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41
回覆列表
  • 1 # 弗拉基米爾普丁

    一、沒有融入漢人文明,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差異甚大,加之實行蒙古統制方式,極少起用漢人,無法得到民眾認同;

    二、人分三六九等,而人數最多的漢人為末等,民憤深積,農民起義、漢人起義遍地開花;

    三、忽必烈打下江山後,還沿用成吉思汗思路,走擴張道路,遠征東歐、日本等地,戰線過長,物資損耗過多,對於剛經歷戰爭未經休養生息的元朝而言,是一種慢性自殺的方式;

    四、繼任者貪圖享樂,鮮有作為,打下江山後不思進取,不思守業,甚至倒退,軍事廢弛,君昏臣聵,於國而言,毫無益處;

    五、不顧民間疾苦,賦稅沉重,在經濟壓迫和政治壓迫的雙重壓迫中暴發的民怨吞噬了元王朝。

  • 2 # 夏目歷史君

    元朝滅亡主要原因還是“亡於暴政”。

    元朝政治之黑暗僅次於五胡亂華,對漢人施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它把人劃為四個等級,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北方金人為主)、南人(原南宋漢人),元朝基本把漢人劃在最後。

    元朝對漢人是很鄙視的,基本不啟用漢人,不顧民間疾苦,賦稅沉重,在經濟壓迫和政治壓迫的雙重壓迫中暴發的民怨吞噬了元王朝。

    元朝的暴政還體現在“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上。蒙古人奪取漢族女子的初夜權,漢族女子在嫁給別人前,還得陪蒙古人睡,這是多麼不可理喻。殺父之仇就不用多說了,蒙古人所到之處,基本是屠城,漢人的先祖基本都被蒙古人殺過。

    元朝在當時施行這樣的暴政,失去了漢人的民心,在當時以漢人為主的中國,是肯定不可能長久的,元朝滅亡的快也就不難理解了。

  • 3 # 一抒己見

    自古以來,一個王朝滅亡,往往是因為不得民心,失道寡助,怨聲載道,哀鴻遍野。

    如若改朝換代,百姓受益,管這天下姓什麼?只要統治者重視百姓,使人們安居樂業,開明的人士是不會舉起大旗推翻他的。否則,再正統又怎麼樣,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呢,威武大秦還不是短暫而亡,隋朝也是這樣。

    山西刀削麵,大家肯定都知道吧,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相傳元朝時,為了防止漢人造反,便效仿秦始皇,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全部沒收,就連做飯用的菜刀也收到嚴格的限制,10戶人家共用一把,用完還得上交,別提多麻煩了。一次,實在是等不急了,怎麼辦?就用撿來的薄鐵皮切面,就是左手拿麵糰,右手握鐵片,站在開水鍋旁,一片一片地將面削到鍋裡去煮。於是,刀削麵就這樣誕生了,並且成為了一道流傳已久的特色美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蒙古族勇猛善戰,即使建立了王朝,仍然馬不停蹄地連年征戰,稱霸於歐亞大陸。看元朝的疆域圖就知道,難怪戰神拿破崙那麼佩服成吉思汗呢!

    元朝統治者沒有效仿北魏孝文帝進行漢化改革,緩解民族隔閡,反而變本加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民忍受不了,就起義抗爭嘍。所有的不滿都如火山般爆發,各地揭竿之勢如同洪水般席捲而來,元朝就這樣被民眾推翻了。

  • 4 # tigerslc

    蒙元的快速滅亡原因不復雜。一是蒙古人的暴虐和治理水平不行,讓漢人每時每刻感覺到異族的壓迫,更重要的是,趕上了自然災害,蒙元朝廷對漢人百姓是不是會餓死並不在意,所以造反也就是必然了的了。還有一個原因,當時蒙古人人口不多,卻佔領了世界上太多的土地,大大分散了蒙古人的力量,加上幾代人安逸生活的侵蝕,早無鬥志,能堅持近百年才滅亡,已經挺厲害了。

  • 5 # 葦說歷史

    唐宋元明清這五個朝代,除了元朝只有短短不到100年的統治時間,其他四個朝代都是在300年左右,為什麼單單隻有元朝統治時間這麼短呢?

    從1279完全滅宋到1351年起義頻發,穩坐了72年江山,不能算快速覆滅。如果從忽必烈建國算起到大都淪陷,也有98年。大唐也才撐了137年就安史之亂,北宋一朝也才167年,元相比起來是短命了一些,但快速覆滅並說不上。不過,就元朝的軍事實力和整體版圖來講,才98年也真是說不過去了。

    元朝算是中原第一次被外族掌權的朝代,所以漢人都不甘心被蒙古統治,時時刻刻都想著起義。而且當時中原的環境很複雜,蒙古人也顯得有些水土不服,實際上外族稱霸也只有清朝好像處理的最好。

    究其元朝滅亡,有四大不得不說的主要原因:

    第一大主要原因,大搞藩屬國制度,致使政權分化。

    跟西周的分封制很接近,類似今美國的聯邦制度,屬眾星拱月。可時間一長,隨著血緣的淡化與距離的存在,就日益分離。其中,威脅最大的則應是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伊利汗國。

    第二大主要原因,大搞人種歧視,即四等人制,致使漢蒙矛盾激化。

    分為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四等。作為統治階級的蒙古人最高貴,色目人次之,原南宋地區的南人最沒地位,最受打壓,獲得最憋屈。這樣為元末南方百姓起事埋下一大伏筆。

    第三大原因,窮兵黷武,不注重休養生息。

    元朝的戰爭大約可分五個階段:1206-1253年為滅西遼、西夏、金國、吐蕃、大理等國的階段;1253-1279年為滅南宋的階段;1280-1284年為鎮壓復宋起義的階段;1285-1349年為對內鎮壓起義、對外侵略擴張的階段;1351-1368則為元末農民起義階段。

    在整個元朝歷史中,沒有戰爭記錄的22年,可憐巴巴地穿插其間,其中連續沒有發生戰爭的時間最長都沒超過三年。

    第四大原因,內政不穩。

    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政局不穩,皇帝大多不理國政,貪圖享受,腐化至極。經臣勾心鬥角,欺上瞞下,朝廷橫徵暴斂,經濟越來越衰,激起廣大人民的反抗。特別元朝中期頻繁更換皇帝,僅在25年中( 1307年至1333年)就更換了36個皇帝,更加造成時局動盪不穩。

    元朝的朝廷全由權臣擺弄下詔或頒佈詔令。皇帝成為傀儡,不能決策大事。宮廷紛爭連續不斷,爾虞我詐時時出現。

    任何一個末代帝王,面對腐敗透頂的王朝,都無力挽回。蒙古大汗忽必烈在中國建立的元朝帝國,終於在1368年被農民起義推翻。

    元順帝被農民起義軍趕出北京後,在哀痛這一巨大的災難中,於1370年5月23日,在西拉木倫河畔的應昌(有人說是開魯)去世。明朝大軍在把成吉思汗的子孫驅逐出中原之後,立即追趕蒙古人進入了蒙古草原。

    1388年,一支由10萬人組成的中原軍隊進入蒙古地區,打敗了元順帝的孫子。至此,大多數蒙古部落宣佈自治,蒙古草原又迴歸到歷史上四分五裂的狀態。

    一個以旋風般快速崛起的元朝帝國,一座巍然聳立的、龐大的帝國大廈,轉眼之間就這樣以同樣旋風般的速度轟然倒塌,土崩瓦解,成為廢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綜藝《一起樂隊吧》中郭采潔向汪峰道歉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