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話影視

    9月8日,一直與熱搜榜“情深緣淺”的歌壇大佬汪峰,終於離開妻子章子怡的“扶持”,一反常態與女星郭采潔登熱搜首位。而這一次汪峰熱搜的“登頂”,源自音樂綜藝節目《一起樂隊吧》的一個片段。

    節目中汪峰指出郭采潔、白舉綱團隊成員王博思觀點不當,郭采潔覺得是成員被誤解出面解釋,並在舞臺上向汪峰鞠躬道歉。這一插曲因涉及兩位娛樂圈大牌明星之間的“矛盾”與處事方式受到熱議,成就#郭采潔向汪峰道歉#的熱門話題。

    針對郭采潔向汪峰道歉這一話題,表面看起來有些“負能量”,畢竟涉及到音樂大佬“指責”新人與一個明星向另一個明星道歉的尷尬議題。但仔細回顧這個話題發生的起承轉折,會發現這裡面還蘊含了一點有點小“正能量”。

    雖然以“道歉”被更多人熟知,但規避了原本“撕逼”的潛在隱患。

    郭采潔與汪峰吸引了注意力,淡化了很多人對新人王博思的關注

    沒有觀看《一起樂隊吧》的觀眾,接觸這一話題的起點源自“郭采潔向汪峰道歉”話題,會將關注點都集中在汪峰的“指責”有沒有道理與郭采潔的高情商上,《一起樂隊吧》的粉絲或多或少也把焦點轉移到兩位明星身上。

    但細細回捋會發現,其實原本的最大沖突點,應該在新人王博思身上,因為他表達失誤,且犯了娛樂圈的“拉踩”禁忌。

    在《一起樂隊吧》第二次公演中,潔白樂隊的表演原本受到四位明星領隊的一致好評,但樂手王博思拉票環節出現了這樣的言論:

    我們是上一輪沒有解散的樂隊,也是唯一一個純演奏的樂隊,也是現在舞臺上目前為止這一場沒有用到Program的樂隊,其實不是說Program好與壞,只是說我們作為一個責任感,我覺得得給觀眾們感受沒有Program是什麼樣的感覺。

    這番話很自信,很自豪,也有點年輕人的小驕傲。

    但直觀上聽起來卻感覺很不對勁,強調自己純演奏的同時,又提到自己是唯一一個沒有用Program的樂隊,這很有拉踩嫌疑了。Program是一種音樂演奏中的常見技術手段,正如李榮潔所說,即使是頂尖的樂隊,也會採用Program。

    用技術來配合樂隊表演,完美呈現現場無法演繹的音樂,也是一種實力。

    更關鍵的是,除了其他樂隊都用了Program。

    所以,王博思的話一出,候場的樂隊便有人第一反應是“他在吐槽我們?”。

    儘管王博思事後發文解釋自己原意是“傳達我們最終沒有選擇用Program這種音樂的表達方式,沒有任何多餘的意思”。但回看王博思在節目中的用詞與其他樂隊的反應,甚至因為熱搜話題去回看這一片段網友的理解,都更偏向理解成“鄙視”其他樂隊。

    若王博思發言後幾位明星領隊都選擇了忽略,那結果可想而之,覺得自己被“罵”的其他樂隊以及他們的粉絲,覺得王博思太過自大的路人,便能直接將他推到風口浪尖。以他幾乎全新人的狀態與影響力,能否受得住輿論的指責?很難預測。

    成為公眾人物後,語言表達跟不上內心真實想法,後果會很糟糕

    汪峰與郭采潔的介入,為這位新人擋了可能大量襲來的子彈,也給了他“解釋”的機會,甚至給他預留了解釋空間。與其去討論兩位誰對誰錯,不如要讚歎這兩位娛樂圈“老人”,對一些可能形成的話題敏感度,真的挺高。

    要知道,公眾人物若語言表達能力欠佳,或者是因為自己大意而發表了有歧義的言論,後果會很糟糕。

    於是,以好口碑、好觀眾緣的胡歌,因為表達不夠嚴謹容易被曲解,收穫了《琅琊榜》之後的第一波“網路暴力”。

    即使是明星因為不懂多義詞而產生的歧義,也會收穫一場尷尬的嘲諷。女星沈夢辰便因賣二手物品時使用了“原味”一詞,被推上風口浪尖。因為這個詞彙當下含義的敏感性,事後她的解釋都難掩誤解的尷尬。

    大牌明星不夠嚴謹的表達尚且會引發爭議備,何況是王博思一個新人?更何況,他的言論還涉及了娛樂圈最忌諱的“拉踩”,得罪了一眾使用Program的樂隊。

    若沒有汪峰的當麵點破與郭采潔的圓場,節目外王博思將面臨什麼樣的壓力,可想而知。

    汪峰耿直與郭采潔的示弱,可以算是“教科書式”解圍

    此片段在網路大量傳播後,關於“汪峰觀點是否有道理”與“郭采潔情商真高”的討論最多,掩蓋了“王博思是否diss其他樂隊”的原焦點。形成這種局面,無論是否是汪峰、郭采潔有意為之,他們的配合都可算是一個為說錯話的新人進行了“教科書式”解圍。

    首先是汪峰的點破。

    王博思言論之後,站在上帝視角的觀眾,已經明顯接收了其他樂隊的不滿,王博思即將被“撕”已經板上釘釘。這時,不認可王博思言論或者說與其他樂隊一樣“誤會”了王博思意思的汪峰,把眾人內心的不滿拿到臺上,捅破了窗戶紙。

    同時,他在“教育”年輕樂手時先選擇將對方歸結為“太年輕”,而不是將王博思直接打上“無德”標籤。主要觀點還是引導對方尊重Program、尊重對手,並用了比較溫和的表達方式讓氣氛有轉圜餘地。

    其次,是郭采潔的“示弱”。

    當汪峰“教育”自己的成員時,郭采潔出面解釋、道歉,給了汪峰尊重也幫自己的成員表達“真正”的意思,化解其他人的“誤會”。如果兩位明星場上互懟只會讓局面僵持,最終兩邊都尷尬,她適當的“示弱”應對很恰當。

    而且郭采潔的高情商,不僅表現在她向汪峰“示弱”,還有她潛意識中明白自己的成員的確有表達“歧義”。所以她堅持“並沒有冒犯其他樂團的意思”一個觀點,不去與汪峰爭執對錯,專注破解成員表達中最易“招黑”的部分,很聰明。

  • 2 # 曠野疾風123456

    郭采潔向汪峰道歉一事發生在“一起樂隊吧”第二次公演中,潔白樂隊的樂手王博思在演出結束後說自己“想給觀眾帶來一場沒有prog ram”的演出,汪峰聽後認為演出不應該建立在對方的弱點上,何況只是你認為是弱點。郭采潔連忙起身為自己的隊員的語言不妥而向汪峰鞠躬道歉。郭采潔快速的反應,即保護了自己隊員又體現了對其他隊的導師和學員的尊重。這種道歉充分的凸顯公眾人物在公開場合的道德風格。對於其他公眾人物的言行樹立了一個標杆。在公眾場合的爭吵甚至大打出手,都是對公眾的蔑視,郭采潔的道歉,體現了自己的高風亮節和良好的情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精油和護髮精油是一回事嗎?