,要用鞭子抽啊抽,是不是說明千宗易是個典型的抖M?

    其實,有一種說法是,這個家紋千宗易並不是有生之年使用的,而是被豐臣秀吉勒令剖腹自盡之後,豐臣秀吉過了幾年召見了千宗易的兒子,宣佈赦免了千宗易的罪過,並賞賜了一個香盒,上面有獨樂紋。

    兒子看到這個紋飾,想到了自己父親“不畏強權,獨自掙扎,傲立世間”的作風,於是把這個紋樣作為了家紋......

    同時代的:

    千宗易、今井宗久、津田宗及被稱為茶道的“天下三宗匠”。

    玩太閣立志的都懂,這仨手上賣的茶器都是最高品質的。也叫“奸-商三人組”。

    千宗易是商人出身,父親田中與兵衛在堺港經商,商行叫做“魚屋”,不過並不代表他家就是個賣魚的,經過考證,當時千宗易的父親田中與兵衛屬於“納屋眾(倉庫業)”。

    納屋眾(倉庫業)

    按照現在的說法,應該是物流體系中的一個倉儲老闆,不論如何,平民(不是貧民,不窮)出身是確定的。

    據說幼時的千宗易是打算做和尚的,但是得罪了廟裡的人,被開除了。

    17歲學習茶道,不久就拜入武野紹鷗門下,學習“侘茶”。

    侘(cha)茶

    “侘”這個字,不要因為有個“宅”就把它理解成另外的東西。它是相對於華麗、浮誇的反義詞,接近古樸、質樸的意味。

    從禪宗引入日本茶道後,對於不雕琢、不修飾的質樸的美學概念被引入茶道,講究禪宗裡“無一物”蘊“無限可能”的思維所創立的茶道思想。

    它所採用的茶道器具,有別於從中國引進的高價貨“唐物”,而採用原生態的本土器物(樂燒)。

    原生態本土燒製的茶器:

    【不客氣點說,筆者表示日本的陶瓷工藝,不論怎麼努力也達不到中國瓷器(天目茶碗)的檔次。

    千宗易估計也認為,與其在不可能的事情上無意義的努力,不如造就一種新的潮流(信樂燒)來的更划算。】

    茶道三千家

    千利休一共結婚了兩次,第一次是三好長慶的妹妹(三好稻),夫妻感情很好,養育了1男(千道安)4女。

    正妻病死後(號:寶心妙樹),千利休續絃,對方是能劇演員宮王三入的離異妻子(りき 號:宗恩),結婚時還帶著一個兒子(千少庵)。

    雖然婚後為千利休生了兩個兒子,但是都夭折了。 日本茶道(抹茶)流派的核心與中樞體系——茶道三千家 就從這拖油瓶同志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磨砂玻璃上的鉛筆記號筆跡如何擦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